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与企业性质研究的联动发展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问题就管理学而言,既是一个方法论研究,也是一个基础理论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企业经营绩效涉及多指标综合评价以及复杂系统的识别和模拟,诸多管理学中的前沿数量方法和系统工程学科的先进技术被大量运用,形成了能够较为有效地处理复杂信息的指数识别体系,这也成为该领域被学界热衷的原因之一。但是,定量研究的基础是一个由健全而有说服力的指标体系构成,必须有某种基础理论或基础实践活动支撑才能形成这样的成果,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的演变也大致体现了实践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随着管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核心问题已经从方法论转移到企业性质的认识和把握上,能否打开企业内部的“黑箱”成为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关键问题。
基于上述认识,本书结合经济学中现代企业理论的演化和发展,通过论述企业经营绩效研究与企业性质认识的联动过程,从管理学研究的实用角度出发,尝试性地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资源依赖理论指导下的企业实体理论,进而为企业绩效评估研究奠定一个可供借鉴的理论基础,解决现实绩效评估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如何定义和认识企业是企业绩效评估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因为对企业性质的认识直接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确立以及由此目标分解下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或者是企业性质的认识差异将直接导致企业经营绩效评估研究的方向。企业的性质对于很多管理学的研究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学也为此展开了长达百年之久的分析和论证,一个共识性的结论在于企业是一组特殊的或者有着特别功能的契约的集合。由于对企业契约的认识不同,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又划分出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两个分析框架,也由此展开了对企业内部“黑箱”的探索历程。近30年来,现代企业理论的蓬勃发展,似乎已经将企业的本质问题很好地解决了,从经济学的角度完成对企业存在的合理剖析,但是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现实中的一些问题甚至是核心的问题尚未解决。回顾企业经营绩效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现代企业理论的演化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很强的联动发展特征。
一、古典企业理论框架下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在科斯以前的企业理论中,在萨缪尔森等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经济体系就是一个由参数和变量构成的联合方程组表示的一般化的均衡体系,其中参数代表经济环境,是外生的,变量则是由体系本身决定的,需要解出的结果;方程代表均衡条件。这种视角中的企业就成了将若干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性单位,其关系可以用生产函数表示出来:
Y= F(X1,X2,…,Xi,…,Xn) i=1,2,…,n (2-2)
式中,Y代表产出,Xi代表第i种要素。企业所能做的一切工作就是从这个公式所表达的均衡体系中得出最优均衡解或均衡条件。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于企业绩效的认识就是对企业单纯投入和产出的衡量。由于企业产出的实物形式难以相互比较,因而货币性的指标成为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最有效方法,就企业而言,这些货币性指标就是成本指标和财务指标。在早期的企业绩效研究中,国外学者仅仅将财务比率指标纳入研究范围,如19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在《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7个标准比率。
这种“黑箱”下的企业绩效评估尽管能够将复杂的企业经营活动定量化,便于企业之间的相互比较,但此时的企业绩效被定义为“结果或产出”,企业的能力、潜力被完全忽略了。此时的企业理论没有关注企业的本质、归属以及企业内部的机理,究其根本而言是与当时社会财富极大不足,企业处于卖方市场有较强的联系。这和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是非常类似的,由于社会产品处于短缺阶段,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最大的产出,作为国有的资产,企业内部利润上缴国家,不存在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问题。因此,我国企业的绩效评估采用以实物产量为核心的评价方法,选择固定资产产值、利润总额完成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构建评价体系。
二、现代企业理论框架下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科斯对新古典的企业理论提出了批判,他通过揭开新古典理论基础之上的面纱,掀起了一场企业理论的“革命”,使人们关注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回溯到亚当·斯密、马歇尔等人一直强调的内容上,与其不同的是,科斯将其引入了一个更为古老和深厚的传统——契约理论的领域。基于企业契约观的认识,现代企业理论借助于传统的契约经济学模型阿罗—德布鲁模型,并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等假设条件,形成了多样性的学术分支,而学术分支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阿罗—德布鲁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上,由此构建不同的企业理论。①完全契约假设:代理人能够实现预知未来发生的所有或然时间,并能够无成本地全部写进契约中去。因而不存在不完全契约。②假设对于“自然状态”(states of nature)的信息对称,因而不存在委托—代理的激励问题。
根据以上假设的不同,现有的企业理论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两类:①委托—代理模型。该理论基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下,允许代理人设计详细的契约,并以契约履行前的激励调整为特征,以阿尔钦和德姆赛茨等为代表。②不完全契约模型。它是建立在书写完全契约是存在成本的,由此存在事后进行治理的假设基础上的,以威廉姆森、格罗斯曼、哈特、穆尔(Grossman-Hart-Moore)等为代表,默认契约(或隐契约)理论和科层信息交流理论(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in hierarchies)也都属于这一类别。
由于现代企业理论的分化,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也表现出本质性的差异。
(一)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理论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代表。该理论强调了企业的产出最大化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目标,因此,企业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考察方面是企业实际产出的若干指标。但是,由于代理人凭借“信息不对称”可以采取一些低效率的行为,企业的委托方在考察企业经营绩效的过程中,还将企业的能力指标和经理人的管理能力纳入到企业经营绩效的范畴里面来,因此,将指标体系进一步立体化,将长期的发展目标或企业战略作为企业绩效评估的一个核心内容,最大限度地规范代理人的行为,提升企业绩效。
