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稳定增加产量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稳定增加产量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时间:2023-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稳定增加产量提高水产养殖效益一宁夏的渔业已进入了稳定增加总量、提高养殖总体效益的新阶段。西北地区是我国渔业发展的新区,也是水产品市场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尽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西北地区水产品消费还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西北地区水产品市场容量在迅速扩大。

稳定增加产量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宁夏的渔业已进入了稳定增加总量、提高养殖总体效益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家和集体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变为目前以农村个体和私营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所有制结构新格局,过去许多分割的、或小规模的养殖,正在向一定规模的养殖大户集中和发展,使我区渔业的养殖规模、养殖效益和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二,渔业产业化在各个领域率先进入了较高层次。主要表现:一是渔业最早走向市场,并且呈现出了明显的市场导向的特征;二是形成了稳定的、相对集中并且有一定规模的渔业生产基地;三是基本上具备了一支稳定的运销队伍。

第三,养殖品种已经由过去单纯的鲤、草、鲢、鳙“四大家鱼”向着名特优新多品种发展,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更加适应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第四,养殖模式由过去单一品种向着适应不同养殖水平、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主养、套养、混养等多形式的池塘集约化养殖方向发展。

第五,养殖手段已由过去适应气候条件的自然养殖向着更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适应市场要求的设施型养殖发展。目前,设施渔业在我区已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1998年是我区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最大、养殖品种最丰富、渔业发展最快、形势最好的一年。渔业集约化养殖技术大面积推广,生态渔业形式多种多样,设施渔业迅速发展,鳜鱼、加州鲈、江团、胭脂鱼、淡水龙虾等一批优质、名贵水产新品种引种试养成功,以罗氏沼虾、河蟹、大口鲶示范推广为重点的渔业丰收计划项目进展顺利。渔业丰产丰收在望,预计全区水产品总产可达25000吨,增13%,这为确保全区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渔业产业化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类国有、集体、民间的渔业中介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为全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渔业徘徊不前,主要囿于我们在思想上始终没有把渔业作为一项产业来认识。认识上的局限长期影响着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渔业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取得了快速发展,近年来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是,就全区来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既有山川之间的不平衡,也有地市之间的不平衡。另外,渔业生产的规范化、社会化服务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运销依然是渔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出发,大有文章可做,优势也要认真分析认识。

关于市场优势。西北地区是我国渔业发展的新区,也是水产品市场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如果西北地区8600万人口人均消费水产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每年的水产品缺口是200多万吨。尽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西北地区水产品消费还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西北地区水产品市场容量在迅速扩大。目前我区每年有70%的鲜活水产品销往周边省区,运销总量达到1.5万吨以上,但市场仅仅局限于兰州、西宁等大中城市,其他地区的市场开发还不够。最近,我们了解到一些基层干部和养鱼群众反映鱼价低,市场销路不畅,思想上感到非常担忧,认为鱼养多了,市场饱和了。对于这个问题,应当辩证的分析和认识。首先,就整个西北市场来讲,对宁夏的水产业发展只能说存在一种潜在的市场优势,这种潜在的优势要变为现实,还需我们下大力气去开拓。其次,作为一个农业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出现一时的“卖难”是正常的。市场经济不可能总是晴空万里,一帆风顺,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需要进一步改变。第三,当前“卖鱼难”在一定程度上属结构性“卖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品质及多样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反映了渔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紧迫性。所以,对市场要从多视角、多方位进行分析,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发挥我区渔业生产的市场优势。

关于资源优势。我区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引黄灌区自流灌溉,光照充足,气候适宜,拥有大面积荒地、天然湖泊和稻田资源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是西北五省区发展渔业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宁南山区拥有独特的冷水资源和水库塘堰资源,适宜发展冷水性名贵鱼类养殖和大银鱼增殖。这些丰富的渔业资源、多种类型的养殖水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但是从目前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来看,我们不论是思想认识还是工作力度上都还远远不够,尚有很大的距离,必须按照自治区确定的农业六大优势产业和建设引黄灌区“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园区的要求,在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在外延和内涵上下工夫,努力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关于行业优势。渔业在农业各业中最早放开价格,最早进入市场,自身已具备了较强的抗市场风险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渔业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接受了商品经济的洗礼,并在市场大潮中磨练了自己、壮大了自己。目前,我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基地建设、苗种生产、设施渔业、鱼病防治、基础科研等都得到了切实加强,群众渔业蓬勃发展,运销流通队伍不断壮大,行业管理、推广、科研、生产、运销、经营、饲料加工体系都比较完善,初步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作机制,这是渔业通过自身努力所造就的较之农业其他产业领先一步的优势。但是,行业的整体技术素质还不能适应渔业发展的要求,渔业科研在相当大程度上滞后于生产。尽管每年也能看到一些渔业研究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不是走在生产的前面来指导生产,而往往是对生产上已经出现的一些成果的技术说明或技术诠释。相当一部分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另外,由于体制和认识上的原因,大多数技术人员或技术走向市场还步履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我们行业优势的进一步发挥。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渔业的优势和形势作一些新的分析和认识,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推动全区渔业大发展。发挥好我区渔业生产优势,需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加大科技进步的力度。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与进步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在渔业科技进步上,要把握这样几个重点并力争有所突破:一是种苗的繁育技术。现在国营、民营的苗种生产场点比较多,繁殖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但在科技注入和提高科技含量上需要新的突破。二是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三是名特优新品种养殖技术。四是鱼病的监测和防治技术。五是适用不同种类、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养殖方式的饲料开发技术。

