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三面观
企业领导人作为管理者的一面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大多数关于企业的书籍和文章都述及了这一方面。技术性的管理是理性组织的精华,也是20世纪管理制度取得的显著进步。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技术性管理是企业领导在混乱与无序时引进规章制度所必需的,例如财务报告和控制系统、对专利技术管理,以及加强在生产环节对产量和质量的管理等。
尽管行政命令是必需的,在相当程度上也是行之有效的,但今天成功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不应该对企业管得太死,而应该适当释放管理束缚,积极利用人的创造性来改变组织现状,达到管理的目的。的确,创造力本身就意味着对组织正在运行的制度的威胁,但它也是发明和革新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所在。我们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无序”来不断挑战企业的秩序,才会使这些制度不趋于停滞,才会使这些制度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为艺术家的创造力是普遍比较强的,所以我们认为,对企业领导者坚持三面观应该包括艺术家的一面,即领导者应该有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灵感。
求新、求变难免会产生一些难以驾驭的东西。通过瓦解旧有观念和释放想象力,艺术家们既毁灭又创造,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混沌和无序,但这些混沌和无序也给我们带来了改变的机会。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历史上艺术家总是打破社会的常态,跳出思维边界,提出他们自己的设计。今天,优秀的艺术家甚至被看做是西方社会文化的坐标。艺术家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人们学着去接受那些由创造力带来的“无序”元素;企业也最终改变了对“无序”的原有看法,领导者们普遍认识到:企业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混沌和无序。近年来,管理学家对混沌理论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并将其作为一个处理手段运用到发展企业模型中去。正如艺术对艺术家要求有创造性一样,企业对领导者的创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有趣的是,现今艺术领域也出现了同样的反向运动,即呈现出越来越“制度化”的趋势(Becker,1982)。这种企业管理和艺术领域的彼此渗透告诉我们,在很多领域,理性和创造力其实都是必需的;证明了领导者作为管理者的一面和作为艺术家的一面都是十分重要的。
不幸的是,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改变总是带来恐惧。艺术家和其他改革者是令人害怕的,因为人们担心他们带来的混乱会侵害自己的既得利益,会危害他们的安全。古代宗教战争和烧死异教徒等极刑就是当时的社会秩序不能够容纳和消化这种新的混乱和无序的结果。领导者在这里面是一个关键的角色。有灵感的领导者总是善于驾驭和引导组织创造力及其带来的改变。这是因为灵感不仅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也给人以直面改变的勇气。
领导者必须是锐意革新的艺术家,但他们必须认识到,要设法让所有人都认可这种改变,尤其是要让那些被动的接受者也都认可这种改变。在这种改变涉及深层次价值观和个人信念时,在这种改变触及企业文化时,要更加谨小慎微、照顾周全。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必须具有牧师的素质。也就是说,领导者要有作为牧师的一面。领导者要像牧师那样,善于给人以直面改变的勇气,善于调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既要使新事物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也要使旧事物中的积极成分得以保留和发扬。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既要懂得管理的科学性,也要具有艺术家的创造力,还要具有牧师的灵感。这就是我们所定义的领导者的三面观。表1-1总结了领导者应具有的管理者、艺术家和牧师三方面的素质。
表1-1 领导者的三面观:管理者、艺术家、牧师
在准备写这本书时,我们深入研究了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的后两个方面。我们探求那些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怎样在实现了理性管理的同时,又很好地履行了艺术家和牧师这两项美学方面的职能的。当我们关注领导者的艺术家角色时,我们发现这些都是通过一些企业的经典案例和一些管理学寓言故事来得以体现的。当我们关注领导者的牧师角色时,我们发现企业领导者都比较善于运用古代的神话,提倡社会美德,塑造自身形象。
您或许会问,为什么我们要提倡从美学的角度加深对企业领导的理解呢?企业会从这些对领导者的美学分析中获益吗?创造性和灵感属于人文领域的艺术和道德范畴,我们相信,分析领导者是怎样履行艺术家和牧师职能的,能帮助你培养做领导所需要的创造力和灵感,并能够解释管理制度将怎样发展,以及为什么这样发展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