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诠释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呼声高涨,“企业可持续发展”在现代企业文献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然而,学者们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首先,什么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企业是否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什么?最后,企业可持续发展还应该遵循哪些外部约束?本部分我们将对以上几个问题作出辨析,并且沿着这条思路,以期对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较为深刻的理论诠释。
1.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界定,目前在理论界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李占祥(2000)对“企业可持续成长”[3]给出了定义:企业可持续成长是指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这个定义包含了以下几重意思:首先是持续性。较长的时期是企业的持续性指标,可以用超过企业平均寿命为基本尺度。其次是成长性。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是企业的成长性指标,可以用企业的各种经营业绩与组织革新状况作为尺度。再次是不断变革。这是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状态性指标,由于不断变革过程的存在,就不否认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走弯路的可能性,如暂时性的经营业绩下滑和组织机能弱化等,这种现象在可持续成长过程中是很正常的,有时候甚至是为了实现可持续成长这一根本目标所必需的。但是,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是可持续成长企业较长时期内所表现的一种基本状态。
刘力钢(2000)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又要保持在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环境中持续的赢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长盛不衰。
芮明杰(2001)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企业能在更大规模上支配资源,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战胜自我,从而取得良好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括五个要素: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可以预见的未来作为时间跨度的;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能够更大规模地支配资源;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为目的的;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进取;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良好的发展。
殷建平(1999)给大企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以下定义:大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通过持续学习和持续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成长机制,企业组织在经济效益方面稳步增长,在运行效率上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肖海林(2003)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和创造财富的组织,其所从事的创造财富的事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即资源配置的能力或竞争力不断增强,持续地取得不低于市场平均利润率的收益,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需求。
不难看出,以上几种定义是从企业的管理特征——企业自身素质和能力来界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我们可以从中剥离出其更深层次的含义:
(1)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资源配置能力或者说财富创造能力的不断增长,而不单纯指企业规模、经营范围、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事实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名称、主业、治理结构等的变化也是屡见不鲜。如广东格兰仕集团的名称就发生了多次变化,经营范围也从最初的羽绒服装业转向家电行业,在家电业,先进入微波炉市场,再进军空调业,公司股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显然,这些变化都是为创造财富服务的,是手段和机制,不是目标。
(2)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时间跨度标准。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企业的存续期至少应超过赢利净现值为零的时间点;从社会的角度讲,企业的存续期至少应持续到超过市场企业的平均寿命长度。时间跨度标准应选取两者中时间跨度长的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时间下限,而企业的存续期我们定义为从企业投入运营至企业破产的时间段。
(3)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标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包括两个方面:①企业在存续期内,其资本报酬率不低于市场平均利润率;②企业对资源的配置规模呈相对增长,配置效率呈相对提高的趋势。
(4)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的动态性特征。企业的发展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性,突出地表现为不断地突破发展上限,超越自我,不以牺牲未来更大的发展来谋取眼前的短期利益,今天的发展蕴藏着明天的更好发展。
可以看出,界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非常严格的。然而,对于国有煤炭企业这种资源型企业来说,所属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界定条件更为苛刻。国有煤炭企业生产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①煤炭企业的生产原材料和产品——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储量有限的资源;②煤炭产品的生产过程往往伴随着外部不经济性,突出地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国有煤炭企业的特殊性要求其可持续发展还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伦理要求,如生态环境伦理、人际伦理和企业伦理等,而这些伦理要求的满足,迫使国有煤炭企业必须采取科学的生产方式,如煤炭资源的最优开采与战略储备、煤炭矿区生产的循环性、煤炭开采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
