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工程项目资源计划
一、工程项目资源概述
(一)工程项目资源的分类
对在项目实施中使用的资源进行分类有多种方法,下面重点介绍三类方法。
1.根据项目实施中所需资源用途的不同划分
(1)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它包括项目实施中的劳动力总量,各种级别的劳动力,各种不同专业的人才以及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劳动力是工程项目实施中的主体。
(2)原材料设备资源。它包括水泥、钢筋、木材、沙石砖块与各种不同用途的生产设备。这类资源是主体的施工对象,构成工程建筑的实体。
(3)施工用的材料、设备。它包括周转材料(模板、支撑器具)、施工设备(塔吊、混凝土拌和设备、运输设备)、临时设施(施工用仓库、宿舍、办公室工棚、厕所,现场施工用道路、水管、电线),这类资源是项目施工用的工具与场地,构成施工的手段。
2.根据项目实施中所需资源的可得性划分
(1)可持续使用资源。主要指固定的劳动力。这类资源在项目的施工中各个时间段都可以使用。
(2)消耗性资源。它包括各种原材料、设备。这类资源在项目的开始阶段是以总数的形式出现的,随着项目的进展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消耗掉。
(3)双重限制资源。它是指资源在项目的进程中总体的使用量是有限制的,在各个阶段的使用量也是有限制的。例如,资金的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双重限制资源。
3.根据项目实施中所需资源的特点划分
(1)没有限制的资源。这类资源在项目实施中对成本来说没有数量的限制。例如,不需经过培训的劳动力或者能够通用的设备(塔吊、拌和设备)。
(2)有限制的资源。这类资源的价格昂贵或者在整个项目工期内不可能完全得到它。例如,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的特殊试验设备,每天只能工作4小时;某些专家同时负责多个项目的技术工作;某些材料的供应非常有限,在项目开始之前就已经订好了货,属于稀缺资源。
(二)资源计划的复杂性
1.各种资源供应和使用过程复杂
不仅房地产项目所需要资源的种类多,数量大,使用面宽,而且在项目的过程中不同的项目阶段、项目活动的资源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其中某一资源的变化也会引起相应资源的变化,使各种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是不均衡的,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在资源计划中要结合具体环境,全面制订合理的资源供应、采购、运输和使用方案,保证资源供应和使用的每个环节都不要出现问题,否则项目就不能顺利实施。
2.设计和计划过程与资源计划具有关联性
资源计划是总计划的一部分,受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影响较大。同时,资源计划的结果可对设计和计划过程给予反馈信息,便于设计和计划方案的调整。这就要求在设计和计划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项目有限资源的限制,考虑项目总目标、项目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技术方案的调整与优化,使整个项目计划具有现实性和有效性。所以,资源计划不是被动的受制于设计和计划,而是积极地促进设计和计划方案不断优化,房地产项目计划系统是一种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3.资源供应受外界影响很大
外界对项目的制约条件,常常不是项目本身所能解决的。如供应商不能及时地交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场价格、供应条件变化较大,运输途中由于自然、社会的原因造成拖延,冬雨季对供应的影响,用电高峰期造成施工现场停电等。这种影响实质上是资源供应的外部风险问题。
4.资源的限制
由于资源的限制,有时必须将一些能够同时进行的项目错开实施,或某些活动提前,或压缩工期增加资源投入,甚至有时不得不放弃能够获得的项目。这给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工期计划安排带来极大的困难。
5.资源计划常常要在多项目间进行协调平衡
一般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能利用自己现有的有限资源,同时实施多个项目,这就要求资源计划必须在多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协调平衡,寻找有限资源的最佳使用方案。
