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民对土地流转和长期投资的态度和制度偏好

农民对土地流转和长期投资的态度和制度偏好

时间:2023-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表9-1实施《承包法》以前,您是否注重对土地的长期投资?表9-4可以看出,在排除不知道《承包法》的农民后,认为实施《承包法》后会少量增加对土地长期投资的增加了7.33个百分点,会大量投资的比例有少许下降。表9-6排除不知道《承包法》的农民前后并未见选择比例的显著差异,说明农民对土地制度的偏好有深层的原因,《承包法》并未对农民土地制度的偏好产生显著影响。

9.2.1 农民对土地流转和长期投资的态度和制度偏好

下面首先对受访者进行综合分析,所谓农民在本次调查中规定为有农村户口的人,农民对土地流转和长期投资的态度如以下各表所示:

您愿意有偿转让您承包的土地吗?

表9-1

img51

实施《承包法》以前,您是否注重对土地的长期投资?

表9-2

img52

实施《承包法》以后,您是否会比以前增加对土地的长期投资?

表9-3

img53

如果您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是在承包期的哪个阶段?

表9-4

img54

可以看出,在排除不知道《承包法》的农民后,认为实施《承包法》后会少量增加对土地长期投资的增加了7.33个百分点,会大量投资的比例有少许下降。其他选择未见显著差异。

农民对土地制度的偏好如下表所示:

您认为承包地是适时调整好,还是长期固定不变好?

表9-5

img55

您认为是土地集体所有好、您长期稳定经营好,还是明确土地归您私人所有好?

表9-6

img56

排除不知道《承包法》的农民前后并未见选择比例的显著差异,说明农民对土地制度的偏好有深层的原因,《承包法》并未对农民土地制度的偏好产生显著影响。可以看出农民对土地制度的需求分化:一部分人追求土地的保障功能,希望适时调整土地占农民的半数以上,也有部分人希望土地长期固定,这部分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3强。在调查中发现承包果园、山地等需要长期大量投入的承包者对稳定土地使用权的要求比较强烈,对承包合同能否履行较担心,他们说“合同合同就是活动活动”,一般都有意降低投资额来减少合同不履行带来的投资风险。另外一些养有牲畜的家庭,希望土地使用权稳定,以便放心对土地施农家肥及采取其他养地措施。

农村土地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农民担心土地私有化后会失去土地,赞同集体所有、农民长期稳定经营土地的占一半左右,赞同农民私人所有的占1/3强,持无所谓态度的占10%左右。但是在访谈中,许多农民认为如果农村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则有更多的人赞同土地私有。另外,由于许多农村的承包地(责任田以外的预留地)是招标承包,没有钱的包不到地或者是“权力田”,这使得很多人认为不公平。并且担心土地私有以后,没钱的农民买不到地,当官的、有钱的买好地。许多农民对于农村土地制度公平与否的认知主要是在表层,主要是对农村干部在征地、承包土地中的不公平做法,以及税费集资负担等很有意见。但是土地的集体所有和农民拥有长期稳定的土地经营权是互相矛盾的。在访谈中部分农民意识到土地的社会保障作用与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是冲突的,但只有更少的农民意识到产权明晰对保障农民权利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