至此,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给出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国有煤炭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伦理约束下,采用科学的生产方式,通过持续学习和持续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成长机制,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又要保持在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环境中持续竞争力或资源配置能力的不断增强,保证企业长盛不衰。
2.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生命周期理论辨析
关于企业的生命周期现象,影响最为广泛的要数伊查克·艾迪斯(Ichak Adizes,1989)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他在著作《企业生命周期》中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4]艾迪斯认为,生命周期的概念不只适用于生命体,而且也适用于企业这样的组织。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暗示任何企业都是要死亡的,其从生成到死亡,所经历的各个阶段是先天规定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因而企业生命无法人为地延续,也就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然而,如果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一理论存在的诸多“硬伤” 。
首先,企业生命周期的实质与现有生命周期理论中的生命周期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企业生命周期的准确含义是指企业经营活动能力的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这实际上是经营周期的形象表述,因为经营活动能力的某些特征是可以多次重复出现的。但是,现有生命周期理论中的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诞生到成熟再到衰亡的过程,没有周期可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只是经营周期的一种极端表现——企业只有一个经营周期。现实中,大多数企业寿命极短,并不存在典型的生命周期或经营周期。然而,对于一些长寿企业如GE、福特汽车等,可能存在多个经营周期,但企业整体的老化阶段并不明显。
其次,现有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了企业与人的相似性,却忽视了企业与人的本质差异,从而忽视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企业与人的确存在许多相似性,但更多的是一种本质上的差异。这种本质上的差异来源于企业的契约性,因为契约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企业组织具有权变性(肖海林,2003)。企业与人的本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企业对生命周期或经营周期的决定机制与人不同。人的生命周期基本上由其内在的遗传基础先天决定的,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人的寿命都不能突破其潜在极限,长生不老只存在于虚幻的神话中。但是,企业的生命周期既取决于企业内部因素,如核心能力,又取决于企业外部环境,如产业组织结构。由于企业不存在与人的基因同等功效的事前决定力量,使得企业生命周期存在较强的权变性。企业在一定的产业环境下,通过企业家更替、股东变更、业务转型和战略调整等手段来延长甚至根本性地改变企业生命周期成为可能。
(2)企业与人的进化机制存在明显差异。人的进化必须通过漫长的代际传递来实现,而企业可以通过流程再造、企业重组和多元化等方式实现“基因突变” ,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企业的特征得以改变并固定下来,这对人类来讲是不可能的。进化本身是一种对环境的选择性适应过程,当一个企业成功地实现了进化时,其生命周期就表现得不明显,甚至消失。
(3)企业的死亡机制与人类迥异。人类由于受自身基因的限制,死亡是必然的,而企业死亡尽管是广泛存在的现象,但不能由此推论每个企业必然死亡。企业的死亡从本质上说是由于其他企业的存在而相互争夺稀缺资源时失败所导致的,如果持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就会永远生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的死亡是必然的,而企业的死亡是相对的。
最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事后理性,事前很难作出判断。企业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可能突然死去,如中国的三株、巨人、美国安然等公司都是在高速增长中突然崩溃的,事前很难估计到。而GE、海尔现在仍然高速增长,我们却很难判断出它们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事实上,只要坚持不断创新和学习,这些公司都有可能持续发展下去。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用经营周期来描述企业的持续发展更为确切。企业的综合契约性决定了企业组织的权变性,决定了其生存、进化、死亡机制与人类的差异。企业可以通过恰当的组织权变来实现企业的快速进化,[5]从而保持持续竞争力,顺利度过每一个经营周期,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国有煤炭企业来说,煤炭资源的可耗竭性似乎又是摆在其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另一道鸿沟。煤炭资源进入衰退期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任其按原轨迹发展,必然会导致国有煤炭企业甚至整个矿业经济区的衰退。但是,如果在衰退前或繁荣期,利用企业积累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通过产业前后关联作用,改进技术和设备,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充分延伸煤炭资源的产品链,合理优化配置现有资源以延长资源的服务周期,甚至通过积极发展有相对优势的非煤型产业,培育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替代产业,使国有煤炭企业发展具有新的依托和新生点,保持企业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避免矿业经济区的衰退。
3.支撑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辨析
前面我们提到,企业死亡的本质是由于竞争失败导致的,如果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就会永远生存。因此,持续竞争优势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持续竞争优势又从何而来呢?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主要有三种,即古典战略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
