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各大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各大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时间:2023-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2 各大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对于竞争优势的源泉,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给予了大量的研究。

2.1.2 各大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对于竞争优势的源泉,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给予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经济学和管理学本身的视角不同,从而形成了两派对竞争优势差别明显的解释。经济学以市场为研究核心,从而从企业外部探究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此称之为企业竞争优势外部论;而管理学以企业为研究核心,从而从企业内部探究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此称之为竞争优势内部论。当然,经济学和管理学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即并不排除经济学家从企业内部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不排除管理学家从企业外部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有些观点就有相互交融之处。

2.1.2.1 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理论

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理论从企业外部的国家区域、产业结构、同行行为、竞争力量及态势等研究竞争优势,主要包括传统贸易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1)传统贸易理论

传统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其核心是比较优势。

亚当·斯密(1975,中文版)认为每个国家的资源、劳力和资本不同,即自然禀赋的不同,各个国家利用自身有利条件进行生产,将获取绝对成本的优势,然后进行交换,将增加双方的福利。这就是绝对成本优势的核心内容。亚当·斯密的理论为利用贸易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思路,但无法回答“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产品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是否可以参加国际分工”的问题。

基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差异,即使不具有任何绝对优势,也可出口自己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进口自己存在比较劣势的商品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因而大卫·李嘉图认为发挥作用的是比较成本优势,而非绝对成本优势,比较成本优势导致专业化,提高了生产率,从而使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各国在生产同种产品的成本差异呢?赫克歇尔和俄林(Heckscher,Ohlin,1988,中文版)认为是资源禀赋不同造成各国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差距,使得决定了利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谋求福利最大化。尽管比较优势学说比绝对优势学说在理论思想上又前进了一步,但根本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一是该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是要素不流动,这是与现实条件不相符的;二是该理论没有考虑规模经济的影响。因而,比较优势对现实世界的完美解释还存在一定差距。

后来有关学者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突破传统的资源禀赋的观念限制,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与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等手段,从而改变竞争优势地位的因素;加拿大经济学家布朗德(J.Brander)和斯宾塞(B.Spencer)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与规模经济的存在,一个国家可以通过生产、出口补贴与保护国内市场等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抢占别国市场份额与经济利润。[1]

2)产业结构理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视作一个“黑箱”,是同质技术上的投入产出系统,企业只是市场中存在的一种形式而已,并无实质意义。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市场中的企业是同质的,不存在绩效差距为特征的竞争优势。但现实中同一行业的企业之间存在着盈利差异是一个基本事实。为此,新古典经济学修正了假设前提,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并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下分析行业市场,认为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由市场结构差异所导。产业内存在进入障碍和退出障碍、政府的保护与限制、产品差异化所产生的相对垄断等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和获利水平。哈佛大学的梅森(Mason)和贝恩(Bain)承袭了上述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提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效率(performance),即所谓的梅森—贝恩范式(S-C-P范式)。尽管梅森—贝恩范式的目的是制定反垄断政策,但其对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的论述,说明了竞争优势的外生性。

Porter(1980)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引入到企业竞争战略分析中。提出竞争格局的五力量模型,认为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取决于五种力量:供应方、需求方、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由此可见,产业的吸引力、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位置决定了企业的成功与否(Porter,1980,1985,1990)。产业结构影响着市场的游戏规则,也影响者其内的企业战略行为。当然,企业战略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产业结构,但这种力量在Porter看来是微小的。既然产业结构是既定的,那么企业有所作为的就是提升在产业中的相对位置了,波特认为可以通过三种战略: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而对单个企业来说,其从事的活动既相互联系又保持独立,这些活动能够以低于对手的成本或能以独特的方式创造客户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这些活动的组合被Porter称之为价值链。每一企业的价值链由联系在一起的九种活动组成,即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五种基本活动,以及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四种辅助活动。每一家企业的价值链和其他价值链存在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促使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从企业、国家延伸到产业集群(1998)。

