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图书实物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

中国图书实物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3-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图书实物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一)总体状态中国图书进出口的总体趋势,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网的统计资料,中国图书进出口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出口种次和进口种次有增有减,出口种次始终是大于进口种次。中国图书进出口的趋势可以概括为:进口和出口的速度都在不断加快,进出口图书在价格上差距仍然比较大。

一、中国图书实物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状态

中国图书进出口的总体趋势,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网的统计资料(其中,图书进出口的价格=图书进出口金额/图书进出口数量),中国图书进出口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出口种次和进口种次有增有减,出口种次始终是大于进口种次。从图2-1我们可以看到,除2006年出口图书种次有上升外,近2年图书出口略有下降。但是我们仍不难看出我国图书出版的国际化步伐在不断加快,融入全球已是一种历史必然。

img4

图2-1 图书进出口种类比较图

第二,进口数量不断增长,出口数量略有下降。从图2-2中我们可以看出,出口数量从2006年的735.63万册下降到2008年的753.42万册,降幅较小;进口的数量从2005年的403.65万册增长到2008年的437.65万册,略有增长。

img5

图2-2 图书进出口数量比较图

第三,图书进口金额增长迅速,出口金额趋于平稳,进出口贸易逆差进一步拉大。从图2-3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图书的出口金额从2005年的2 920.87万美元到2008年的3 130.59万美元,趋于平稳;进口金额从2005年的4 196.96万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8 155.24万美元,增长迅速。贸易逆差从1 276.09万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5 024.65万美元,贸易逆差被拉大。

第四,进出口图书价格差距明显。从图2-4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进出口图书每册的差价在5~8美元,进口图书的价格是出口图书价格的2~5倍。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出口种次数量大于进口种次、数量的情况下,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原因。价格的差距所反映出的是我国图书装帧设计、印刷质量以及编辑内容上可能存在的不足。而2005年贸易逆差有所缩小的原因中,出口价格的上升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005年,进出口价格之比首次低于2∶1。

中国图书进出口的趋势可以概括为:进口和出口的速度都在不断加快,进出口图书在价格上差距仍然比较大。出口与进口的贸易逆差保持稳定,并且表现出了缩小的势头。因为不同种类的图书有不同的装帧风格、不同的读者对象和不同的定价策略,因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img6

图2-3 图书进出口金额比较图

img7

图2-4 图书进出口价格比较图

(二)按分类看图书进出口状况

《中国出版年鉴》把中国图书的进出口具体分为六类,分别是:少儿读物、文化教育类图书、文学艺术类图书、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自然科学技术类图书、综合性图书。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不同种类的图书在进出口贸易上都呈现出的特点。

第一,少儿读物在进出口贸易上呈现出的特点是:出口的价格,出口的种次和量忽高忽低。与此相反,进口数量基本处于增长趋势,受价格的影响比较少,这说明国内少儿进口期刊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读者群。进口金额受进口价格的影响较大。少儿读物的出口在保证价格稳步增长的同时,应该形成自己较为稳定的读者群,这可能需要从少儿读物的质量抓起。如表2-1所示。

表2-1 少儿读物进出口情况

img8

第二,文化教育类图书在进出口贸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文化、教育类图书的进口发展速度非常快。4年间,进口金额增长了288.88万美元,但是出口金额却有所下降。文化教育类图书的出口价格一直趋于平稳,进口价格则一直呈上升趋势。出口数量受出口价格的影响较小,这说明我国的文化教育类图书在国外已经初步具有了一个消费市场。如表2-2所示。

表2-2 文化教育类图书进出口情况

img9

第三,文学、艺术类图书在进出口贸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文学艺术类图书出口形势喜人,无论出口种次、数量、金额、价格总体上都在稳步增长中,但对出口数量的影响并不大。如表2-3所示。

