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集水型生态农业的概念、产生和主要模式
1.集水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其提出
“集水型生态农业”是指以建设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中心,利用人工集流面或天然集流面形成雨水径流,将之储存在一定的储水设施(如水窖)中,以供必要时进行有限补灌;并与农作物种植管理措施相结合,同时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效益的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显然,集水型生态农业为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集水和节水农业的发展,粮食单产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由此发展特色农业,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促进当地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相对节省下来的大面积土地用于退耕还林(草)、恢复植被,因而也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集水型生态农业”的产生是符合客观规律性的表现。它在这一地区的出现,始于科研人员的试验示范和政府的推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批专家开始了对该区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并在“自然降水全部就地拦蓄利用”和以梯田建设为主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这种做法仍然无法解决作物生长与降水错位的问题。到80年代后期,开始着眼于解决旱作农业水分亏缺的问题,以雨水治旱的集水型生态农业应运而生。从历史上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人民早就有修水窖集雨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经验和传统,其技术途径也有许多种。只是在当时条件的局限下,农民还没有能够把集水技术从生活应用推广到生产应用。随着近年来有关条件的逐步具备和示范的有力影响,特别是经历了1995年的特大干旱以后,在有没有水窖的农户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更加深化了广大群众对雨水集蓄利用的认识。观念的更新使这种古老的水窖发挥出潜在的功能。再加上政府的扶持,使集水型生态农业建设由外界的推动逐步变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这项被称为“黄土高原农业上的一项革命性措施”推动了集水型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该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建立,也为该区“退耕还林(草)”,实现进一步的良性循环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2.集水型生态农业的发展和主要模式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民挖窖集雨水供饮用由来已久,是代代相承的做法。在甘肃和宁夏的黄土高原区水窖是财富的象征。其数量是当地衡量财富的尺度。水窖一般农户有一个,富裕的有五六个。有水窖就能活命。姑娘嫁人,也要选水窖多的人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才逐渐地把利用水窖集水饮用与利用水窖集雨发展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初级阶段。农民利用简单的耕作保墒措施,把雨水更多地集蓄于土壤中,供下茬作物或来年之用,即原始雨养农业阶段。②中级阶段。通过人力和机具对地面进行较大的处理(如梯田、条田、坝地、鱼鳞坑、水平沟等),把雨水就地拦蓄利用,即径流农业(或水土保持型农业)阶段。③高级阶段。把传统的解决人畜饮水的水窖用现代技术改进,使之具有集水、贮水、调水、节水、供水功能,并与高、新种养技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高附加值产品,这就是集水型生态农业阶段。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随着集水型生态农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下三种主要模式:
模式一:以农户为单元的分散管理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水窖几乎分布于整个区域,水窖数量约占总量的95%。其管理形式以农户为单元,利用院落、屋顶、场院、便道等作为集水流面,水窖广泛修建于村前屋后,梯田地头,其优点是管理方便。在干旱年份保证农民人畜饮水的前提下,每眼水窖可补灌2~3亩地膜粮食作物或经济林园,也可以发展养殖业、加工业等。这种模式机动灵活,效益比较明显,富有生命力和推广价值。
模式二:示范点水窖管理经营模式。示范点以社区为单元进行组织,水窖由农户自行管理和使用。示范点对以农户为单元、分散管理经营的模式进行了升华,在设备配套、作物种植等方面增加了资金、科技投入力度;灌溉中配套了大量的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在作物种植上形成了规模经营的高效益、高附加值的蔬菜、花卉、药材等经济作物品种,使整体效益明显提高。示范点模式的雨水利用使农业的发展不断趋向于集约化,科技含量有很大提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模式三:农业示范园区雨水利用模式。随着雨水利用的不断深化,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就如何利用雨水资源建设高效农业园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甘肃省定西县西川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占地3000亩,建成50立方米水窖1110眼,人工集流场6.8万平方米,硬化道路11.6公里,建成日光节能温室398座。该园区集生产示范、科技开发、辐射推广、信息交流、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在集雨方式上采用路面集流、棚面集流、人工集流场集流;在灌溉方式上采用喷灌、滴灌等高效的节水措施。整个园区分为草木花卉、名优特新日光温室蔬菜、珍稀动物养殖、名贵中药材、经济林园区等五大区域。它的发展为当地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开发高效农业园区积累了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