以安德鲁(Andrews)等人为代表的古典战略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基于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利用外部机会避免外部威胁,发展强势和克服弱势,从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或最大化利润。只要企业能够基于其所处的环境适时地调整其强势和弱势,那么竞争优势就会自动地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安德鲁把这一框架概括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模型。
以迈克尔·波特(M.E.Porter)为代表的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企业的成功或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处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相对市场位势。前者决定产业整体的平均赢利能力或水平及其可持续性,后者则影响企业自身的赢利能力。但波特更强调和关注产业吸引力,因为他认为决定企业赢利能力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产业吸引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市场中潜在加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五种市场力量的对比。波特将企业看做是一个“黑箱” ,很少涉及企业内部结构与资源的分析。可以说,波特的产业结构理论是典型的竞争优势外生论,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解侧重于企业外部市场竞争结构的分析,而不是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波特否定古典理论中单纯追求市场占有率的做法,认为选择有竞争力的产业才是最重要的,这时的企业竞争优势与产业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基本一致的(陈耀,2002)。
在波特理论提出后不久,经验实证研究就引起了人们对其竞争地位论点的质疑。特别是罗梅尔特(R.Rumelt,1991)的分析揭示出:“产业中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利润率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 ”事实上,产业内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要大3~5倍。所以可以认为,最重要的超额利润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在经过了10年左右对产业分析模式的修正研究之后,深入企业内部探索其竞争优势特殊源泉的思想日渐明朗。人们争相在产业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著述中系统解释产业中的绩效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用独特的和难以模仿的资源、能力、才能等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或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基于这样的背景,注重企业自身“生产性”特征的企业能力理论迅速发展起来。
企业能力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后来经过马歇尔、彭罗斯(E.Penrose,1959)、福斯(N.J.Foss,1996)、大卫·提斯(D.J.Teece,1990)、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1984)以及帕拉哈拉德(Prahalad,1990)等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支颇具影响力的理论分支。企业能力理论体系又分为两个学派:
(1)企业资源基础学派。以沃纳菲尔特和巴尼(J.B.Barney)为代表的资源学派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每种资源有多种不同的用途,成功的业绩依靠获得具有产生租金潜在价值的资源。资源学派还认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不是理性决策的结果;相反,企业应被视为“适应性制度安排” ,由市场力量的选择机制决定其形态。企业资源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过一种不确定的、难以预测的、其他企业难以仿制的,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企业自身都不能复制的过程积累起来的,这种企业资源也正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沃纳菲尔特(1984)认为,在一个产业中,不均衡是市场的常态,企业之间由于历史、资源禀赋和战略实施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始终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会使具有某种要素的企业拥有更多的优势,而那些能使自己的优势更接近产业变化所要求的企业,才能持久地获得超额利润。巴尼(1986)提出了战略要素市场的概念,强调通过企业内部分析获得对战略价值的精确认识,从而实现超额回报。巴尼(1995)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指出,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如果同时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那么这些资源和能力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迪尔里克斯和库克(Dierickx和Cook,1989)对巴尼的战略要素市场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补充研究。他们在“资源储备积累和可持续竞争优势”一文中指出,要素市场并不完全,有些要素是无法在开放市场中交易的。当企业不拥有实施其产品市场战略所需的不可交易资源时,它需要“建立”这种资源。迪尔里克斯和库克进一步指出,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战略资源储备。企业的战略资源是通过一定时期内选择适当的时间路径流而积累起来的那些不可交易、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其资源被模仿、被复制的难易程度。资源储备的可模仿性通常会由于资源积累过程的时间压缩不经济性、资源积聚效应、资源储备间相互联系性和原因模糊性等原因而削弱。迪尔里克斯和库克强调,流量是可以瞬间调整的,而储备是一系列连贯流积累而成的,不能在瞬间调整,因而只有那些带有储备特性的量才对企业现实的竞争优势具有确定的威胁性。