表2-3 文学、艺术类图书进出口情况

img10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在进出口贸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进出口的价格都在不断的波动中,尤其是进口价格的增长幅度比较大,每册大约增长了15美元,而市场仿佛对出口价格十分敏感,鉴于这种情况,哲学、社会科学图书的出口价格应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但从总体来说,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的进出口贸易发展状况良好,进口发展速度快于出口速度,且在这几年之间基本是处于贸易顺差,同时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表现在价格增长的基础上,出口种次、数量、金额全面增长,并且首次从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如表2-4所示。

表2-4 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进出口情况

img11

第五,自然、科学技术类图书在进出口贸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自然、科学技术类图书进出口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并且这种贸易逆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2005—2008年的4年,自然科学类图书的出口额是下降的,而进口金额却增长了1 457.57万美元,出口金额与进口金额存在巨大的差距。由于以前的基数缘故,自然、科学技术类图书要达到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平衡,仍然任重道远。如表2-5所示。

表2-5 自然科学技术类图书进出口情况

img12

第六,综合性图书在进出口贸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综合类图书的进出口数量受价格的影响加大,价格上升,数量下降;价格下降,数量上升。因此,如何在价格与数量之间找到利润平衡点,就成了一门很重要的艺术。在2005年,出口金额大于进口金额,实现了贸易顺差,而这与进口价格迅速降低、出口价格迅速提高有很大关系。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综合类图书出口价格的过快提高,也影响到了出口数量。如表2-6所示。

表2-6 综合类图书进出口情况

img13

综合以上的分析,在2005年,除少儿读物和自然科学技术类图书的贸易逆差略有扩大之外文化教育类图书的贸易逆差缩小,而文学、艺术类图书的贸易顺差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我国各类图书的进出口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贸易逆差被缩小。此外,在2005年,中国各类图书的出口价格都有所增长,这表明我们开始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图书的价格,而不是一味地走低价策略。与此同时,我国图书出口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这主要表现在,作为图书进口主要部分的自然科学技术类图书,尽管出口发展的速度很快,但贸易逆差仍在扩大。

(三)三大图书进出口企业组成概况

1.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原名中国国际书店),成立于1949年12月1日,是中国第一个书刊进出口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性书刊进出口公司之一。公司在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家设有驻外机构,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地设有分公司,业务网络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海外千余家发行机构、书店、出版社及数十万读者保持业务往来,60年来累计发行书报刊近13亿册。公司始终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书刊和其他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为己任。依托多年的书业积累与服务经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公司丰富的图书资源与广阔的市场资源,公司书刊出口在全国居主导地位。

公司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对外发行队伍,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建成了一个相对发达、覆盖面广的海外营销网络。进入新世纪后,公司市场化运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版物出口始终在我国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2004年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1 000万美元;目前加上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年出口贸易额近2000万美元,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份额。为扩大出口,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与中国的大型出版集团建立出口战略合作联盟,在贸易条件、市场开拓、出版发行互动等领域深入合作,共同加大图书“走出去”力度。积极实施海外机构扩张,吸收国际出版发行资源,在英国出版汉语教材,成为当地汉语教材市场的主导力量,并收购伦敦光华书店,成立华语教学出版社伦敦分社;在法国准备收购百周年出版社,建立出版发行一体的业务架构。加强新技术应用和新业务开发,公司电子商务网站加速向全球推广使用,中国多语种图书数据库即将正式对外开放;增加数字出版物独家代理品种,与国内数字出版商广泛接触,探索介入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游,以获取市场控制权;面向海外图书馆市场,提高增值服务水平,成立数据加工中心,数据深度加工和服务贸易正成为公司独特的竞争优势。

公司的主要海外市场是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中文专业书店是销售的主渠道;各类图书馆、研究机构是主要的团体最终用户;零售和书展是主要销售形式;华人、汉学家、学者和学习中文的人是主要读者群。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出口业务实现了规模的大发展和质量的大提升。今天它继续肩负着扩大中国图书对外贸易、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外交流和友谊的重任,在中国图书出口事业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2.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