尽管Porter的竞争理论影响深远,但因其过分关注外部因素,忽略内部资源和能力,在理论及实践指导上的不足也受到许多人的质疑。其一,仍然将企业视为“黑箱”,将企业的同质性视为假设前提,忽视了单个企业的特质性,从而过分强调竞争优势的外部环境特性。当然,后来引入的价值链算是对“黑箱说”的一个纠正。其二,Porter认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产业定位。但在实际中,同行业内的企业存在巨大的业绩差距却是不争的事实。例如,Cool和Schendel(1988)的研究指出,在美国医药行业中,处于同一战略集团的不同企业间在绩效方面有显著的差异;Rumelt(1991)、Jacobsen(1988)、Hansen和Wernerfelt(1989)则指出产业内利润差异甚至比产业间差异还大。其三,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主次难分,忽视了核心能力的问题。其四,Porter理论诱使企业进入看似有前景的陌生行业,导致不相关多元化。实践中这方面失败的案例很多。

2.1.2.2 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理论

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兴起了对企业研究的高潮,对新古典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竞争优势的外生论提出了质疑,并日渐从企业内部寻求竞争优势之源。认为企业内部的资源(Barney,1991)和核心能力(Prahalad and Hamel,1990)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而这种资源能力具有独占和难于模仿的特征(Barney,1986a;Montgomery &Wernerfelt,1988)。近年来,知识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和肯定(Grant,1996)。

但是,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显得很不成熟和详尽,这突出表现在范畴、理论上具有模糊性:表现在以Penrose(1959)、Wernerfet(1984)和Barney(1991)等为代表的学者将企业能力认为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或资源(resoures)和能力(capabilities)两个术语基本上是对等的和可以互换的。Grant(1991)对资源与能力的理解是“资源被用于投入于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分析基本单位。资源本身不具有生产性。而生产过程需要诸多资源的协作。能力就是利用各种资源去完成任务和行为。资源是能力的源泉,能力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由此可见,资源是静态的要素,而能力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是通过使用资源而发挥作用,并影响资源使用效率的因素。本书趋向于将资源和能力作为具有一定联系但又相互独立的概念,以便更利于理清竞争优势的理论脉络。

1)资源基础论

A.理论脉络、概念

1959年,Penrose出版了《企业的增长理论》一书。在书中,Penrose认为,传统的经济学模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假定企业能够以一种简单的生产函数关系来组织生产。尽管这种假定在某些条件下是有用的,但对解释企业的增长没有任何帮助。Penrose(1959)因而提出了“组织不均衡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成长的主因是“组织剩余”(organizational slack),存在于不完全的市场,为发挥其经济效率,因此改变其企业规模,并且企业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组织体,是一个管理控制的组织,并非只是生产性资产。企业的生产要素是一种动态的组合过程,除了土地外,像管理团队、高级管理团体和企业的生产技巧等也是生产资源,并且这会随着时间或学习的积累而有剩余,此概念也是资源基础观的最早来源。

Lippman和Rumelt(1982)认为,如果企业无法仿制或复制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则各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异状态将一直存在。Lippman和Rumelt(1982)还开创了利用“李嘉图租金”进行企业战略分析的先例。但第一提出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一词的是Wernerfelt(1984)。Werntefelt(1984)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标志着资源基础理论的正式诞生。在此文中,Wernerfelt(1984)在继承Penrose观点的基础上,将企业视为一个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独特组合,而不是从产品市场的活动来看一个企业。从而传统的“产品”观点被资源所代替,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论逐渐被资源基础观所代替。

其后,有关学者Barney,Grant,Peteraf,Amit and Schoemaker作出了重大贡献,Pishalad and Hammel,Teece,Henderson and Cockburn等还在资源基础论上,形成了企业能力理论。

对于企业资源的定义,有关学者形成了总体相同,但内容略有区别的看法。

Learned,et al(1969),Porter(1981)认为企业资源是企业制定和执行其战略时所用到的力量。

Grant(1991)认为资源是投入于产品的过程。单个企业资源包括机器设备、员工技能、专利、品牌、财务等。

Barney(1991)认为公司资源是由公司所控制,并能被公司制订并执行战略以改善其效果和效率的各种资产、能力、组织流程、公司品质、信息、知识等。资源可分为三种: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物质资源包括公司技术、工厂、设备地理位置及靠近原材料;人力资源包括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训练、经验、判断、智慧、关系和洞察力;组织资源包括企业的正式报告结构、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的计划、控制和协调系统,以及企业内部群体、企业和外部的其他企业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并非所有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能对相关资源具有战略性,一些资源可能会取到相反作用(Barney,1986b)。

