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美国新经济的“新”表现
一、创新的集聚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是指能对经济生活产生影响的“生产手段的新组合”。[1]以20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为例,从“二战”结束时起,经过50、60年代,直到70年代的30多年里,美国科技本身的发展尚未达到创新“集聚”的程度。80年代出现了一个以个人计算机发展为中心的创新“集聚”时期。被称为信息技术发展的“PC时代”。在此基础上,90年代又开创了一个以互联网发展为中心的创新高峰期。互联网的发展,是整个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重大的“革命性”转变。
80年代和90年代这两个创新“集聚”时期的规模与影响空前巨大。一大批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迅速诞生与崛起。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很长,新企业很容易创建,特别是因互联网而产生的新的虚拟企业形式,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推动了大批新兴中小企业的产生与发展。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信息技术的创新“集聚”,要比熊彼特当年所概括的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惊心动魄。
二、竞争的加剧
(一)企业竞争加剧
新经济下的竞争,从“创意”开始,就进入了“你死我活”的大浪淘沙过程。特别是新兴企业上市后,更是竞争激烈。一个公司的新产品,若是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这个公司便会兴旺发达;但若其新产品很快被其他公司性能更好的新产品所取代,则它立即面临“死亡”的威胁。在新经济下,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异常激烈;企业间的竞争方式,不仅是打价格战,而更重要的是打创新战、速度战、质量战、服务战。
(二)人才竞争激烈
新技术的创新浪潮,正如熊彼特当年所说,将造就出一批“企业家”。他说:“我们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把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他指出,在创新“集聚”时期,“新企业成群出现”“企业家成群出现”。在这些“实现新组合的人们”成群出现的过程中,获取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一些新的创业者,或新企业中的骨干人员,是从原有企业中分离出来的,而新企业的成功,很可能导致原有企业的“灭亡”。在新经济下,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三)国际竞争加剧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新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技术本身的特性来说,互联网是无国界的,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现代国际金融与电子商务,及其以秒计算的速度,加剧着国际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中,美国无疑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对于其他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加速自己国家新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维护自身的利益,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融资方式竞争激烈
熊彼特在分析创新的实现,即“生产手段的新组合”时,特别提出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他强调指出,“新组合”的实现把资本这个新的特殊要素引进经济过程,从而除了消费品市场和生产品市场之外,还会有一个使人感兴趣的第三市场,那就是资本市场。“新组合”创造并且滋养了这个市场。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创新“集聚”时期,大批拥有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诞生和崛起,与其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方式的创新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这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业期,新兴的风险资本的投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在这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成长期,即其开始上市的过程中,新兴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其创业与成长的过程中,一般有四部分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是创业者或技术创新者;二是专业的管理者;三是风险资本家;四是投资银行家。这四部分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策划发展战略,作出决策,并以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出雄心勃勃的创业与发展计划。
四、广泛的制度创新
在新经济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更为重要了;政府的直接干预不是减少了,而是更集中于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增长创造必要的政策与制度条件。
对于美国高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原因,世界银行发展经济研究部研究主管沙希德·尤苏夫(Shahid Yusuf,2003)提纲挈领地提出了11条:(1)里根时期开始的减税。这对于推动民间投资具有重要作用。(2)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以格林斯潘为主席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起到了重要作用。(3)政府在许多领域的解除管制(deregulation)。(4)金融体系的创新。如各种投资公司、基金等的活跃,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5)对外来移民的开放性政策有助于人才的流入。(6)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7)冷战结束后,军事工业向商业与民用的转移。(8)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9)对外贸易的开放性。(10)R &D的大量投入与效率的提高。(11)美国的海外投资不多,大多投资于国内。这与日本、韩国不同,日本、韩国进行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影响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以上11条,就有8条涉及政府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解除管制政策、移民政策、军转民政策、外贸政策、科技政策等。新经济是这些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美国学院克林顿在2000年度的《总统经济报告》中,从政府政策的角度,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成功归因于经济政策的三大支柱:其一,财政约束,以利于降低利率和刺激商务投资;其二,积极投资于教育、医疗保健,以及科学技术,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其三,打开国外市场,以便美国人能有更好的机会参与海外竞争。在1999年度的《总统经济报告》中,克林顿将这三大支柱称为美国政府“新的经济战略”。在2000年4月5日“白宫新经济会议”上,克林顿说,关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其答案不是单一的。他归结了四条:一是新经济的性质,它以技术为动力,以创意(ideas)为引导,植根于创新和进取心;二是美国企业制度的力量;三是许多传统产业提高了生产率;四是政府的上述三大政策也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些政策为新经济的繁荣创下了基础条件。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第一、二条。
五、经济周期波动微波化
信息技术革命以新供给创造了新需求,又以新需求推动了新供给,促进了社会总供求的良性互动,推动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而延长了经济扩张期,减小了经济波动的幅度。信息技术革命以不断创新的新产品丰富了社会的总供给,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信息技术革命还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总供给与总投资的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就业的增加,也推动了股市的上升,从而增加了居民的即期收入和预期收入,扩大了消费需求。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的年增长率由1991年的0.1%上升到1999年的5.3%,其中,用于耐用商品的个人消费支出,其年增长率由1991年的-6.6%,上升到1999年的11.4%。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旺盛,通过市场机制,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总供给的改善与提高。在供求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出现了破纪录的超常增长。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使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空间上缩短了距离,厂商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与生产,这样,使“买”与“卖”之间的脱节得以克服,使库存得以减少,甚或实现了零库存。因此,企业就可以避免生产过剩或供给不足,从而有利于缩小整个经济的波动。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特别是促进了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结构自身的稳定性。一般说来,三个产业由于各自的生产与技术特点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波动特点。第一产业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其增长率较不稳定;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具有很强的突然跳跃式的扩张力和收缩力,其增长率的波动幅度最大;第三产业以服务为主,服务形态的“产”与“销”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而且一般的对服务的需求本身波动较小,所以,其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小。从经济史上看,当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时,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幅度就会增大;而当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时,经济结构的稳定性便会增强。1950年以来,美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一直在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一直在上升。到1997年,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下降为1.7%,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下降为22.5%,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已上升为75.8%。在第三产业中,比重上升最快的是金融、保险与不动产业、服务业。1950—1980年间,金融、保险与不动产业的产值比重上升了3.8%;而1980—1997年间,又上升了4.3%。1950—1980年间,服务业的产值比重上升了5.1%;而1980—1997年间,又上升了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