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工业园区建设实践经验

国内工业园区建设实践经验

时间:2023-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园区的开发建设方针及总体目标为以高新技术为导向,外向型经济为主体,基础设施先行,工业带头,兴旺的第三产业相配套,环境优美,交通发达,生活便利,社会文明,借鉴新加坡裕廊镇模式,建成一流水准的国际化工业园区。理事会下设苏州市和新加坡裕廊镇双边工作委员会,苏州工业园区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

第三节 国内工业园区建设实践经验

一、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一)中关村科技园背景

1981年自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在中关村诞生至今,在国家没有投资,没有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紧紧依靠自身的科技与人才优势,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灵活运行机制,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成为中国在计算机领域研究水平最高、市场规模最大、厂商数量最多、人才数量最多、人才资源最密集、电子配套设施最齐全的地区。1999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527亿元,其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53个高新区总量的1/10。如今“中关村”已不再仅局限于北大、清华、中科院周边的“一亩三分地”,按照北京市的界定,“中关村科技园区”包括海淀园、昌平园、丰台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等7个高新技术企业相对集中的园区。2000年,中关村的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1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已成为北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享有中国“硅谷”的美誉。

(二)中关村园区成功的实践经验

中关村是目前国内较为成功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它能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主要得益于如下几个方面:

(1)任人唯能、人尽其用的用人机制是形成当今中关村现象的根本原因。中关村利用区位的优势,紧紧依托中科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雄厚的科技力量和人才资源,涌现出如北大方正、联想集团等4500家高新技术企业,使之成为产学研科技成果的集聚地和科技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热土”。据统计,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有10万名员工,平均年龄不足30岁,每年七八月份,数以千计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中关村,为科技开发和成果成长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在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任人唯能,人尽其用;在这里用人的惟一标准就是真才实学、和平共处及对企业的贡献。

(2)注重技术创新和知识的商品化。在试验区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占82.11%,从事基础研究活动的企业占67.21%,几年来,这里的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总计5000多项,产品和工艺创新分别占75.59%和24.41%,新产品率高达77.4%,其中大部分达到国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产品的销售收入、利润、出口创汇三项指标中,高新产品占60%。如北大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汉字和印刷业的新技术革命,具有我国真正自主知识产权,风靡世界华人报刊业,全球用户达1.5万户,仅1997年就创造了40亿元产值。用友集团瞄准国内财会电算化空白这一契机,在研究国外软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情,开创了国内“财会软件”这一新兴行业,实现年产值超千万元。

(3)积极营造市场氛围。中关村没有显赫豪华的高楼大厦,都是些简单的楼宇与店铺,但区内形成了电子配套市场、四海市场,现代电子市场、当代商城和技贸中心等五大销售中心,集聚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集成电路芯片、配件和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在10公里长的电子一条街上看不到小贩叫卖VCD娱乐片,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者和市场信息的探询者。这里,电子信息产品最丰富,有几乎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这里市场信息最灵敏,有遍布全国的市场网络,正是这浓郁的市场氛围,培育出中国信息产业的杰出企业如北大方正、联想、四通等产值超数十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一大批产值超千万元的中小企业。

(4)依靠独特全新的融资机制,广纳资金、扩大实力,推进民营科技业的发展。中关村内绝大部分都是民营科技企业,由于现有的金融体制决定了民营科技企业在融资方面比较困难,而融资功能是关系到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采用了独特全新的融资和资本运作方式筹集资金。如四通利方公司吸引了美国最大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罗伯森·斯蒂文斯等三家国际风险投资集团,以6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换取四通利方公司43.3%的投资股份,使得四通利方公司总价值达1500万美元,比原值增长18倍。北京桑普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值逾亿元的科技企业,年股份回报率高达45%,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董事会决定把51%的控股权转让给北京首创集团。又如大家熟知的方正、联想、四通等企业谋求在我国香港上市并获得成功,吸纳了大量境外资金,提高了区内企业资本扩张能力和市场促进能力。

二、苏州工业园

(一)苏州工业园区概况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城东,初步规划西起东环路以东400~600米处,北至娄江,东界秋浦,南临黄天荡,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62万,计划15年内建成。整个规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详细规划已审定,开发金鸡湖以西的8平方公里,将建成一个现代化商业中心,同时兼顾相应的居住、公共绿地及公益设施。其布局以干将路为中轴线,延伸至金鸡湖畔,沿路南北两侧为商业中心,两翼建成居住小区和高科技、轻工业及一般工业区。第二期开发娄斜港以西的23平方公里,将建成一个利用水域自然沿岸,从事研究和开发活动的高科技中心。第三期开发39平方公里,将建成技术密集型的大型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小区,形成综合配套的新型市镇。