(2)企业能力基础学派。企业能力基础学派的代表观点是企业核心能力学说或者企业核心竞争力学说。企业核心能力的学说提出后,企业能力理论进入了一个创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帕拉哈拉德和哈默的定义,核心能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常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Prahalad和Hamel,1990)。与原先的企业能力学说相比,企业核心能力学说强调企业能力中的知识积累与应用,重视企业经营中的基础性资源。他们指出,一个多角化经营的公司可以从核心能力角度比喻为一棵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营养、水分和支撑的“根系统”才是公司的核心能力。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论述和研究,对其含义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综合理解,核心能力一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技能、技术和知识的集合体;二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三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总而言之,核心能力是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能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体系(吴海燕,2002)。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倾向于用企业能力理论来解释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按照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观点,考虑到煤炭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的特殊性(煤炭资源的可耗竭性以及煤炭企业对煤炭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与共性,国有煤炭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煤炭资源的战略储备(基于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煤炭企业的企业共性)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从而为国有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
4.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约束——企业共生理论辨析
企业生存的基本技能在于竞争,强者生,弱者亡。然而,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可以强大到凌驾于其他企业之上独立生存。按照科斯(Coase,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由于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的存在,任何企业的规模都是有限的,企业最终还是要与市场发生联系。企业无时无刻不与外界发生着联系,企业要从供应商处获得原材料和零部件,将产品卖给消费者,还要与合作伙伴甚至是竞争对手组成战略联盟,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不过是社会经济活动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因此,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不能孤立于其他“节点” ,企业与外界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共生的关系。
“共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在生物学中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提出,是指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共生理论(Intergrowth Theory)由袁纯清(1998)直接将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及相关理论向社会科学拓展,提出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由于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的,因此,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体系之中,经济学上的共生就是指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物质联系(萧灼基,2002)。抽象地说,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袁纯清,2002)。程大涛(2003)将企业共生划分为寄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三种模式,我们可以用价值流的概念来解释这三种模式:寄生模式是指一方价值流的增加必然引起另一方价值流减少的模式,即寄生企业的存在不断侵害寄主企业的利益;偏利共生模式是指一方价值流的增加不会引起另一方价值流减少的模式;互惠共生模式是指因共生关系而引发双方价值流共同增加的模式。可以看出,互惠共生是一种最佳的企业共生关系。
回顾现有的共生理论研究文献,其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研究供应链条上纵向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以此来寻求供应链价值的最大化和整体竞争优势;二是从企业集群的角度研究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以此来寻求集群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三是从生态工业园的角度研究生态工业园的生态价值最大化和生态成本最小化。应该说这三种角度基本上涵盖了企业与外部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即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生态环境等之间的共生。吴飞驰(2002)则独树一帜,用企业共生理论构建了企业的成长理论。他认为,企业竞争和成长的最关键因素是企业的共生力。而企业的共生力= {企业内部的共生度+(客户共生度+政府共生度+竞争对手共生度+互补企业共生度+……+其他的共生度)} ÷企业总的生存成本。可以看出,企业的共生力与企业的共生度呈正相关,与企业的生存成本呈负相关。增强企业的共生度和降低企业的生存成本是提升企业生存和成长能力的主要举措。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有煤炭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具备自身强大的核心能力外,同样必须满足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外部约束,即必须具备强大的企业共生力。国有煤炭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企业自身的发展往往引致了更大规模的矿区的形成,煤炭矿区的特点是人口多,服务和关联企业多,煤炭生产的外部性较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煤炭矿区看做一个以煤炭企业为主导的企业集群或者生态工业园。因此,无论从供应链的角度,还是从企业集群和生态工业园的角度来说,提升国有煤炭企业的共生力,构建互惠共生的企业共生关系,是实现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