当然,资源计划对成本的影响很大,应在加强成本控制的同时,进行资源优化,这也给资源计划带来了许多困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资源的整个计划是非常复杂的,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才能制订出一个较好的、较全面的项目资源计划。
二、资源计划方法
(一)资源计划的确定
1.资源种类、质量和用量的确定。种类、质量、用量的确定是在工程技术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的基础上由工作总包的工作量和单位工作量资源消耗标准得到,并逐一汇总成整个项目的各种资源的总用量。
2.确定各种资源的使用限制,包括总量限制,单位时间用量限制,供应条件和过程的限制。在安排网络时必须考虑到可用资源的限制,而不仅仅在网络分析的优化中考虑。
3.确定各种资源的单价,通过资源询价确定各种资源的单价,进而确定各种资源的花费,并纳入到成本计划体系中。
4.在工期计划的基础上,确定资源使用计划,即资源投入量—时间关系直方图(表),确定各资源的使用时间和地点。在做这个计划时同样假设它在活动时间上平均分配,从而得到单位时间的投入量(强度)。
5.确定项目的后勤保障体系。按上述计划确定现场的仓库、办公室、宿舍、工棚、汽车的数量及平面布置,确定现场的水电管网及布置。
6.确定各个资源的供应方案,供应过程和相应的计划。例如材料设备的仓储、运输、生产、订货、采购计划,人员的培训、招雇、解聘计划等。
(二)劳动力计划
1.劳动力使用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是劳动力计划的主要部分,它不仅决定劳动力其他计划,而且影响其他资源计划(如临时设施计划、后勤供应计划)。
(1)确定各活动劳动效率。在项目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纸和规范确定分项工作量,但劳动效率的确定十分复杂。尽管劳动效率通常可在《劳动定额》中查到,但它是社会平均先进的劳动效率的代表,在实际应用时,必须考虑环境、气候、地形、地质、实施方案、现场平面布置、劳动组合以及工程特点等进行具体调整。劳动效率一般用“产量/单位时间”、“工时消耗量/单位工作量”来表示。
(2)确定各活动劳动力投入量(或劳动投入强度)。在确定每日班次、每班次劳动时间的情况下,假设在持续时间内,劳动力投入强度、劳动效率保持不变,劳动力投入量比较容易确定。但应注意: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量关系,在计划中是可以互相调节的,即在考虑整体劳动效率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班组的形式承担一些工作任务,当然,也要考虑设备、材料等资源的供应能力和条件的制约,考虑班组工作之间的协调。
(3)为现场劳动力服务的医生、厨师、司机、警卫、勤杂人员等,可根据劳动力投入计划按比例计算,或按实际需要做好计划。
2.劳动力的招雇、调整、培训和解聘计划。为了保证劳动力的使用,在这之前必须进行招雇、调整和培训工作,工程完工或暂时停工必须解聘或调到其他工地工作。这必须按照实际需要和环境等因素确定培训和调整时间的长短,及早安排招聘、调整和培训方案,由劳动力使用计划向前倒排。
3.作为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项目,劳动力计划常常还包括项目运行阶段的劳动力计划,包括项目运行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招雇、调整、培训的安排计划。
(三)材料计划
1.材料供应计划
材料供应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将适应的物品,按照正确的数量在正确的时间内供应到正确的地点,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在供应的各个环节上进行准确的计划和有力的控制。通常要做好如下计划:
(1)做好各种材料总量、质量、规格、需求时间的计划安排。
(2)了解市场供应能力、供应条件、价格等,有时直接向供应商询价。
(3)采购订货计划,并保证正常的供应。
(4)运输计划的安排。
(5)进场及各种检验工作计划。
(6)仓储计划的安排。
目前,尽管网络分析软件包中有资源计划的功能,但由于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计划功能的适应性不强,所以实际工程中人们仍以手工编制资源计划为主。
2.采购
(1)采购前的市场调查。采购要预先确定费用,确定采购地点和供应商。由于现代大的工程项目都采用国际采购,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必须了解国际国内市场,采购前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从各方面获得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价格,确定地点和供应商。
(2)采购方式。常见的采购方式有:直接购买。需方直接到市场上购买,不签订书面合同。这种方式适用于临时性的、小批量的、零星的采购。
