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大经济带与七大经济区

三大经济带与七大经济区

时间:2023-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大经济地带的产生,应该说是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长期演变而形成的。这一地区形成了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七大经济区的划分,可使

第三节 三大经济带与七大经济区

一、三大经济地带划分

为了准确反应现阶段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客观地认识全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为生产力布局提供依据,有必要在客观分析评价各省(区、市)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参照其地理位置特征,在全国范围内划分出若干个经济地理带,以利于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不同的经济地理带分别进行指导,有针对性的发展经济,改善生产力布局。在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明确指出我国从经济布局需要出发,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现状的经济差异,把全国划分成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居中的内陆地带和经济不发达、少数民族众多的西部边疆地带,简称东部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并且在发展上呈现出逐步由东向西推进的客观趋势。三大经济地带的产生,应该说是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长期演变而形成的。

(一)东部经济带

东部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区、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4%左右,人口约占全国的42.3%。

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内外交通等基础设施发达,交通十分便利,与海外有着十分广泛的联系,经济实力和工农业基础雄厚。在东部地带分布着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些极其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东部地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中部地带的两倍和西部地带的近三倍;加工工业发达;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最高。东部地带不仅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上居全国领先水平,而且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经营管理水平方面均居全国前列。但东部地带相当一部分地区资源匮乏,南方缺能、北方缺水,原材料大部分靠外地供应,运力已大大饱和,不能适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地带已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了全国前列。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2个百分点以上,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以上,人均GDP达1700美元。这一地区形成了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东部地带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带,又是引进新技术、消化新技术的基地;既是技术与内地资源相结合的地带,又是出口加工、支援内地建设和开发海洋的基地。我国经济的振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沿海地带。为把东部建设成为全国的生财、聚财和社会软件资源的地带,应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为重点,改造传统工业、利用技术优势,发展技术、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高、精、尖、新产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参与国际大循环。

(二)中部经济带

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9个省(区),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32.6%。

中部地带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化工矿产资源很丰富。工农业生产、科技力量都有一定基础,具有一批工业发达、科技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地区,是我国粮、棉、油、烟、糖、杂粮、生猪和水产等产品产区。地处全国腹地位置,决定了中部地带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处于东西结合部和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向东,提供能源、原材料,接纳东部转移扩散的企业、产品,配合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向西,传递技术,包括从东部地带吸收的新兴产业技术和本地带积累的开发利用能源、原材料的技术,为西部地带提供商品粮、重型机电设备、钢铁和日用工业品。

但目前中部地带工业布局比较分散,有些地区商品经济不太发达,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原材料加工水平不高,地区优势还远未充分发挥出来。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改造传统产业;开发丰富的农、林、牧、渔资源,发挥农业生产潜力,促进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稳定增长;重点开放长江中游沿岸产业带和陇海铁路沿线产业带。

(三)西部经济带

西部地带包括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9个省(区、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约占全国的25.4%。

西部地带土地辽阔,能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农牧资源以及旅游资源都很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水电、有色金属、机械工业在全国地位较突出,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产值。但本地带地处边疆,人口稀少,工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经营粗放,生产力水平低下。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几年里,五大标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出现可喜的发展势头。各省(区、市)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根据其资源特点,西部地带当前主要是加强资源普查勘探,重点开发能源和某些矿产资源;加强现代经济的技术改造,加速军工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化和扩散;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和产品深加工,把西部地带建设成为全国的能源、有色金属以及畜牧业基地。

二、七大经济区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在三大经济地带内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条件仍存在着明显不同,例如工业分布上存在“北重南轻”的结构差异和“北煤南水”的能源差异,农业上更是存在着水热组合条件和农业利用结构上的差异。因而,有必要对各地区的差异进行更深入的区分,以形成合力的区域经济结构,发挥各地区的综合经济优势,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从国情出发,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提出了中国七大经济区的方案。

七大经济区域是: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中部五省经济区、东南沿海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七大经济区的划分,可使出于内地的中、西部省区通过沿海、沿边、沿江省区的联系,将内陆腹地的资源优势同沿海的区位优势结合。各区域根据其自然和资源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和相互经济联系,按不同区域特征,在较大范围内规划地区经济布局,形成适合国情的多层次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以及合理布局的格局。