B.支撑竞争优势的资源特征。

并非所有的资源具有战略性,一些资源可能会取到相反作用(Barney,1986b)。只有具备一定特征的资源才能对竞争要素起促进作用。

a.Barney所认同的资源特征

Barney(1991)认为资源对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必须具有下列属性:价值性(Valuable)、稀有性(Rare)、不完全模仿性(Imperfectly imitable)和不可替代性(Substitutability)。

价值性。资源的价值性意味着对公司的竞争优势有支撑作用。当资源在一个公司制定和执行战略具有效果和效率时,则这种资源是有效率的。传统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模型意味着稀有性资源可开拓机会,减少威胁。由此可见,资源的价值性在竞争优势的环境分析模型和资源基础论中发挥着作用。

稀有性。一个公司在执行价值创造战略,而不被大量其他企业所模仿时,则以为这个企业享有竞争优势。如果一特定的价值性资源同时被大多其他公司占有时,则每个公司有能力利用同种方法开发该资源,从而执行相同战略,企业竞争优势将从无从谈起。只有稀有性资源才能保证竞争优势的持续。资源多少才能保证竞争优势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总体来说,只要拥有高效资源的企业数目少于产生完全竞争的企业数目,该资源就有可能产生竞争优势。

不完全模仿性。如果没有价值性和稀有性资源的公司没办法获取这些资源,企业的竞争优势则有可能持续。这些资源应具有不完全模仿性(Lippman,Rumelt,1982;Barney,1986a,1986b)。资源的不完全模仿性有三个原因:一是历史依赖性,特定的历史条件使一些企业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或发展自己;二是因果模糊,资源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复杂,难以辨清;三是社会复杂性,某些超出企业控制和影响能力的社会因素,使得没有该资源的企业很难模仿(Diericlai and Cool,1989)。

不可替代性。如果竞争对手能采用的资源不具备稀有性和不可模仿性,也可达到相同的战略效果,则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将不存在。因而如果某资源存在替代资源,而该资源的供应不受限制,则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

Barney(1991)的竞争优势模型如图2.1所示。

img8

图2.1 Barney的资源基础论竞争优势模型

b.Grant所认同的资源特征

Grant(1991)认为资源或能力的四大特征对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有特别重要的决定作用:持久性(durability)、透明性(transparency)、可转移性(transferability)和可复制性(replicability)。

持久性。不同资源的持久性存在很大差异。技术变化步伐的加快使绝大部分资本和技术设备的使用生命周期缩短,另一方面,声誉(品牌和合作)的衰退则要缓慢得多,因此这些资产具有最佳投资回报率。此外,文化资源也具有很强的持久性。

透明性。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取决于其他公司模仿其战略的速度。模仿需要竞争对手克服两大问题。其一是信息问题。成功企业的优势是什么?如何达到?如何达到成功?其二是战略复制问题,即竞争者如何才能集聚起模仿优势企业战略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这就是竞争优势的透明性问题。

可转移性。绝大部分资源是不能在公司间自由流动的。流动的不完全性取决于下面几种状况:①地理的非移动性,大规模重新配置设备和专有人才的成本是非常高的;②不完全信息。产品信息很难从市场购买,要么价格过高,从而使利润受到影响;③企业资源专有性。企业声誉、雇员等资源具有很大的专有性,离开企业后很难发挥其作用。④能力的非移动性。企业能力需要多种资源才能发挥作用,远比个人能力需要具有非移动性。

可复制性。可复制性指的是竞争对手通过内部投资来复制关键资源和能力的可能性。资源和能力的可复制性越差,则竞争优势就越为持久。

c.Peteraf所认同的资源特征

Peteraf(1993)则认为支撑竞争优势的资源具有四大特性;异质性(heterogeneity)、事后竞争限制(ex post limits to competition)、不完全流动性(imperfect mobility)、事前竞争限制(ex ante limits to competition)。

异质性。异质性是资源基础论的基本假设之一(Barney,1991)。有些企业存在着固有的与众不同的效率因素,则这个企业就更有竞争优势。企业拥有该种因素意味着成本更低或满足消费者需求。异质性资源的企业可以获得经济租金。

