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产业生产与布局

水产业生产与布局

时间:2023-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水产业生产与布局一、水产业生产发展状况水产业是以水生生物为生产对象,包括捕捞、养殖、保鲜加工和运销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东海海区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渔业产区,海洋鱼类产量占全国同类产量的50%以上,主产全国四大经济鱼类,即带鱼、墨鱼及大、小黄鱼。是我国海洋水产的第二大产区。

第六节 水产业生产与布局

一、水产业生产发展状况

水产业是以水生生物为生产对象,包括捕捞、养殖、保鲜加工和运销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一般以鱼类的捕捞、养殖和加工为主,故有时也习惯地称为渔业。我国水域辽阔,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海洋水产品品种很多,淡水鱼种类居世界首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渔业经济总量显著提升,成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支撑。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份额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2%提高至2010年的10%左右。渔业现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在改革开放后一系列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水产业快速发展。1990年总产量1237万吨,一举超过日本和苏联,名列世界第一。农业部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水产品产量5366万吨。

为使水产品总量再上一个台阶,必须从忽视资源保护转向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从单纯追求产品数量转向提高质量。要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发展海、陆水产养殖业,特别要集中力量加快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抓好商品鱼基地的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水产品产量有较大的增长。同时,要调整近海作业,大力开辟外海渔场,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科学管理,促使我国水产业迅速发展。

二、水产业生产地区分布

(一)海洋水产业

海洋水产业就是对海洋中的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和海兽类等水产资源进行人工繁殖、合理捕捞和加工利用的生产事业,包括海洋捕捞业和海洋养殖业。目前我国以海洋捕捞业为主。我国海洋水产品中,鱼类产量最大,约占3/4。

1.渤海海区渔场

位于我国北部,总面积7.7万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有辽河、滦河、海河和黄河等河流注入,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和有机物质,使沿海浮游生物丰富,天然饵料多,成为鱼类的天然产卵场所和重要渔场。海底比较平坦,泥沙层深厚,有利于拖网作业。主要水产是带鱼、鳓鱼、对虾、毛虾及海蟹等。渤海水浅坡度缓,发展养殖业潜力很大,但因捕捞过度及污染等原因,资源日益衰退。

2.黄海海区渔场

位于我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总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北部较深水域是我国唯一的冷水性渔区,南部则受暖流的影响,形成外海高盐水体与沿海低盐水体的混合水区,饵料生物具有两种水体的综合群体,为各种鱼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经济鱼类有大小黄鱼、带鱼、乌贼、鳕鱼、鱿、鲐、鳓等。本区现代化海洋渔业生产基础较好,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区,建成的养殖面积占全国的50%,海水养殖产量占全国的74%。

3.东海海区渔场

包括广东省南澳岛至台南鹅鸾鼻一线以北的广大海域。总面积77万多平方千米,其中大陆架面积近52万平方千米,入海河流有长江、钱塘江、甬江、瓯江、闽江等。这一渔场饵料极为丰富,鱼种有700多种,以暖性鱼为主,暖温性鱼次之。东海海区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渔业产区,海洋鱼类产量占全国同类产量的50%以上,主产全国四大经济鱼类,即带鱼、墨鱼及大、小黄鱼。浙东的舟山渔场是全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年产鱼量约占全国的1/10,商品鱼产量约占全国的1/2。

4.南海海区渔场

位于台湾海峡以南,西北临广东、广西两省(区),东临菲律宾,南临巽他群岛,西至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海域十分辽阔,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海洋水产的第二大产区。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兰园参、沙丁鱼、海蛇等,还盛产金枪鱼、鲨鱼等大洋性鱼类,海龟、海参、玳瑁等是南海的特产。主要渔业基地有北部湾、七洋洲、万山、汕尾四大渔场。

(二)淡水水产业

我国陆地幅员广大,水域分布很广,从渔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和渔业生产现状来看,可将全国分为五大水产区。

1.长江中下游河湖库塘养殖区

本区位于亚热带范围内,雨量充沛,水质肥沃,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水域广大,全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都集中在本区,大的江河有长江、湘江、赣江、淮河等,约占全国淡水面积的50%;水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良好,是我国淡水水产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点发展区;鱼类繁多,约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鲫、银鱼等,还有虾、蟹、贝、螺、龟等,长江中还有溯游性鱼类如鲥鱼、鳗鱼、鲚刀鱼等,广大湖区的莲、藕、菱、芦苇等也很丰富。

2.珠江流域池塘精养区

本区主要包括珠江三角洲及西江、东江、北江、农村池塘等水面,约占全国总水面的17%。这里地处热带、亚热带,鱼类生长期长,生长迅速,是全国淡水鱼单产最高的地区。以养殖为主,养殖产量占区内淡水产量的90%,养殖的品种主要有草鱼、鲫鱼、鳙鱼、鲢鱼、鲤鱼、青鱼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和“果基鱼塘”是该区特有的养殖制度,形成了合理的渔、副、农三丰收良性生态系统。这一地区还是港澳水产的主要供应区,每年还有一部分鱼苗远销南洋各地。

3.黄河、海河淡水鱼区

本区水域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平原河湖中,水面宽广,渔产丰富,以鲤科为主,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鱼、鲫鱼、鳊鱼、鳜鱼、草鱼等。色泽鲜艳的黄河鲤鱼、白洋淀的河蟹以肉味鲜美而著称,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本区过去重捕轻养,近年来养殖发展较快,但管理粗放、单产较低。

4.东北淡水鱼区

本区水面大多分布在北部,气候寒冷,结冰期长,是我国冷水性鱼类产区之一。主要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大型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松花湖等,名产有镜泊湖的鲫鱼,兴凯湖的大白鱼,嫩江上游的哲罗鱼、细鳞鱼,特别是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大马哈鱼、鲑鱼、鲟鱼和鳇鱼是全国稀有的名贵鱼类。本区捕捞历史悠久,但养殖历史短、基础薄弱,宜积极开发利用潜在水域,大力发展养殖业。

5.蒙、新、青、藏地区的内陆渔区

该区大型水面有青海湖、博斯腾湖、罗布湖等,气候寒冷、干旱,因是内陆水系,大型湖泊以咸水湖为主;一般盐度较大,浮游生物少,水产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鱼类品种较少,以鳇鱼为主。本区捕捞过度,资源已受破坏,今后应严格控制,辅之以人工养殖,改善境况。

(三)优势水产区

国家优势发展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出口河蟹优势养殖区。东南沿海养殖带主要布局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5个省(区)的28个地(市)43个县(市),重点发展鳗鱼、对虾、罗非鱼、大黄鱼。黄渤海养殖带主要布局在山东、河北、辽宁3个省的8个地(市)23个县(市),重点发展对虾、贝类。长江中下游养殖区主要布局在江苏、安徽、江西3个省的11个地(市)12个县(市),重点发展河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