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简称版图公司)成立于1980年10月,始建时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直属单位。2002年根据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经营范围包括: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文化器材、印刷器材设备、机电产品进出口;新闻出版、印刷行业技术进出口;中外合资与合作;出版信息与广告代理服务;国内版及进口版图书、期刊、报纸及电子出版物的批发与零售;合作出版及对外版权贸易;图书、报刊、印刷行业的国内外贸易展览及技术交流等。

20多年来,版图公司致力于发展出版对外贸易,并不断向其他领域拓展,形成了以书报刊进出口为龙头,以现代书店连锁店为先导,以图书出版、印刷机械器材和机电产品进出口项目为依托的多元化产品结构。版图公司在图书、期刊、报纸出口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为新闻出版业引进先进设备、先进技术方面成效显著,是国内最大的印刷机械器材进口代理商之一,机电产品营销北美、南美、澳洲、英国、欧洲、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2001年,版图公司进出口总额超过1.2亿美元,在外经贸部公布的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中名列第468位,成为我国出版行业首家进入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强企业。2002年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09年根据文化企业战略整合要求,版图公司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战略重组,成为其全资子公司。重组后的版图公司下设7个业务部门和2个职能部门,业务范围以国际综合进出口贸易和出版服务业务为主,主要从事印刷机械器材和机电产品进出口、化工材料进口代理、医疗器械进口代理、纸张装帧材料进口代理;图书、音像制品、电子产品、文化器材等文化信息产品进出口;广告经营和代理服务等业务。

版图公司的子公司有:中版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现代阅读》杂志和现代书店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广告经营代理业务、刊物出版和海内外出版物销售、贸易公司。

版图公司还在中日合资上海明治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北京中新联数码科技股份公司、北京第797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内占有股份。

3.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图公司)是一家与共和国同龄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2002年4月与新闻出版总署下属的13家事业单位共同组建中国出版集团,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之一。2009年1月,中图公司与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以下简称“版图公司”)实施战略重组,形成了新的中图公司。重组后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总资产超过30亿元人民币,在职员工总数达2 000余人,拥有海内外分支机构37家,专业化、多元化经营格局不断完善,业务资源更具系统性、完整性、互补性,形成了出版物进口、出版物出口、国内外会展、海外出版、国内出版和海外网点六大核心业务,是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文化产品进出口企业。凭借良好的品牌信誉,中图公司已成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承办单位、中国主宾国办公室、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办公室所在地、联合国图书采购“特约供应商”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书报亭项目合同商。

作为中国最大的出版物进出口商,中图公司在出版物进出口行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出版物进口方面,中图公司是国内经营进口出版物范围最大的进口公司,并具有音像制品成品进口业务和在涉外场所销售进口报刊两项独家经营权,现已拥有国内上万家团体客户,进口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 000多家出版机构、学术单位及社会团体的出版物,进口出版物平均年经营品种10余万种,占国内进口出版物市场份额的60%以上。在出版物出口方面,中图公司积极为国家“走出去”战略服务,致力于搭建国内最大的出版物出口平台,已成立“中图出版物出口中心”和“中图海外出版发行中心”。目前,中图公司年出口图书60余万册,居行业领先地位;海外出版发行遍布美、英、德、加、日、俄等国家,海外公司、出版社、书店共有20家,年海外出版图书100余种,将逐步构建成集进口、出口、出版、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海外营销网络。在国内出版方面,中图公司下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现代出版社及《现代阅读》杂志,在购买版权及科技类、英语类、教材类、外向型、动漫时尚类图书出版方面形成了自身的品牌特色。截至2008年年底,累计出版图书20 000余种,购买国外科技期刊版权6 500余种、图书版权2 100余种,购权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中图公司致力于搭建国内出版业最大的会展平台,于2009年2月成立的“中国图书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国际会展中心)”,是国内图书出版行业首家从事国际展览业务的专业机构。由中图公司创办承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成功举办了十五届,现已成为国际出版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颇具影响力的国际书业盛会。同时,中图公司还负责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重大国际书展项目的组团参展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