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向发展与外向发展

内向发展与外向发展

时间:2023-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内向发展与外向发展一、拉美、东亚工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拉美奉行的是内向型发展模式,而东亚追求的是外向型发展模式。由于工业化战略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分析拉美和东亚工业化战略的差异便可知道拉美的内向型模式与东亚的外向型模式的不同之处。因此可以断言,拉美的这种变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以出口替代为核心的外向性发展的反映。

第二节 内向发展与外向发展

一、拉美、东亚工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

拉美奉行的是内向型发展模式,而东亚追求的是外向型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的不同,反映了决策者的主观意图以及为实现这一意图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性措施的差异。

由于工业化战略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分析拉美和东亚工业化战略的差异便可知道拉美的内向型模式与东亚的外向型模式的不同之处。

在殖民地时期,拉美和东亚的农业部门都为内部市场提供食品以及向外部市场出口一部分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出口收入被用来进口非耐用消费品。但这种进口尚不能满足内部需求,因此仍然有一些简单的工业活动,生产少数几种面向内部市场的工业品。这一时期两地区的不同之处在于:(1)拉美的出口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都大于东亚。(2)拉美除了出口农产品以外还出口相当数量的矿产品,而东亚则主要出口农产品。

拉美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东亚于50年代初开始进入该阶段。在进口替代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初级产品的出口收入从进口非耐用消费品转向进口资本货,以发展民族工业和替代非耐用消费品的进口。两地区为实施进口替代的初级阶段而采取的措施基本相同,其核心是高筑贸易壁垒,保护民族工业,并为其发展提供一系列刺激性优惠。但两地区在这一阶段仍然有一些差异:(1)拉美尚需要进口一些食品,而东亚则基本上能自给自足。(2)东亚的农业生产率高于拉美农业部门。这主要是因为东亚在实施进口替代时仍能重视农业,而拉美则明显地表现出重工轻农的倾向。(3)东亚对民族工业的保护程度低于拉美。

在进口替代工业品生产部门不断扩大的同时,内部市场却因人均收入无法提高等因素而得不到相应的增长。内部市场容量较大的拉美在20年以后(即从1930年至1950年)出现市场饱和,而东亚则在10年时间内(即从1953年至1963年)就遇到这种局面。[28]

二、拉美、东亚工业化进程的第二阶段

对于进口替代初级阶段的这种局限性,拉美与东亚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对策。东亚从进口替代初级阶段向出口替代初级阶段过渡,而拉美则从进口替代初级阶段向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发展。

在出口替代初级阶段,东亚将那些原来供给国内市场的非耐用消费品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到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市场)。这种出口充分发挥了本地非熟练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也利用了当时外部世界的不少“机遇”。本国(地区)的政府则为扩大出口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1)调整定值过高的汇率。(2)放松进口管制,使民族工业面临国外产品的挑战。(3)向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提供诸如减免出口税、出口补贴和加速设备折旧之类的优惠性刺激。(4)在金融领域中进行配套的改革(如提高利率),以增加储蓄和缓解由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5)调整产业结构。(6)改革外贸体制。(7)发挥国家的宏观调节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8)积极引进外资,以兴建出口工业基地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拉美在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建立了具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较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等特点的工业部门,生产原来依靠进口的一部分资本货和耐用消费品,并开始对原来用于出口的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在这一阶段,拉美不仅保留了前一阶段的保护民族工业的做法,而且还对资本货和耐用消费品的进口加以控制,以减少它们对本国资本货和耐用消费品生产部门的竞争。如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韩国对非耐用消费品的实际保护率为负数,而巴西则高达50%~60%。[29]

此外,拉美在这一阶段除了举借大量外债以外,还继续大量出口初级产品,从而获得了进口替代工业部门和其他部门所需的大量外汇。而东亚的初级产品出口则非常有限。

20世纪70年代初,当东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由于剩余劳动力被全部吸收,实际工资开始上升,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优势也就随之下降。面对这一变化,东亚开始发展以熟练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制造业,生产既能替代进口、又可面向出口的资本货和耐用消费品。这就是由第二阶段的出口替代和第二阶段的进口替代结合而成的“双替代”阶段。