园区的开发建设方针及总体目标为以高新技术为导向,外向型经济为主体,基础设施先行,工业带头,兴旺的第三产业相配套,环境优美,交通发达,生活便利,社会文明,借鉴新加坡裕廊镇模式,建成一流水准的国际化工业园区。园区总投资为200亿美元,面向全世界招商。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中,不但引进“硬件”,也引进“软件”,即在引进资金和设备的同时,引进新加坡在经济和社会成长中形成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创造出新的模式。

苏州工业园区是目前中国合作方式独特、成片开发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其最大特点是,在开发形式上作为企业行为的商业性项目,由江苏省苏州市的11个开发财团和新加坡的19个开发财团组建合资公司,统一负责工业园区开发。

在管理形式上,中新两国政府建立了此项目的联合协调理事会,两国政府各派一名副总经理负责。理事会下设苏州市和新加坡裕廊镇双边工作委员会,苏州工业园区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立精干的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目前,该工业园区已完成了第一、第二期的开发,第三期的开发现正处于紧锣密鼓之中。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是一个创举,将对苏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是有利于扩大外资,加速苏州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园区的开发建设,将创造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由于新加坡率先以巨大的资金、先进技术投入工业园区开发,将对其他国家起到示范作用,加速苏州经济走向世界。二是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苏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园区开发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相配套,对苏州市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优化产业结构将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三是有利于加快与浦东开发接轨,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因园区建设规模大、范围广、合作领域宽,它的开发建设不仅对苏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将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引进新加坡“软件”上,将成为长江流域的辐射源。

(二)苏州工业园区经验

(1)园区的规划融合了新加坡与国际先进的城市规划经验,突出了科技发展,注重生活和环境质量,目标是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国际化标准的新社区。

(2)园区的规划强调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工业、交通、商贸和人口,对城市的美化绿化,各种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都作了较高水平的规划设计。

(3)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真正实现了规划“两先两后”原则。所谓“两先两后”原则,即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进行,从而根本上避免了开发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标准,创造能适应高科技工业聚集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

(4)注重环境质量,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多次明确表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短期、局部的利益。

(5)建立了依法治国的管理体制和以法规为准绳的监督机制,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园区各项建设,既确保了园区规划的切实施行,又保证了园区基础设施的高水平和总体布局的合理性。

(6)努力探索建设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环保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运作的运行机制。并建立了专家从严执法的管理制度。

在园区建设的过程中,既能坚持现代化的高标准,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又能做到不浪费土地、闲置土地,决不引进污染环境的项目,而且通过科学规划、布局、重视绿化,正在创造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以上便是苏州工业园区探索和实践所获得的成功经验。

三、广州高新技术工业园

(一)概况

广州市继1984年建立黄埔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后,于1991年在智力比较密集、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天河地区先后建立了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河科技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取得了明显的成绩。1996年园区内科技型企业已达1400多家,全区年技工贸总收入53.25亿元。但是,与国内外著名的高新技术园区相比,尤其是与广州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地位相比,广州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还很不理想,即使在珠三角地区,由于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乏力,致使广州作为珠三角科技与经济中心的龙头地位日益受到威胁。

(二)广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

当前,制约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依托高等院校的技术源头不足;②产业基础不扎实;③资金不足,投向不合理;④科技与产业脱节;⑤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构。以上问题说明了广州高新技术园区与其他著名园区的差距,也说明了广州在完善和发展高新技术方面还有文章可做。要促进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解放思想,另辟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新技术园区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各地针对普遍存在的重商贸、炒房产、资金不足、信息不通、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痼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现状,都在探索发展高新技术园区的新的思路和模式。广州高新技术园区结合制约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一致认为组建广州高新技术网区是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新思路。组建广州高新技术网区不是划地建园,而是虚拟联网。网区以发展广州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以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为纽带,把广州市内不同隶属关系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网罗”起来,组成跨行业、跨部门、外松内紧的联合体,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构建新的集资、融资、开发和产业化渠道。