具体而言,英国管理学家罗斯(T.G.Ross)(1932)提出了评价部门绩效的思想,并设计采用了访谈方式以了解部门绩效,将评价范围扩展到战略、财务、管理方面;美国的管理咨询大师詹姆斯·麦金西也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应对企业进行定期的经营管理状况评价,并在评价方法中首先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然后评价企业在该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在此基础上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财务状况与业务活动。杰克逊·马丁德尔(Jackson Martindell)(1955)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企业的社会贡献、组织结构、研究开发等新的领域,但由于内容较多,所以仅限于使用访谈的形式,采用定性分析,但是该方法形成了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框架,在20世纪50年代后被许多公司和管理机构所普遍采用。Kelvin Cross和Richard lynch(1989)提出了将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业绩评价系统,为了强调总体战略与业绩指标的重要联系,他们列出了一个业绩金字塔。
应该说,在委托—代理理论下,企业的经营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规避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企业所有者从单纯考虑企业的成本财务指标转移到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评价思路上,典型的以麦尔尼斯(1971)、帕森(1979)为代表,注重EVA、销售利润率、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其中,影响较为广泛的是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绩效评价法。目前许多英、美公司都在使用EVA系统来评价企业业绩。EVA系统是美国纽约斯特思·斯图尔特咨询公司所提出的一种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它的目的在于使公司经营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行为准则,积极谋求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不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绩效评估理论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核心假设在于由于交易成本和有限理性存在,契约不可能是完全的,不可能规定对未来所有事件的处置和控制权。不完全契约理论对于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完全契约理论特别是G—H—M框架下,企业的产权属性被凸显出来,企业绩效评估的主体地位成为理论研究的基础。G—H—M理论强调了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应该获得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因此,企业的绩效评估应该遵从股东至上的原则,指标选择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绩效评估理论进入股东价值评价时期,此时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注重每股收益(EPS)及EPS增加值、MVA为核心的财务指标,以加里·阿什沃思(1999)为代表。但是随着人力资本对于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经营的目标变得多元化,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使得企业绩效评估进入了一个多目标或者无目标的状态,追求目标之间的平衡成为一个折中的方法,典型的就是平衡计分卡的提出。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戴维·P.诺顿(David.P.Norton)(1992,1993,1996)提出了用于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衡量与评价的指标体系——战略平衡计分卡。平衡记分卡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综合考核体系,它把企业的战略转化为具体的目标。不仅对业务、业务单元、业务流程设计均衡记分卡,而且对员工个人均可设计相应的均衡记分卡。均衡记分卡对经营业绩的评价是基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的评价过程。平衡记分卡既考核了企业过去的绩效,又评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
另一方面,不完全契约理论将公司治理纳入企业经营绩效评估的视角里,将企业的制度架构和权力配置作为企业绩效的一个突出方面来进行分析。在我们考察一个企业经营绩效的过程中,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备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高低。换言之,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企业激励、约束的制度集合已经越来越影响企业的产出。在国外,企业依托专业审计机构监督企业公司治理的同时,国内学者也逐步关注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南开大学李维安教授主持的公司治理指数测评为代表。
三、其他非主流企业理论下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现代契约理论在关注契约的不完全和企业的治理机制时,相对忽视企业之间形成的市场契约关系。而超产权理论的提出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超产权理论把竞争作为激励的一个基本因素,其逻辑依据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竞争理论,其具体内容有四部分:竞争激励论、竞争发展论、竞争激发论与竞争信息完善论。超产权理论提出“改善企业治理机制应该比讨论产权归属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竞争才是保证治理机制的先决条件”。因此,企业绩效评估应该首先考察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垄断和自由竞争的企业之间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是基于企业内部的,也是基于企业运作机理上的解释。与此相对应的一种非主流的经济学观点(杨其静,2005)认为,企业是一种维护企业家的定价器,企业家这种专有性的人力资本只有通过企业才能有效地体现其价值,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此时原本向资本家倾斜的现代企业理论的天平开始向企业家一方略为缓和了,其原因在于现代企业对于企业家的依赖以及我们对于企业家定义的宽泛,使得企业家这种专有性的人力资本在社会体系中特别是在企业内部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企业绩效评估就应该着重考察对企业家价值的放大效用。2003年11月2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高层管理者的价值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