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要发展 二产不能丢
21世纪究竟怎么发展。我想,上海的制造业发展总是离不开国际环境的,尤其是东亚背景。
我的一位博士生有这样的观点:东亚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是由日本人提出一个雁行模式,一开始自己没什么产品,全靠引进,接下来是自己生产,最后产品成熟后出口,好像是一个雁队形式。后来发展成为五阶段论,引进、生产、出口,出口以后到外面投资,最后在外生产以后再销到日本。
如果再推进一步,考虑到日本的具体历史过程、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也是变成五阶段:最初按他们说是农业出口;第二阶段是第一次进口替代,就是轻工业品的生产;第三阶段是轻工业品的出口;第四阶段是第二次进口替代,即重化工业品的引进、生产;第五个阶段即是第二次的重化工业产品的出口。至此,主导产业变成机械、电子,本身已从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发展了。
东亚各个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在国际上产业结构转移的阶段,主要是日本转到四小龙、四小龙转移到东南亚。传递的过程从产业结构来讲是从纺织到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到汽车工业到电子工业,这么一个产业传递的链条。这就是他们所讲的“雁式”发展的模型。我认为这种讲法是反映了东亚先进国家与后进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关系,但也反映东亚地区日本“老大”自居的利益了。日本仿效美国把劳动密集型的中间技术、基础技术、原料耗费大的产业都转移出去,自己以信息产业为基础,按现在讲以第四产业为基础发展。
我们应该看到“雁行”模式是有一定条件的,并不绝对,不是永远适用的。一是过去如此并不等于未来亦是如此;二是适用于日本,未必适用于中国;三是有特定条件,现在条件起了变化。
在此基础上,我的博士生提出今后可能出现一种“双金字塔”模式。“双金字塔”一个塔顶是中国,另一个是日本。中国这个金字塔组成包括大中华经济区的概念,包括香港及台湾地区,因为中国是个大国,国内市场越来越大,未必会如日本把比较落后的东西都淘汰出去,我们可以内部转移。两个“塔顶”之间是竞争合作关系。如果这个结构演变趋势成立,把大中华金字塔的模型引申到上海,应该说上海制造业肯定是要的。第三产业应该发展,但第二产业决不能丢。上海还应该发展一些高科技产业,传统工业也不是样样都要丢,关键还是要用先进技术去武装传统工业,对制造业本身怎么发展怎么看,弄清什么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制造业。如有人提出艺术是不是生产力?艺术构思体现在产品当中,它就会成为垄断性的产品,这很有道理。如果这样来考虑,我们对传统制造业就有了新的理解。如我们的手工艺,许多技术是绝活,宜兴紫砂茶壶做得好,要卖许多钱,甚至价值连城,是不是能把艺术因素考虑到制造业里。
载《上海经济报》,1997年12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