(1)分析了组建高新技术网区的现实条件。①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广州地区的各类高等院校有25所,高校的科技研究开发机构240多个,大中型企业附设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230多个,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45万人。近5年来,通过实施“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广州市在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广州工业部门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由1985年间的26.21%提高到1995年的39.52%。②1995年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虽然风险基金仍然不足,但却为园区的融资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国际互联网系统的发展,为组建高新技术网区提供了技术条件。

(2)分析了构建广州高新技术网区的基本格局与运作机制。根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三个基本条件与广州的实际情况,组建的网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网。网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空间上的联系。网的范围覆盖广州市区,以松散、虚拟的形式将市区内的研究性大学、科研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联系起来,并以高新技术项目为纽带实现联合。二是指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联系的方式和管理手段。在华南网或广东省网中开设“广州市高科技”专栏,以便通过网络收集和发布网区内各单位的科研、生产信息,监控网区的运作。第二个层次是园。园也是空间上的概念,是网区内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主要基地。它与网的区别在于网大园小,网虚园实。园保留原来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布局,即以目前广州科技教育资源最集中的石牌片为中心,以黄花岗片和珠江南岸的康乐片为两翼。园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各片以一个科技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学或科研院所为核心,如石牌片的华南理工大学、康乐片的中山大学、黄花岗片的中科院广州分院。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是园区的智力依托。校、院、所内设立各类研究开发机构既是高新技术的源头,也可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而在校、院、所外,是高新技术生产企业,它们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园内各校、院、所及其研究开发机构通过网络与企业建立稳定的联系,及时获取科研信息,并将研究开发成果迅速转化为批量生产。

概括起来,广州高新技术网区的基本格局为:网中有园,园中有校(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校内有点(科研开发机构),校外有厂(高新技术企业)。

为了加强园区的管理与领导,网区由市政府出资组建,在市政府高新技术办内设了一个“网区联络小组”,既可行使政府下放的规划、调控、联络职能,又可行使网内主要成员的联席会议职能。建成后政府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但必须通过立法和制定并且实施对参加网区的高校、专业科研机构和企业以优惠和扶持的政策,协调网区内各单位的关系,成立“广州高新技术网区开发投资公司”,网区的经营管理由投资公司负责,投资公司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网区内各校、院、所以技术参股,企业则以资产(资金)入股。投资公司的基本职能是组织高新技术的源头和产业化,包括组织人才的培训和交流、项目的研究、开发和中试,对技术成果的评估,产品的批量生产,市场的开拓,技术的引进,原材料和产品的进出口,集资融资等。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网区的运作进行全面监控,为市政府的宏观管理提供参考。

网区在启动阶段政府投入了一定数量的启动资金,开始运行后由投资公司负责集资和融资,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主要的途径有:①抽取网区内各单位的部分入股本金(以技术入股的由出资公司按股本折算);②在企业利润或销售总额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或从使用新工艺、新技术、专利、新设备等提取加速折旧,或提取投资税收减免等财政税收优惠额中的一部分;③以发行科技股票形式筹集;④在银行建立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低息风险贷款项目;⑤申请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的资助,或通过市政府组织园内外单位和个人在园内建立创业银行、创业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公司,专门从事风险资金的贷款;⑥允许海外金融机构到园区建立投资公司。

此外,在风险资金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区着重采用以项目养项目的办法,以弥补高新技术发展与资金之间的缺口。其主要做法是:先依靠已有的风险资金发展见效快的短线项目,使之尽快产品化、产业化,取得收益后用来支持投资周期长、有很大市场潜力的高效益长线项目,使风险资金长短结合,滚动发展,实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①安娜李·萨克森宇:《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说硅谷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②杨丁元、陈慧玲:《业竞天择——高科技产业生态》,航天工业出版社,1999年。

③顾朝林、赵令勋:《中国高科技产业与园区》,中信出版社,1998年。

④《特区经济》,2002~2004年各期。

⑤安娜李·萨克森尼安:《班加罗尔:亚洲的硅谷》,《经济体制比较》,2001年第2期。

⑥徐进钰:《流动的镶嵌:新竹工业园区的劳动力市场与高科技发展》,《台湾社会研究刊》1999(35)。

⑦叶继红:《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管理模式初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第7期。

⑧Annalee Sexenian.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128[M].H.U.P.

⑨张洁、李志能:《硅谷和剑桥两大高科技园区成败探因》,《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4期。

img18周松兰:《世界工业园区建设的内在机理及成功经验借鉴》,《市场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