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进行大宗农产品批量贸易的场所,由于流通半径大,交易量大,并且能在广大地区形成网络,因此批发市场形成的价格,才能真正反映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对农业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育又引导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由于中国农民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如果市场上农产品流通不畅,农产品在商品交换中不能实现其价值,就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所以,农产品的卖难,对农产品的生产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农产品批发市场使农产品得以货畅其流,农民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山东省寿光县在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以后,搞活了农产品流通,再也没有出现过大量的烂菜现象,菜农生产积极性高,蔬菜生产迅速发展。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的价格和供求信息,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商品品种结构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方城市居民冬季对大白菜、萝卜、土豆的消费量减少,对细小品种的蔬菜消费数量增多,导致细小品种的蔬菜价格上涨。结果,一方面促进了南菜北运;另一方面刺激了北方冬季蔬菜的栽培。
三、适应农业产业化生产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需要,农产品商品基地正在逐步形成
现在中国蔬菜已经形成了淮海地区基地、河西走廊基地、张家口地区基地、山东基地和云南基地。每年可提供商品蔬菜50亿公斤以上,占全国大中城市年供应量的20%以上。只有建立了辐射全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才能集散和吞吐大量的蔬菜,保证人民的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徐柏园著:《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2.小林康平著:《批发市场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
3.周叔莲著:《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
4.陈华山著:《当代美国农业经济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罗伟雄主编:《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郑风田主编:《中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