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知识与知识转移
2.3.1.1 知识的概念、类型与特征
与知识密切相关的概念是数据和信息。数据是有关事件的具体而客观的事实(Daveport and Prusak,1998)、收集的事实或数字。信息是组织起来的(Wiig,1999)、格式化的(Raisinghani a,2000)、经过处理被赋予明确意义的数据(朱祖平,2000)。知识是具有一定价值和可信度的、积累的(Zack,1999)、格式化的信息(Raisinghani,2000),是真理、信念、观点和观念、判断和期望、方法和诀窍(Wiig,1999)。由此可见,数据是形成信息的基础,也是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只有经过处理、建立相互关系并给予明确意义后才形成信息。知识则是对信息的推理、验证,从中得出的系统化的规律、概念和经验,它是言行的基础(朱祖平,2000)。
对于知识的种类众说纷纭,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是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这是首先由Polanyi(1958)提出来的。显性知识指的是组织中已存的系统知识,是有关客观的、理性的和技能性的知识(如数据、政策、程序、软件、文件等),显性知识可以被准确地加以描述,并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存在于组织的程序、政策、手册和计划之中。隐性知识来源于经验,不能被明确地加以描述,是一种潜意识的理解和应用。它涉及个人的经验、信念、观点和价值,存在于专家的技能之中,员工的头脑之中。隐性知识通常处于主观的、认识的和经验的学习范围,它具有高度个人化和隐秘性两种特征。但是,两种知识之间并无绝对明确的划分,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实现相互转化。尤其是在一些高技术行业,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两难选择。
另外关于知识的一个经典定义来自于国际经合组织(OECD),认为知识可分为四大类:知道是什么,即知事(Know-What,又称事实知识);知道为什么,即知因(Know-Why,又称原理知识);知道怎样做,即知窍(Know-How,又称技能知识);知道谁有知识,即知人(Know-Who,又称人力知识)。其中前两类知识,即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是可以表述出来的知识,一般称之为显性知识;而后两类知识,即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则难以用文字明确表述,一般称之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相对来讲易于管理,而隐性知识则较难管理。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主要是编码化、数据库化,而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则主要是显性化。
知识还可以分为作为实体的知识和作为过程的知识。因而左美云(2003)认为对一个企业而言,其知识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存在:①物化在机器设备上的知识;②体现在书本、资料、说明书、报告中的编码后的知识;③存在于职员头脑中的意会知识;④固化在组织制度、管理形式、企业文化中的知识。
知识的另一个简单分法就是分为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个人知识指为个人所拥有、使用的知识。组织知识是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真正核心,组织知识的动态更新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Vanhoenacker等(1999)认为组织知识包括信息、行为和人,而不仅仅是文献。Davenport and Prusak(1998)也认为,“(组织知识)……在通常情况下并不仅仅体现于文献与陈列室之中,它也会在组织的惯例、过程、实践和标准中得以体现。”裴学敏,陈金贤(1999)认为组织知识是由关于组织管理、运营、优化手段及经验规则等组成的,是一个组织保持其合理性、开发性的基础,即在组织知识的支持下,保证不同专家、个人及所需资源在组织内部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而不会引起组织行为或性质的突变。Bhatt(2002)研究了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不同作用方式。认为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不同但又相互依赖。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组织可以使用个人的专门知识的同时,但不能占有个人知识。复杂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知识的共享,实质上取决于专业人员的合作和协调。Armistead and Meakins(2002)则以知识管理活动中个人组织为一个维度,以知识管理活动的被动性—主动性为另一个维度,构建了个人—组织中知识管理活动的四种状态(见表2.5)。
表2.5 个人—组织中知识管理类型
——遵命型描述了组织层次上知识和知识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方法。
——顺从型描述了个人通过约定或规则进行知识管理。
——适应型描述了组织内非正式知识交流、联系与团队的自我管理。
——自主型描述了鼓励个人积极参与知识创造、组织学习和知识分享。
由此可见,组织知识可以被看成是有关组织信息、过程、秘诀、价值和信念的集合。组织知识与员工的个人知识存在互动关系,是在组织长期经营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个人知识总结并集成到组织的知识网络中而积累形成的,因而可以将组织看成是建立在分布式的知识系统基础之上的知识集成系统。组织知识是最初来源于个人知识,又超出个人知识,并为某个组织所持有。
知识和物质是相对应的概念,知识比物质要高一层次。根据系统层次理论的原理,高层次的运动方式具有低层次的基本特征,但又有比低层次更多更复杂的矛盾特性。知识具有以下特征:无形性、扩散性、延续性、创造性和非重复性(孟晓飞,刘洪,2001)、嵌入性(Argote,Ingram,2000)、可表达性(Cummmgs &Teng,2003)。
(1)知识的无形性。知识是精神的范畴。精神是无形的,所以知识是无形的。但为了传播和积累,往往以文字、图表、公式和语言等形式表达和记录下来。而人们可以表达和记录下来的知识只是整个知识集合的很小的部分,这使知识的传播、共享存在很大的困难。
(2)知识的扩散性。从本质上看,知识的扩散性不同于物质产品的扩散性。物质产品的扩散性正比于物质生产所花费的劳动,而知识扩散范围的大小与知识生产所花费的劳动无关。
(3)知识的延续性。由于信息的可传播性、可认识性、可记忆性和可保存性,使得知识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地被记忆、保存和使用。知识会更新,但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知识生产的创造性和非重复性。基于知识产品的扩延性(扩散性、延续性)和可认识性以及知识生产的困难使得知识没有必要重复生产。知识一生产出来就可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其他人就可学习现成的知识。
(5)知识的嵌入性(embeddedness)。知识的嵌入性是指知识的认知特征。知识通常嵌入在个体、工具(产品)和惯例中。被转移知识的嵌入性影响知识转移的难度,知识的嵌入度越深,知识转移难度越大(Cummings &Teng,2003)。
(6)知识的可表达性。即知识可以通过口头、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程度。总体上讲,隐性知识是难以转移的。只能通过观察以理解内涵,并且通过实践获得。而显性知识则容易编码。这些知识可通过文字形式,如文件、E-mail、备忘录等充分转移。Cummings &Teng(2003)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知识的可表达性越差,知识转移越难。
2.3.1.2 知识的转移
知识必须依附在某个载体之上,Nonaka,Takeuchi(1995)认为知识存在四个持续层次:个体、团体、组织和组织间。因而知识转移必须发生在上述主体间,其中,前三者之间的知识转移属组织内的转移。
基于知识的转化与创造,Nonaka(1991,1994)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SECI)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知识转移有四个过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其中,社会化过程知识转移是个体到个体、隐性到隐性;外化过程知识转移是个体到团体、隐性到显性;整合过程知识转移是团体到组织、显性到显性;内化过程知识转移是组织到个体、显性到隐性。Nonaka(1991,1994)认为从隐性到隐性的过程,是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关键(见表2.6)。
表2.6 知识转化的过程
Nonaka的SECI模式是知识创造和发展的生命循环周期的一种表示形式,揭示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和规律。
根据知识转移的情景,Szulanski(1996)利用交流模型来研究组织内的知识转移。认为从知识的源单元到接受单元的信息传播过程,可将知识传播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识别可以满足对方要求的知识;实施阶段。双方建立起适合知识转移情景的渠道,源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以适应接收单元的需要;调整阶段。接受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境;整合阶段。接受单元通过制度化,使转移知识成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
Lee and Young(2001)把生命周期理论与目的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组织知识成长的四个阶段:开始、传播、整合以及网络化,用以解释组织知识管理能力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