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战略沿革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其客体即战略实施的对象,就是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这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研究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一、基本国情
秘鲁共和国是拉美较大的国家,其领土面积居拉美第四位,人口居拉美第五位,目前其国内生产总值在拉美居第七位。[1]秘鲁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一半。秘鲁是太平洋沿岸国家,海岸线长达2000多公里。全境从西向东分为沿海区、中部安第斯山区和东部林区三大地理区域和经济区域。秘鲁是拉美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矿藏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地区,铋和钒的蕴藏量居资本主义世界的首位,铜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三位,铅、锌的蕴藏量分别居拉美的第一、二位。铁、金、银、水银、钨、煤、石油等蕴藏量也很丰富。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为发展多种农作物和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天然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领土面积的56%,林业资源居拉美第二位。漫长的海洋线加上温博特洋流的影响,使秘鲁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太平洋沿岸附近小岛上堆积有大量鸟粪,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肥料。
秘鲁的人口增长很快。1940年全国人口只有800万,到80年代初人口翻了一番多,达18731208人(1983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9%,是拉美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人口中大部分是年轻人,45%的人口不到15岁。秘鲁农村向城市移民的倾向严重。1940年城市人口只占35%,1960年增加到47%,1981年已达67.8%。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而经济各部门创造就业机会有限,致使失业和半失业现象十分严重。1981年初,失业人数占经济自立人口的7%,半失业人口占经济自立人口的51%。[2]
表9-1 战后37年(1945~1981年)秘鲁经济发展的变化
续表
注:由于资料来源不同,本表同本文其他表格上所列的某些数字略有出入。
资料来源:秘鲁《新闻报》1981年12月20日。
表9-2 1957~1982年秘鲁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数
续表
资料来源:[秘鲁]费利佩·奥尔蒂斯·德塞瓦略斯:《秘鲁发展的可能性和局限性》,第30~31页。
从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和政治制度来看,战后随着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和民族经济的发展,代表秘鲁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民族资产阶级政党(人民行动党、阿普拉党)或军人(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掌了权,代表封建地主、商业资本家的普拉多政府垮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已在秘鲁比较牢固地确立,秘鲁已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各方面来衡量,目前秘鲁还远没有达到发达资本主义的高度。①秘鲁至今仍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特别是在安第斯山区农村,封建关系及其他前资本主义关系的残余较多,因此,秘鲁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各种经济成分。②秘鲁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及不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同拉美比较发达的墨西哥、巴西等国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③秘鲁原有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虽然有所变化,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了增长,在工业中制造业的发展较快等,但是,农、矿初级产品占出口和国民收入的比重仍相当大。农业发展较慢,粮食仍需进口。④在资金、技术和贸易等方面,对外还有相当大的依赖性。⑤随着秘鲁城乡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日益广泛,使秘鲁收入分配不均,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失业加剧。从以上这几方面来看,秘鲁还是一个不发达或欠发达国家,即通常说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从总的来看,秘鲁可认为是一个发展中的民族资本主义国家。
二、秘鲁经济发展战略沿革
战后秘鲁历届政府客观上都有某种发展战略,有的政府是明确提出来的,有的政府并没有明确提出来,但它体现在对较长时期的经济发展制度的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总和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秘鲁历届政府没有明确提出经济发展战略。当时秘鲁的经济发展以出口初级产品为动力、为基础,某一时期以发展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矿产品为主。如1840~1883年为“鸟粪和硝石时期”等。
战后,秘鲁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是实施了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所倡导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但不同时期,执行这一战略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战略时期。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是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也是秘鲁贝拉斯科军政府推行发展主义“秘鲁模式”的“秘鲁革命进程”的第一阶段;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发展战略的调整时期,这一调整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莫拉莱斯军政府(1975~1980年)执政的“秘鲁革命进程”的第二阶段;另一个是贝朗德第二任总统(1980~1985年)期间,这一期间,秘鲁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