在这一阶段,东亚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调整的重点是发展以钢铁、汽车、造船和石油化工为核心的重工业和化工业。东亚的这一战略旨在达到两个目的:其一,为出口多样化打下基础;其二,在重、化工业领域开展进口替代。[30]

韩国重、化工业的兴起被认为是东亚工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过渡、进而实现更高级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的典范。1973年,韩国政府制定了发展重、化工业的宏伟计划,将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造船、电子和机械等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对象。政府不仅成立了重、化工业推进委员会,而且还制定了专门的法规,设立了多种投资基金。在制订重、化工业发展计划之初,韩国政府就决心使这些产业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它制订的计划是“前瞻性”的,[31]即充分考虑到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在替代进口的基础上扩大出口导向的可能性。

在拉美,第二阶段的进口替代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制成品出口受到重视。但是,进口替代所固有的内向型保护并没有被放弃。因此,“拉美的工业品出口现象与东亚的出口替代初级阶段完全不同,因为拉美的出口是以继续实施进口替代政策为基础的”。[32]事实上,70年代初以后拉美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并不是产品周期变化的结果,也不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的表现,更不是经济模式出现转型的反映。相反,它是在各种行政手段(如政府硬性规定企业必须在完成一定量的出口指标后方能进口)和其他刺激的作用下企业所作出的一种非自发性行为。因此可以断言,拉美的这种变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以出口替代为核心的外向性发展的反映。

还应该指出的是,尽管20世纪70年代后拉美开始注重制成品出口,但就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以及出口导向率(即出口相当于GDP的比重)而言,拉美仍然明显不如东亚(见表4-2和表4-3)。

表4-2 拉美、东亚出口商品构成比较

img2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190~191页。

比较拉美与东亚的工业化进程,可以看出一个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即在进口替代初级阶段完成后,东亚开始实施出口替代,把那些内部市场已难以容纳的不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的制成品打入世界市场;而拉美则走向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实施资本货和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东亚与拉美的上述差异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进口替代初级阶段完成后转入出口替代有何好处?换言之,在完成进口替代初级阶段后,不经过出口替代而直接进入进口替代第二阶段有何不利?

表4-3 拉美、东亚出口导向率比较

img21

注:*根据1969年数据推算。

资料来源:1970年和1977年的数据引自G.拉尼斯等:《拉美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发展战略的比较》,载E.杜兰主编:《拉丁美洲与世界衰退》,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3页;1992年引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166页和第186页。

如前所述,当进口替代初级阶段结束后,拉美与东亚都面临着内部市场基本饱和、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因长期受到保护而无法提高等问题。尽管向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过渡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内部市部场饱和这一问题,但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却因无法参与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依然得不到提高。而且,进口替代第二阶段具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规模密集型的特点,较之初级阶段需要更深厚的基础条件。

拉美在进口替代初级阶段完成后是否具备了进入其第二阶段的条件?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技术不足固然可以从国外引进,但外汇收入来源却只能依赖于初级产品出口。生产规模则由于国内市场尚未彻底开发、资本和技术力量不足而无法扩大。而经济规模上的限制显然又会影响企业的效益,最终阻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相反,由于东亚在进口替代初级阶段完成后不是急于走向第二阶段,而是转向出口替代,外汇收入明显增长,企业效益因积极参与国际性竞争而提高。这两个条件为东亚进一步发展出口替代和随后实施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奠定了基础。

同样重要的是,由于拉美“跃过”了具有劳动力密集型性质的出口替代初级阶段,其就业水平和收入分配状况明显不及东亚。有的学者认为,拉美“跃过”出口替代初级阶段为其20世纪80年代遇到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埋下了祸根。[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