(一)环渤海经济区

环渤海经济区具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石油、石油化工与海洋化工、钢铁、机械、电子、轻纺及棉花、水产品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该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千米,总人口2.6亿人,2010年该区的GDP总量达到106161亿元。

从优势上面分析,首先,环渤海经济区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沿海对外开放的中北段,又处东北亚中心,为该区带来极强的经济辐射潜力,是明显的区位优势;其次,是明显的人才优势,这里科技、教育水平高,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理想的地区之一;再次,该区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交通网络和独特的港群(大连、营口、唐山、天津、黄骅、烟台、威海、青岛等港口),沈大、京津、济青、京石、太旧、济德等高速公路也使该区有希望在中国建成区域性高速公路网地区;最后,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样,石油、铁矿、煤炭、海洋资源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

(二)东北经济区

东北经济区是以石油化工、钢铁、矿冶机电设备、汽车制造、森林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和粮食、原木、甜菜、畜牧产品的重要基地。该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2亿,2010年该区的GDP达到38190亿元。

从区域上来说,东北区位于中国与东北亚市场板块的结合部,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接壤,与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这里资源丰富而且地域组合条件好,水资源属丰裕,拥有比较发达的现代综合交通网。今后的方向除了加速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体制改革外,应充分利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部的有利地理位置,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三)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包括长江三角洲14个市和沿江28个地市,面积约33万平方千米,人口1.68亿,是全国最大的经济技术核心区,在科技文化水平、内外贸易的发达程度上都居全国领先地位。该区以制造业为主题,重化工业比较发达,汽车、钢铁、石化等产值占全国同类行业的1/3—1/2,沿江地区以纺织、轻工业为主,在城市化进程中,该区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是全国最大的对外开放基地。

在区域特点上,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该区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势头强劲,但还面临着土地、能源匮乏的问题,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各城市发展定位和分工不够合理;区域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交通、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计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套与衔接;产业层次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水平和服务功能有待提升;贸易结构还需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国际竞争力尚需提高等挑战。

(四)中部五省经济区

该区地处中国中部地带中段,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面积87.12万平方千米,人口3.13亿,2010年该区的GDP达到72372亿元。

中部五省经济区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水稻、棉花、淡水产品、油菜籽等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带向西部的过渡带和上海、连云港、广州三个对外开放窗口的连接地带。在地理区域上,该区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有色金属、水能、铁、非金属等资源比较丰富;交通运输条件便利。今后的发展重点是以大运量、高耗水工业为主体,建立由冶金、纺织、汽车、化工等组成的沿江工业地带,担负起我国经济开发中“承东启西”的桥梁和基地作用。

(五)东南沿海经济区

该区位于东南沿海,包括广东、福建及浙江南部沿海地区,面积29.9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1亿,2010年该区的GDP达到61000亿元。

东南沿海经济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水热条件良好,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产地,锰及有色金属、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此外与港、澳、台毗邻,海外侨胞众多,在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有着特殊的有利条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特区集中的地带,也是中国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区。

地方资源为该区奠定了良好的轻工、食品、橡胶等工业发展的条件,加之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未来发展上应重点发展电子、日用化工、高档消费品、食品和热带经济作物加工工业,同时积极发展贸易、旅游、信息等第三产业和糖料、鲜活农产品等创汇农业。

(六)大西南经济区

该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和海南以及广东西部的湛江、茂名、肇庆。人口约为2.65亿,2010年该区的GDP约为45800亿元。

大西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状况对整个长江流域影响重大。资源组合条件良好,矿产、水、能源、可开发的土地、生物、林木、旅游、劳动力等资源丰富,其中水电可开发资源占全国一半以上,但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交通、通信条件较差,经济相对落后,虽以内陆为主,但漫长的边境线使之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开发的前沿。在发展上,以地方资源及资源组合优势为基础,重点发展高耗能的重化工业,成为钢铁、有色金属、磷化工、机械、轻纺、食品等的工业基地。

(七)西北经济区

该区地处大西北,通过新亚欧大陆桥,成为我国通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内蒙古西部盟市,面积34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1亿,2010年的GDP总量约为23000亿元。

西北经济区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可开发利用的土地等资源丰富,但气候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少数民族集中,是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四大民族自治区的联结部。经济总体水平偏低,区内经济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密集区。以后的发展主要利用资源优势和亚欧大陆桥的纽带作用,以水电和石油开发为基础,建成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盐化工、机械制造等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