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时间:2023-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的界定本书认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变迁、开放条件、影响机制作为重要概念,有必要在导论中对它们及其理论基础进行界定和介绍,以便于理解和阅读。由于比较优势理论在研究开放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上有独到之处,这使得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内在地产生了理论的、逻辑的联系。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书认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变迁、开放条件、影响机制作为重要概念,有必要在导论中对它们及其理论基础进行界定和介绍,以便于理解和阅读。

一、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依照产业发展形态理论,产业结构是研究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经济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运动关系。产业联系理论则认为,产业结构是研究产业间技术经济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比例关系。这两种理论都认为,产业结构与需求、产出和经济增长有密切的联系。合理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得到优化配置,使投入与产出比达到合理水平。经济增长伴随着技术进步,会使产业结构逐渐走向高度化与合理化。

研究产业结构就需要对产业进行分类。本书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三次产业划分标准进行研究。我国结合自己的经济特点将中国的国民经济划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具体的行业分类标准参照附录)。

源于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含义是指发生在工业部门内部的产业由低级向高级、由低劳动生产率向高劳动生产率、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按照经济学边际分析的表述方法,产业结构调整就是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在各部门间的边际收益相等达到效率最优,从而形成资源的再配置效应。实质上,历史分析和边际分析都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本质上解决的是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优化配置问题。由于比较优势理论在研究开放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上有独到之处,这使得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内在地产生了理论的、逻辑的联系。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现代部门相对于传统部门不断扩展的过程。如果我们把钱纳里、库兹涅茨等以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产业结构的新理论加以结合,会发现其相应的结构调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产业部类内部,由于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化,使得基于自身属性变化的产品发生高级化的过程,由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或服务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升级;第二,在产业部类之间,由于要素禀赋(要素丰裕度)内生或者外生变化,使得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向制造业,再向服务业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第三,在产品内部,由产品垂直分工体系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升级,由产品组装环节向核心零部件环节转移。可见,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现代产业自身不断扩张,以及现代产业对传统产业不断渗透与改造的演进过程。因此,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概念要比单纯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更加广泛。

二、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变迁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由Heckscher和Ohlin等人开创的要素禀赋理论,用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差异去解释比较成本差异和国际贸易的产生。此后经过萨缪尔森(Samuelson)等人的完善,比较优势理论在以偏好、技术、要素禀赋为边界约束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得到系统表达,从而成为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形式。因为用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比较优势,因此它又被叫做要素禀赋理论或H—O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涵其实并不复杂,简单地讲,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生产什么和交易什么,因而比较优势理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资源配置理论。由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一般均衡分析并内在地具有动态属性,这使得它在研究开放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上具有独到之处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变量,即产业调整不是由个人和政府部门单独决定的外生变量,而是受制于经济中的要素禀赋结构,当国家依据现有的要素禀赋参与国际分工的时候,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也在形成,从而使要素禀赋结构发生着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条件[7](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林毅夫,1999)。

以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依据而提出的动态比较优势战略,提出了突破比较优势的主张(Comparative Advantage-defying Strategy),并强调了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郭克莎,2003、2004;王允贵,2001)。[8]战略性贸易政策和动态比较优势战略从本质上说并不是关于战略性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贸易政策,但却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政府有效干预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9]

如果认真考察新贸易理论、动态比较优势与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首先,就理论解释的现象而言,现代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要素禀赋或者偏好、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的产业间贸易和以产品内贸易为特征的垂直线产业贸易,这里的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动态比较优势依据新贸易理论对要素禀赋、偏好和技术非常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作出解释;其次,就理论的假设前提而论,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中假定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边际报酬递减,技术相同、偏好结构相同、产品同质等,而新贸易理论则正好突出了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化和偏好多样化等假设。[10]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它们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就承认:“新贸易理论并没有抛弃传统贸易理论的真知灼见。”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内生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endogenous comparative advantage),它是指如果每个国家都选择专业化生产某种产品,就可以创造出原来没有的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11](杨小凯、张永生,2001)。内生比较优势是通过各种手段(网络分工、人力资本投资、技术模仿、专业化经济)推动技术进步与技术积累而基于学习效应而形成的。[12]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认为,只有内生比较优势才是最终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事实上,连杨小凯本人也承认,单纯强调内生比较优势也是不可取的。[13]

数百年来,比较优势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赖以演进的精髓,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不断被赋予新的特征从而使之具有动态属性。从斯密、李嘉图的古典模型、H-O理论的新古典模型、HO-S模型和H-O-V模型,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以及新近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兴起,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而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特定阶段和特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国情形,又赋予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以多样性特点,这使得我们在中国的实践中不能固守传统的静态比较优势战略,而必须依据比较优势的动态特征,综合利用国家间生产技术、要素禀赋差异、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贸易政策等国际贸易利益的不同源泉,将潜在的、处于发展中的优势逐步培育成现实的比较优势。

三、影响机制

开放条件下比较优势变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由两部分构成:比较优势变迁对贸易品部门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和贸易品部门对国民部门结构调整传导机制。其中,在第一部分中,比较优势变迁沿着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和国外直接投资两条路径予以展开;在第二部分中,贸易品部门通过价格传导机制、价值链传导机制和竞争传导机制使国民部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具体而言,影响机制表现出如下的传递过程:开放条件下→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和国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变迁→贸易品部门产业结构调整→价格传导机制、价值链传导机制、竞争传导机制→国民部门比较优势变迁→国民部门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和产业结构梯度演进过程。

四、开放条件

对外开放在工业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内源性的还是外源性的工业化和产业发展,都与对外开放密切相关。

开放条件的内涵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在本书中所涉及的开放概念仅仅是整个对外开放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方面,即经济方面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开放条件的实质就是一种制度创新,是一国在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条件下与世界各国进行双向经济交流的制度安排。本书基于对外开放条件下的讨论将主要从国际贸易、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国外直接投资等经济开放的主要形式为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