事后竞争限制。只有异质性资源状态得以保护,竞争优势才能得以持续。而事后竞争会使资源的异质性破坏,李嘉图租金消失。两大重要因素得以限制事后竞争:不完全模仿性和非替代性。

不完全流动性。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来自于下面几种情况:①资源的非贸易性;②可以贸易但价值大受影响,即企业专用属性;③合作资产,只有与其他资产联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④交易成本过高。

事前竞争限制。资源产生的价值必须大于其价格,才能产生租金。如果大量企业事前都能准确地预见到该资源的价值,则对该资源的争夺将使得该资源的成本接近其价值。租金收益无从谈起。因而在建立竞争优势之前,必须存在着资源获取上的事前竞争限制。

Peteraf(1993)的竞争优势模型如图2.2所示。

img9

图2.2 Peteraf的资源基础论竞争优势模型

资源论是比较成熟的理论,不同学者对资源论进行了阐述。资源论的观点总结如表2.1所示。

表2.1 企业资源论的主要观点

img10

(续表)

img11

(续表)

img12

资料来源:转引自王庆喜(2004)。

2)企业能力论

首次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他在1972年出版的《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但在与能力相关概念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Prahalad and Hamel(1990)提出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ntence)和Teece,Pisano &Shuen(1997)提出的“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的概念。

A.核心能力论

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正式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但其经济学渊源可以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核心能力所强调企业间的能力可提高竞争优势,两者可谓是不约而同。Prahalad和Hamel(1990)从技术与产品创新的角度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被认为是“组织中积累性的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其后又认为核心能力是能使企业提供附加价值给客户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

Prahalad和Hamel(1990)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的共同学习,特别是促使不同产品技能的合作和整合多种技术方面;核心能力则是一种跨组织间的联系、参与和工作承诺,是一套能提供组织丰富性、持续性及稳定性的基础系统。核心能力需要培育和保护,不使用将会衰退。相反,会因分享与运用而加强。许多高层管理者钟情于预算过程而不着重于相应机制利用人力资源建立核心能力是很不明智的。业务单元管理人员往往只从自身单元利益出发,而不考虑总公司的核心能力的建立与发挥,对整个公司是不利的。进入新市场与多元化的趋势都由此能力所主导,而不是基于市场本身的吸引力。Prahalad和Hamel(1990)形象地将一个多元化组织视为一棵树,包括树根、主干、支干及枝叶4部分,核心产品就是主干与枝干,小分枝就像业务单位,叶子、花和果就最终产品,提供营养、支撑和稳定性的根系是核心能力。如果一个企业只观察到最终产品及服务,则无法去发觉其竞争对手真正的优势原因所在,就如只看到树的枝叶果实,无法体会这棵树能开花结果的真正原因。既然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存在密切联系,而核心能力是组织学习而获得的,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差别,则能力、产品与知识类别是有对应关联的。相互关系见图2.3。

img13

图2.3 分层次全面竞争的核心能力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张胜、路风(2003)。

关于企业是否存在核心能力,Prahalad和Hamel(1990)认为有三种方法:第一,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种产品市场的方法;第二,核心竞争力对最终产品的消费者利益有明显的贡献;第三,核心竞争力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正是由于核心能力的独特性和难于模仿的特点,使企业在开发与维护核心竞争力方面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失去核心竞争力的代价是非常大且显而易见;第二,核心竞争力需要持续的投资和强化,任何不能在核心竞争力上投资的企业必然会发现进入一个新兴的市场是很困难的。

在Prahalad,Hamel(1990)提出企业核心能力的观点后,西方学者掀起对企业核心能力研究的热潮(这从Harvard Business Review、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Management Journal及Acadamy Management Journal等顶级杂志中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本书所占篇幅便可见一斑)。企业核心理论目前仍然处于不断发展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概念、特征、纬度等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了研究,各有侧重点和优缺点。主要观点见表2.2。

表2.2 国外学者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观点

img14

(续表)

img15

资料来源:转引自范徵(2002)。

尽管核心能力的思想非常具有创造力,但也有学者认为核心能力对公司层次的战略制定的实践上缺乏指导,它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好的意愿,在实践中却缺乏可依赖的工具。而且核心是由技术、技能和管理形成的系统,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对新产品和流程因存在核心刚性(core rigidity)(Leonard-Barton,1992),从而具有制约和阻碍作用。

