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巴西经济发展概貌
巴西是一个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巴西自1930年资产阶级上台执政,开始实施工业革命,至今历时半个多世纪,已由一个单一经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工业国。目前,按国内生产总值计,巴西已是资本主义世界居第八位的经济大国。
本章的着重点是以巴西50年经济发展进程为基础,分析巴西经济在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经济演变的过程中,政府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方针、目标、重点及政策措施),当时的主客观因素及战略的实施效果,旨在探索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
巴西是居世界第五位的幅员大国,人口居第六位。其矿产资源和再生性生物资源都很丰富,铁、锰、铀等战略原料储量居世界前列(但石油贫乏),拥有得天独厚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而且,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这表明巴西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正待发展的幅员大国。
巴西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以一个大国型经济为其前提条件和出发点的,旨在使其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与其大国地位相适应,并致力于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增强实力地位,使巴西能跻身于世界大国的行列。
自20世纪30年代资产阶级执掌政权以来,民族主义思想成为巴西历届政府制定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这种民族主义思想的中心点是,认为“巴西有条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一个真正的民族”,要“使半殖民地的巴西变成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1]为实现这一目标,历届政府都致力于推进资本主义工业化。通过工业化改变巴西初级产品出口国地位,创建民族工业,加速民族经济发展,使经济结构多样化;通过工业化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使社会结构多样化。“工业化是变革巴西经济的唯一道路”,由工业化而带动国民经济现代化。“没有工业化,巴西经济发展是不可能的。”[2]
从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30年代,是巴西现代工业产生和发展的时期,主要是以食品、纺织工业为主的初级产品加工工业。工业发展是由出口农业带动的。自30年代至今,巴西先后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高增长战略”和“调整经济战略”。30年代至60年代初,为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时期,以发展消费品工业为主,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逐步创建生产资料工业,使工业结构走向多样化。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采取“高增长战略”,工业化进程由“内向型”转向外部市场,加强耐用消费品工业和资本货工业部门的发展,并实施全国一体化开发计划,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70年代中期至今,为实行“调整经济战略”的“过渡阶段”。鉴于世界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国内政策的某些失误,造成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因而采取“冷却”经济政策。将“进口替代战略”和“面向出口战略”兼而施之,调整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体系现代化,力图在20世纪中期内使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均衡的增长。
在50年的发展进程中,巴西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社会发展获得了巨大推动。在世界范围内比较,巴西的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和人均国民产值增长率均居世界前列。1932~198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4%,其中工业年平均增长率8.3%,农业4.1%,交通运输业7.4%,商业6.7%(见表3-1)。
经济的增长推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生产力提高和国家实力地位的增强。在下述几个变量关系中,突出地展示了巴西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特点。
表3-1 1932~1984年巴西经济增长指数(%)
资料来源:拉迪斯兰·多波尔著:《巴西依赖性资本主义的形成》,1997年版,第280页;巴西外交部:《巴西》,1972年版,第505页;巴西《经济趋势》1979年第12期、1985年第3期。
1.工农业产值变量关系。在工业与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中,工业产值大大超过农业。191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占21%,农业占79%,[3]工农业产值之比为0.27∶1。1980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占72.3%,农业占27.7%,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变为2.6∶1。[4]
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工业所占比重由1947年的20.7%上升为1980年的34.1%,农业比重由26.9%降为13.1%,[5]工业已成为巴西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部门。
1980年巴西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与美国(34%)相等,而高于新西兰、加拿大和瑞典(均为32%)等国家。[6]
2.轻重工业的变量关系。巴西制造业产值构成中资本货和中间产品所占比重已居优势地位。传统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已从1919年占制造业产值的78.6%,降为1980年的33.2%,其中纺织、食品分别由35.2%和37.6%降为14.2%和17.5%,中间产品工业部门由20%增至43.8%,资本货工业从仅占1.4%上升为23.3%。[7]制造业结构的变化,表明工业生产的自我装备能力和供给能力的增强。
3.就业结构变量关系。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劳动力的增加,就业结构亦随之变化。1940~1980年间,工业就业人口增长5.6倍,1980年达1000万人,在全国就业经济自立人口中所占比重由10.2%上升为22.9%,同期农业就业人口仅增加34.7%,所占比重从65.9%降至30%。[8]
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也成倍增加,同时,城市人口比例由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2%增加到65%。
4.出口结构变量关系。出口商品构成变化是巴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数百年来,巴西经济格局一直是出口少数几种农、矿产品的初级原料,进口工业消费品、原料和机器设备。这种出口模式是殖民地经济的产物。直至1952年,咖啡出口仍占巴西出口总值的73.7%,工业品出口仅占1.2%。到1979年,巴西工业品出口值开始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上升为52.5%。1981年以后增至60%以上(见表3-2)。目前,巴西还能出口小型成套设备和劳务技术。这标志着巴西正向工业品出口国迈进。
表3-2 巴西的出口构成(%)
资料来源:佩德罗·马兰:《巴西对外经济政策与工业化——1939~1952》,1977年版;巴西地理统计局:《巴西统计年鉴》(1936);巴西《经济趋势》1984年第6期、1985年第3期。
上述定量分析可看出巴西经济从量变逐步转向质变。若按西方经济学家分类,可以认为巴西完成了从传统农业经济向“二元经济”过渡的第一阶段,现在正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过渡。
巴西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运动,其经济实力地位大为增强。它与发达工业国之间的差距在迅速缩小。巴西与英国比较,1960~1980年间,两国间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1∶4.0变为1∶2.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1∶5.5变为1∶3.8。“巴西的发展进步,使它有机会成为第一批跨越分隔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鸿沟的主要国家之一。”[9]不过,巴西像任何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一样,其经济发展也具有明显的两重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