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及其特点
江苏省农业有自然环境优越、劳动力充裕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资源短缺、地狭人稠的劣势。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949年为342人,1986年增至611人。年末耕地面积1949年为8275.85万亩,1986年减至6886.18万亩。而农村总劳动力却从1949年的1325.86万人,增加到1986年末的2632.31万人。农村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也从1949年的6.24亩降至1986年的2.6亩,人均耕地从2.77亩降为1.33亩。农业劳动力的载体——耕地资源逐年减少与载体上的负荷——农业劳动力逐年增加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尖锐,客观上迫使大量超载劳动力从耕地上转移出来,但这仅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应力。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还受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如工业发展水平、国家方针政策等外力的左右。在我国,这种外力的作用,有时甚至远远超过其内应力,在所有内外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体可分为相对转移和绝对转移两个阶段。
一、相对转移阶段
这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起一直延续到1977年,称为相对转移阶段,是因为农业劳动力在此阶段转移的速度非常缓慢,尤其是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的比重虽相对下降,但绝对数却不断增加。1952年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为93.3%,1978年下降为83.9%。而在此期间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由1621万人增加到1894万人,年平均增加10.5万人。此处且不考虑人口政策的严重失误给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巨大压力。这期间农业劳动力转移极其缓慢的根源,是劳动力转移的内应力和外应力作用方向的不一致,尤其是在“左”的干扰下的国家政策这项重要的外应力的方向,恰恰与内应力方向相反,大大抵消了内应力的作用。农村产业结构一直以农业为主,以粮食为纲,致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束缚在逐年减少的耕地上。20世纪70年代初,苏南乡镇企业悄然兴起,但当时既未得到国家政策的明确认可,又未得到社会各界的扶持,乡镇企业是在克服重重干扰和阻力的情况下,在苦苦挣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虽然增长速度不快,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的天地。
二、绝对转移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推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外应力作用于同一方向。由此产生的合力,大大加快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并形成了以1978年为转折点,农业劳动力逐年绝对下降的趋势(见表13-1)。
表13-1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变化表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1988)。
在此阶段,江苏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迅速,就业结构变化显著
1986年末全省农村总劳动力为2632.31万人,比1978年增加375.62万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1643.78万人,比1986年减少386.89万人。这一增一减所带来的762.51万剩余劳动力,主要是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向了第二、第三产业。全省平均每年转移95.31万劳动力。
九年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全省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83.9%迅速下降到1987年的60.2%,年均下降3.8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16.10%上升到39.8%,其中工业由9.0%提高到20.5%,建筑业由1.6%提高到7.0%,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分别由0.6%和0.3%上升到2.4%和1.6%。
(二)区域间转移呈现梯度
区域间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呈明显的梯度。经济发展水平在地域空间上由南向北形成三个明显的层次:较为发达的苏锡常通地区(I类)、次发达的宁镇扬地区(Ⅱ类)、欠发达的徐淮盐连地区(Ⅲ类)。这三个地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面,也有明显的梯度。
1.总量上的梯度
1978~1987年,Ⅰ类地区共转移劳动力366.1万人,占全省转移总量的51.6%;Ⅱ类地区转移176.1万人,占全省的24.8%;Ⅲ类地区转移167.1万人,占全省的23.6%。
2.结构上的梯度
Ⅰ类地区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80.6%下降到1987年的45.4%;Ⅱ地区从79.4%下降到55.2%;Ⅲ类地区由89.9%下降到76.4%。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前所述,就全省而言,自1978年后,农业劳动力转移已进入“绝对转移”阶段,但就局部而言,Ⅱ类地区仍处于“相对转移”阶段,农业劳动力的绝对量仍在增加,1978年该地区为786.3万人,1987年增长到827.4万人,占全省农业总劳动力的比重相应由41.5%上升为51.1%。此外,从各类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也可看出明显的梯度。以第二产业为例,1978年Ⅰ、Ⅱ、Ⅲ类地区分别为14.5%、13.6%和5.1%,1987年该地区比例则为40.7%、30.4%和13.8%。
(三)转向第二产业以男劳动力为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以第二产业为主,流出的劳动力主要是男性。据江苏省农村抽样调查对1986年在全省204个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的典型调查,在当前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74.4%转向工业和建筑业,在这些转移的劳动力中,男劳动力占61.4%。
(四)中青年和有文化的劳动力率先转向非农产业
在无锡县抽样调查的2085个农村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占9.3%,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占38%,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占10.15%,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占34%,而从事种植业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仅占4.3%,小学和文盲占58.9%。乡镇企业发达的无锡县是这样,全省的情况也是这样。有关的调查资料表明,江苏省农村由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农村劳动力(见表13-2)。
表13-2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
资料来源:《江苏农村调查》1987年第14期。
(五)转移量苏北比苏南大
近几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年转移量,经济不发达的苏北比发达的苏南大。苏南由于乡镇企业起步早,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今,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劳动力已靠外来劳动力补充。与此相反,经济落后的苏北,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在1984年以后,因此,近几年来,苏北的淮阴、盐城、徐州、连云港四市每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大于苏中和苏南。有关调查资料表明,1986年,苏北地区有5.4%的农业劳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高于苏南的3.5%和苏中的4.6%。
(六)脱农转移少,兼农转移多
目前,江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总体上看,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转移,在已经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绝大部分都兼营种植业,尤其是从事口粮田的生产。据对常熟市四个乡镇农村劳动力的调查,兼农劳动力占68%,完全脱农转移的劳动力只占8.2%(见表13-3)。
表13-3 常熟市四个乡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198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