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动态环境下中国企业的三次业务转型浪潮
自1978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的总体数量迅速增加,单个企业规模不断增大,实力不断增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快速增加,到2005年年底已接近20家),企业类型(指制度层面上的分类)也不断增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不仅成为了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也成为推动我国市场化建设加速的一股重要力量。各式各样企业日渐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细胞,并逐渐向市场经济的主体角色转变,企业及其发展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环境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见表7.1)。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引导或驱使着企业行为的变化,企业行为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或推动着环境的变化,形成了环境变化日渐加快且日趋复杂,企业行为调整和变革频率逐渐加快且难度日趋增大的局面。
表7.1 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变迁
如表7.1所示,在环境变化的因素中,经济体制的变化、宏观经济特征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变化是对中国企业行为变化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经济体制的变化。可以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渐转变,使得中国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不确定性、复杂性、动态性特征日益突出(见表7.1)。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谋求持续成长,变革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如:80年代的经营机制转换、90年代的制度转型等,尤其是发生在三个不同时期的业务转型浪潮体现了中国企业为顺应环境变化而谋求持续成长所选择的应对策略(见表7.1)。
第一次转型浪潮: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以军工企业为主体,即以“军转民”[1]为主线。驱使这次转型浪潮掀起的两大因素是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2]因此,面对环境的剧变,长虹、长安、嘉陵等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老牌军工企业及时调整战略,纷纷走上了“军转民”的转型之路。如:长虹转向家电产业并以电视机生产作为新的核心业务进行培育,一举成为中国电视机生产行业的龙头,嘉陵选择摩托车生产作为新的核心业务进行培育,并一举成为中国摩托车生产大王。这一时期的业务转型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自发性战略行为,带有较大程度的行政色彩。因为这些军工企业从体制来讲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企业,更多的是体现出“生产工厂”的特点。同时,当时的环境特点决定了这些初尝实施“转型”的企业不会面临太大风险,因此,大部分企业都成功实现了转型。受这批企业转型的影响,且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也驱使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转型之路,掀起了第二次、第三次转型浪潮。
第二次转型浪潮: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主要以民营企业和早先改革的国有企业为主体。诞生于80年代的一些民营企业在继“一次创业”的快速发展期后,普遍进入“二次创业”期,需要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产业升级进入更具赢利性和成长性的行业,一些早先改制的国有企业,具备了与民营企业相当的机制优势,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下,也纷纷从一些竞争性行业退出,转向更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这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调整战略的机会,掀起了一股以“国退民进”为特点的企业转型浪潮。与第一次转型不同,这次转型尽管还带有一些行政色彩,但市场化特征日渐突出,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转型,基本上是企业顺应市场环境变化,并为谋求持续成长而产生的自发性行为。
第三次转型浪潮: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以“上市公司”为主体。这个时期企业实施业务转型主要受到四大方面因素驱动,即:新经济的崛起和快速扩散、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的加快、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典型特征:如世纪之交掀起的上市公司向生物医药、电子商务、信息、物流等行业转型浪潮。这个时期随着一些民营企业进入“二次创业”或“三次创业”期,也不断加入到这次转型浪潮中。与第一次、第二次不同,这次转型浪潮企业体现出来的基本上是市场化行为。这次转型浪潮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经济浪潮的快速蔓延、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不断在深化和拓展。
如上文所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企业相继发生了三次各具特色的业务转型浪潮。由于第一次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企业市场化行为,下面着重对第二次中的民营企业业务转型以及第三次的上市公司[3]业务转型实践进行考察和分析,为前文理论分析提供相应的现实佐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