B.动态能力论

核心刚性的存在,以及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加剧、技术创新加快,核心能力理论很难用于指导实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Teece,Pisano and Shuen(1997)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Teece等(1997)将动态能力定义为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能力。Teece等(1997)认为在动态能力中强调两大能力因素:“动态”指具有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而改变企业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指能够有效配合、整合、重新装备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和功能的能力,以适应环境需要,从而在战略管理中发挥关键角色。如果说核心能力理论(传统能力理论)从企业内部角度研究竞争优势而忽略了环境的动态变化,称其为“静态内生观”的话,而动态能力理论则在企业培育其能力的同时,强调关注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便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提升,是一种竞争优势“动态内生观”。

动态能力反映了组织革新原有路径依赖和市场状况的竞争优势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能力(Leonard-Barton,1992)。Teece等(1997)认为不同于组织内部的单个要素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来复制,组织的整体能力是不能通过正常的市场合同来购买的。从而,通过简单的市场进入或快速拼装而成的独特的组织技能是不存在的。复制需要时间,而复制最佳实践是虚幻的。

Teece等(1997)认为可从三个维度分析动态能力:过程(process)、状态(positions)和路径(paths)。(管理和组织)过程指企业行为方式、或者是行为路径、实践和学习的方法;状态指当前特定的技术、知识产权、互补资产、顾客基础以及和供应商的关系;路径指对企业有效的战略选择、存在或没有的回报及陷在其中的路径依赖。

(1)管理和组织过程可分为三个过程:协调/整合(静态概念)、学习(动态概念)、重构(转换概念)。

——协调/整合。协调/整合包括内部协调/整合和外部协调/整合。内部整合指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协调和整合各种活动,外部整合指要获得竞争优势所要求的整合外部的活动和技术。战略联盟、虚拟公司、与供应商的关系、技术合作等证明了外部整合的重要性。

——学习。学习是比协调/整合更重要的过程。学习是不断重复和试验,从而使任务更好、更快完成的过程。企业的学习内容包括个人和组织的技能,具有社会和集体的性质,不仅仅通过模仿和效法,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共同解决复杂问题的合作过程来学习。组织知识存在于新的活动模式中,存在于“惯例”或新的组织逻辑之中。惯例是一种成功地解决特殊问题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团队行为中。

——重构。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重构企业资产结构,实现必要内外部职能转变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这要求企业具有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持续关注和采用最佳实践的意愿。“标杆竞争”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组织手段是极具价值的。重构和转化本身是一种组织学习技能。

(2)状态不单由学习过程、内外部过程和动机的固有性决定,也决定于特定资产:技术资产、互补资产、财务资产、声誉资产、结构资产、制度资产、市场(结构)资产和组织边界。

——技术资产。技术资产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原因是企业不愿意出卖或交易比较困难。技术资产的所有权保护和效应在不同企业存在显著差距。

——互补资产。技术创新需要利用相关的特定资产来提供新产品和服务,互补资产是指为把创新产品提供给最终消费者所必需的包括生产、销售、分配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上的特定资产。如Windows操作系统需要Inter的CPU。

——财务资产。从短期来看,企业的现金地位和融资能力可能具有战略性。但是从长期看来,现金流非常重要。

——声誉资产。企业和个人一样具有声誉。声誉好表示企业具有良好信息,反映企业对顾客、供应商和竞争对手负责。

——结构资产。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的结果对创新的效率和方向具有重要影响。

——制度资产。公共政策将对企业行为具有制约作用。

——市场(结构)资产。产品市场状况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但不是企业外部环境中的关键问题。

——组织边界。当存在特定资产或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时,层级制比市场具有更好效果。

(3)“路径”可分为路径依赖、技术机会两个方面。

——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指以前的投资、惯例和历史制约了未来行为,当收益递增时,路径依赖的重要性会被放大。通过考虑技术机会,路径依赖的发展前提可被确定。

——技术机会。技术机会是基础科学的传播、普及与新科技突破速度的函数,但又不完全外生于产业活动,它部分决定了产业活动的速度与空间,并具有企业特质性。

3)企业知识论(knowledge-based view)

