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企业和谐管理的目标
由上述企业和谐管理的内涵可以看出,企业和谐管理是多重性的管理现象,这种多重性决定了企业和谐管理的多目标性。企业和谐管理的目标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4.2.1 和谐共存
和谐共存是指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共存共生。和谐共存是企业和谐管理的首要目标。企业和谐管理就是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恰当处理与其利益相关者、社会、自然的关系,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与其利益相关者、社会、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共同存在,而不是你生我灭,或有我无你。
4.2.2 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企业和谐管理的重要目标。这里全面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社会、自然的共同全面发展;二是每一个体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每个人应得到全面发展。企业和谐管理实现和谐共生,并不是一团和气、一潭死水、搞平均、不进步,而是追求全面发展,特别是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企业与社会共同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从片面发展不断走向全面发展的历史。在最初的社会形态里,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使得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无法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与和谐。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特别是当今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2.3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和谐管理的最终目标。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的富裕程度、教育水平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注意识增强了。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仅关心自己需求的满足,还进一步关心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和长远的利益。他们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在生产时不仅考虑到眼前的效益,还应考虑到长远的效益,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公众的行动也表明,如果企业无视消费者的呼声,无视公众的社会关注意识,就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惩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形成巨大的障碍。企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对环境的应变性。成功的企业都有较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企业对市场信号显示的反应。因此,有人在界定长寿公司时指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代表了公司创新与适应的能力,这是长寿公司一大成功要素之一。”企业的适应性还表现在对生态资源利用的适应性,企业如果忽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企业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是一种平衡,而企业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是在非平衡中求得竞争的优势。企业和谐管理就是化解企业非平衡状态下,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化解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因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化解矛盾和冲突的能力,才能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
企业和谐管理的上述三个目标具有层次性,和谐共存是企业和谐管理的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