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行政区划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6日恩施县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区,仍辖原8县。1980年5月21日和25日,来凤、鹤峰先后成立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仍由恩施地区管辖。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同时撤销来凤、鹤峰两自治县,改为来凤县、鹤峰县。1982年4月,恩施市、县分设(恩施县的施南镇、红庙公社及七里公社的4个大队划入恩施市,总面积168平方千米);1983年8月,撤销恩施县并入恩施市;1985年6月利川撤县建市。至此,全州辖恩施、利川2市和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6县。1992年,“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到2002年底,全州有46个乡、37个镇、5个办事处、2 476个村民委员会、92个居民委员会、23 185个村民小组、580个居民小组。在37个镇中,恩施市3个(崔家坝、龙凤坝、板桥),利川市6个(谋道、团堡、建南、汪营、忠路、柏杨),建始县5个(邺州、景阳、高坪、官店、红岩寺),巴东县10个(信陵、东壤口、沿渡河、官渡口、大支坪、清太坪、水布垭、野三关、绿葱坡、茶店子),宣恩县3个(珠山、沙道、椒园),咸丰县5个(高乐山、甲马池、朝阳寺、清坪、忠堡),来凤县3个(翔凤、大河、百福司),鹤峰县2个(容美、走马)。在46个乡中,恩施市10个(三岔、新塘、红土、沙地、白果、屯堡、芭蕉、太阳河、盛家坝、白杨坪),利川市6个(文斗、沙溪、元堡、毛坝、凉雾、南坪),建始县5个(长梁、茅田、三里、龙坪、花坪),巴东县2个(金果坪、溪丘湾),宣恩县6个(万寨、椿木营、高罗、李家河、晓关、长潭河),咸丰县5个(丁寨、尖山、黄金洞、小村、活龙坪),来凤县5个(绿水、旧司、漫水、三胡、革勒车),鹤峰县7个(铁炉、燕子、邬阳、五里、下坪、中营、太坪)。
附:2002年恩施州行政区划表。
2002年恩施州行政区划表 单位:个、平方千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