资源学派代表之一的Barney(1991)认为,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必须符合四大特征: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模仿性和非替代性,否则,这种优势就不可能长久。显然,企业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符合上述特征。可见,知识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而Prahalad和Hamel(1990)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的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而Teece等(1997)强调动态能力就是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知识,以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能力。说明了能力的本质是知识。对知识的不断更新就意味着对能力的不断更新,从而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由此而见,知识是资源,更是能力。从这个意义讲,竞争优势的知识论是资源论和能力论的整合。

当今知识创新、技术进步、技能形成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隔离机制的效果只会越来越低,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竞争优势所受到的威胁将会越来越大,只有不断地通过组织学习以获取知识,才可能保持竞争优势。企业知识观(knowledge-based theory)的基本假定前提是产品的重要投入和价值的主要来源是知识(Grant,1996)。这正是竞争优势的知识论随后而生的现实意义。

对企业来说重要的是隐性知识。如果隐性知识不能复制,只能通过运用观察和实践获取,则知识在人们之间的转换是缓慢的、昂贵的和不确定的(Kogut,Zander,1992)。Grant(1996)认为,在企业知识经济学中存在一个根本的非对称性:企业所获取的知识比其运用的知识要多,因而产品生产需要具有不同类型知识的个体专业人才合作。但是,市场不能促使这些人才的合作是因为面临下列的失败:①隐性知识的非移动性;②显性知识的购买存在一定风险。而企业作为具有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机构是因为企业可以整合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因而企业被认为是整合知识的组织。通过企业,由个人创造的知识,可运用到产品和服务去。李翠娟,宣国良(2005)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和学习的组织系统,通过与外部单位合作而获得合作剩余,进而把知识合作剩余整合为企业的整合知识,企业整合知识又进一步反馈成企业的知识基础,这样,企业的存量知识增加了,也得到了更新。徐锐,李垣(2006)认为,为获得竞争优势和战略竞争能力,关键在于将动态能力建立在发展、积累的信息和知识以及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交流信息与知识的基础上。在21世纪的竞争格局中,那些成功企业的能力反映在它们的知识积累上,这些知识积累是竞争优势非常重要的来源。

企业作为整合知识的组织,Grant(1996)认为有几大整合机制:规定和指导、顺序、惯例、群体问题解决与决策。

(1)规定和指导。规定是规制个人之间行为的标准。从整个社会来看,规定的形式包括礼节、社会道德,总体上可以方便人们之间的交往。根据Demsetz(1991),指导是“专家与普通大众或其他领域专家低成本的交通方式。”规定和指导提供了将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的有效方式。

(2)顺序。或许个人最简单的可以整合专家知识而较少沟通和合作的方式是基于时间方式顺序的组织产品行为,通过这种方式,专家按照时间顺序,相互依赖地投入劳动即可。

(3)惯例。惯例是“相对复杂的行为方式……是由一小部分成员开始或选择,并由相对自发形式所执行”(Winter,1986)。惯例能够支撑个人高绩效完成工作任务,惯例可使高度差异化的个体行为得以完成。

(4)群体问题解决与决策。前面三大方法可以有效整合知识而避免学习和沟通的成本,群体问题解决与决策则需要更多的个人与群体的整合行为。

能力的实质是知识,知识是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依靠组织学习获取。从这个逻辑意义讲,组织学习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Williams,1992),因为组织学习才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实现差异化(McEvily,Chakravarthy,2002)。组织学习的结果是获得知识与技能,这也就是企业所积累的资源。如果这些知识、技能具有异质性,那么使得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逻辑)时间上的延续性(Barney,1991)。因此,从组织学习到竞争优势间传导的媒介就是“异质性的知识与技能的传导”。战略理论上的学习学派与上述观点大致相同。明茨伯格(Mintzberg,1989)提出了战略形成的“草根模型”(Grass-roots model of strategy formation),成为战略理论的学习学派。学习学派在Penrose关于组织学习的观点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依靠组织团队学习,扩散知识、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学习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形成来源于组织各个层级人员的参与,并不仅限于高层管理人员;组织内部成员的学识、经验、技能等如果能够有效地转移,就可以形成组织能力。通过组织学习,这种由个人经验、知识、能力支持的战略就会形成组织的能力和常规化的战略,并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圣吉(Senge,1994,中文版)在其《第五项修炼》书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强调全员、全流程、终身和团队学习,构成了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内部技能、知识、经验的交流和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