供求双方直接洽商,签订合同,并按合同供应。通常由需方提出供应条件和要求,供方报价,双方签订合同。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大批量的常规材料的供应。
招标方式。这与工程招标相似,由需方提出招标条件和合同条件,由许多供应商同时投标报价。通过招标,需方能够获得更为合理的价格、条件更为优惠的供应。一般大型工程项目的设备供应、国家采用这种方式。
(3)采购合同。需方在合同签订前应提出完备的采购条件和要求,以便于供方了解信息,及时报价,这些要求有:
技术方面要求,包括使用规范、质量、品种、范围、技术特征;
供应时间和批量要求;
包装方式要求;
交接方式要求,从出厂起,或供货到港,或到工地,或其他指定地点;
运输方式要求;
检验方式、手段及责任人、税收规定;
付款期及支付条件,对大宗材料的采购必须考虑付款方式,按项目的资金供应情况,尽量推迟支付;
保险责任;
违约责任;
特殊物品,如危险品的专门规定等。
采购合同的各种安排应完全按工程计划进行。当然,不同的合同条件,供方有不同的责任,这样就有不同的报价。
(4)供应时间和批量的确定。任何工程不可能用多少就采购多少,现用现买。供应时间和批量存在重要的关系,在采购计划以及合同中必须规定何时供应多少材料。按照库存原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供应间隔时间长,则一次供应量大,采购次数少,则可以节约采购人员的费用和各种联系、洽商及合同签订等费用。但大批量采购时需要大的仓库储存,保管费用高。
就每一种具体项目情况而言,理论上存在经济采购批量,它可以由图5-5所确定。这在许多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书中都有介绍。但在实际工程中对采购批量的影响因素还有:大批量采购可以获得价格上的优惠;早期大批量采购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材料费用的影响;除经济性外,还要综合考虑项目资金供应状况、现场仓储条件、材料性质(如可保存期)等因素。
3.运输
按照不同的采购合同,项目管理者有不同的责任。例如:
(1)工地上接收货物(即为供方最大责任)。
(2)到生产厂家接收货物(即为供方最低责任)。
图5-5 经济采购批量确定图
(3)在出口国港口交货。
(4)在进口国港口交货等。
除了上述第一种外,需方都有运输的任务。在实际工程中,运输问题常常会造成工期的拖延,引起索赔。在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很多。
(1)运输工具的选择。不仅要适合工期要求,还要考虑到价格、气候条件、风险因素,货物的包装、形状、尺寸、供应方式等。
(2)承包合同的洽商。
(3)进出口的海关税及限制。要及时准备进口审批文件及免税或补贴文件等。如果文件有错、不完全,则会拖延进出口手续的办理,造成货物在港口积压。
(4)特殊运输要求,例如对危险品的运输。有些专有设备体积大、单位重量大,则要考虑到一些特殊的运输方案,如经济的安全的运输路线,可通性,桥梁的承载能力,道路的宽度、等级、装卸机械安排等。
(5)运输时间应纳入总工期计划中,应及早地订好仓位及交货时间,实施中不断地跟踪货物。
运输拖延会导致停工待料,而到货太早则不仅使材料价款早支付、资金占用,而且会加大库存面积,有时造成现场二次搬运。
4.进场和工地储存
材料供应与使用不可能完全合拍,一般都要在工地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储备。仓储是必要的,但由于工区场地紧张,仓库的费用摊销量大,而且可能导致现场的二次搬运。因此:
(1)必须将材料使用计划、订货计划、运输计划、仓储量一起纳入到进度计划体系中,用计算机进行全方位管理,可以减少仓储量。
(2)在工程中应注意工程进度和工期的调整,例如,由于业主、承包商、供应商完不成任务造成拖延时,则整个材料供应计划都要调控,否则会造成仓储的不够,或大量材料涌入现场。同时应注意及时发现采购订货、运输、分包商供应中的问题,及时调控施工过程,以减少或避免损失。
(3)仓储面积的确定及其布置。仓储面积按照计划仓储量和该类材料单位面积的仓储量计算。
(4)材料进场应按合同规定对包装、数量及材质作检查和检验。如果进场时发现损坏、数量不足、质量不符等情况,应及时按责任归属通知承运部门、供应单位或保险公司调换、补缺、退还或索赔,同时对由于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减)等造成进货损失的应及时提出索赔。
(5)现场应设仓储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库存管理。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十分有效、快捷的。在实施过程中材料(设备)常常不能准时到货,尽管精心计划,但影响因素太多,涉及单位太多,所以要建立一整套信息反馈、报警体系,及时掌握使用、供应、运输、库存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