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鸿沟”与发展中国家的“数字化贫困”
电子商务以电子网络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其发展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的状况直接相关。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对电子商务也持积极态度。
就基础设施而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距甚远,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发达国家得以广泛应用,全球主要电子网络几乎全部为发达国家所建立,美国已成为全球电子网络中心。然而,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电信基础设施普遍十分薄弱,他们不仅缺乏计算机等设备,就连供电、通讯网等最基本的条件都无法满足。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每百人拥有电话48台,拥有计算机18台,中等收入国家分别为为10台和2.3台,低收入国家更分别降至1.5台和0.01台。美国、欧洲和日本分别占世界信息技术市场份额的34.7%、29.3%和14.6%,其余国家仅占21.4%。可见,发展中国家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处于劣势。
电信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各国对电子商务的政策。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已对发展电子商务形成了一套全面的战略。美国的《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确定了指导美国政府的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欧盟也就全球信息网络问题进行了审议,形成了欧盟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见。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积极主张电子商务的自由发展,呼吁充分发挥私营部门的作用,要求政府为电子商务建立统一而简明的法律框架,使网络服务的提供者能够在合理和非歧视的条件下同用户自由地开展业务往来,反对对电子商务实施不必要的限制和征收额外的税收。它们还积极推动各国和国际机构对电子商务的关税和税收、电子支付系统、知识产权保护、安全和技术标准等问题进行协调,强调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自我规范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将电子商务视为一种积极的贸易工具,主张全面自由化,美国更明确提出建立网上自由贸易区,建议WTO达成一项国际协定,将与互联网络有关的设备降为零关税,并免除一切通过互联网络传输的货物和服务的关税。
发展中国家在电子商务问题上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意见,很多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没有为发展中国家所认识。有关讨论电子商务问题的国际论坛,特别是关于技术和发展策略问题的讨论,基本上为发达国家所主导。发展中国家总体上更多关心的是基础设施问题,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帮助改变国内电信设施和技术的落后局面,而对电子的发展前景缺乏前瞻性的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