第二,要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丰富养殖品种,优化养殖模式和生产结构。

第三,要抓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促进渔业产业化。

第四,要加大科研、推广体制的改革力度。加大科技进步的力度,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推广体制的改革。中卫县“站场合一”是推广体制改革的一种形式。灵武市水产站的科技人员走向市场,走向生产第一线,这是科技推广体制改革的又一种形式。养鱼大户朱汉成从中国水产科学院、自治区有关科研机构和推广机构聘请一部分科技人员参与到自己的各项科技开发中来,这又是一种形式。朱汉成和农业厅所属鱼用饵料厂采取股份制改造的形式,成立百洋饲料有限公司,这也是我们生产或推广体制改革的一种形式。总之,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归结到一点就是科研和推广人员必须走向生产第一线,这是检验科研或推广体制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科研和推广机构改革成功与否,就是要看是不是出了人才,出了成果,出了效益。这里讲的效益既包括渔业生产的整体社会效益,也包括单位的经济效益。

正确把握以上四个方面,才能真正在新的形势下发挥我区渔业生产的优势,才能使我区渔业发展巩固地进入一个新阶段,迈上一个新台阶。

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由之路。我区属中西部欠发达内陆省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对于振兴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指出,产业化既符合现阶段农村家庭经营的特点,又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有力地促进农业的增值增效和农民的大幅度增收,必须作为牵动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自治区政府主席马启智强调,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争取用5年时间,培持起以粮食加工业、肉奶制品业、水产果菜业、绒毛皮加工业、生物制药业、葡萄酿酒业等优势产业群,通过产业化把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带动起来,实现农村经济的新飞跃。当前,如何立足区情,积极、务实地引导、组织并参与产业化建设,是摆在我们农业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龙头组织,但产业不同,龙头组织的形式也不可一概而论。渔业产品不同于其他农业产品可通过加工、贮藏进入流通实现增值,而主要是以鲜活运销实现增值,这就决定了渔业产业化的重点应是运销流通的“中介型”组织的建设。只有抓住运销流通组织这个环节,才能够真正地联结起生产者和市场并发挥牵动作用。具体地讲,就是要通过“中介型”龙头组织的带动,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轨道,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渔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渔业产前、产后和产中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一体化经营。目前,全区虽然已经有一支比较稳定的水产品运销队伍,但是这支队伍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这是现在这支队伍不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的主要原因。而且就全区渔业发展来讲,这支队伍的规模也远远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这一点,各级水产部门必须要有一个清醒而明确的认识,必须把加强运销环节作为产业化的重点去抓,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以培育和建设一支能适应我区渔业生产和市场要求的稳定的运销队伍。

在产业化实践上,我区一些县市水产部门和水产经营大户积极探索,总结出了宝贵经验。如中卫县水产站在全区率先实践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产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站场合一”是基层水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思想,该站通过强化产前经营服务和产后运销流通服务,集推广、经营、生产职能于一体,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大市场,既服务了农民,又壮大了自己,走出了一条农业部门组织和参与产业化建设的新路子。大家知道,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我区在全区范围建设了一批国营渔场,主要承担苗种繁育、中试和商品鱼生产任务,曾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区渔业生产的主体和示范基地。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群众性渔业的蓬勃兴起,国营渔场在过去那种特定条件下的计划功能已逐步丧失,加上与基层水产部门在管理、推广和经营上脱节,相当一部分国营渔场生产江河日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举步维艰,根本无法起到应有的基地示范作用,有的甚至成为基层部门的包袱。199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水产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各市县国营鱼种场可作为水产管理、推广部门的基地,直接管理,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中卫县的实践表明,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渔业产业化的成功之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加以推广。

基层水产站的技术人员除了用“站场合一”这种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外,走向广大养鱼户的生产领域也是一种形式。凡是有抱负、有事业心、也想利用自己所学专长为自治区的渔业和经济建设发挥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都会在我区水产事业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水产技术人员走向生产实践的这种做法,在我们农业技术的各个部门和行业都是适用的。现在,一方面是相当多的专业户缺乏技术人员指导,而另一方面是相当多的技术人员又蹲在机关不能发挥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能够促使我们通过科研和推广体制的改革,把这个问题加以解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第一要素。我区的农产品市场容量很小,稍多就溢,略少则缺。如果我们的农产品仅局限于区内市场,宁夏农业只能是小富即安,“大发展”无从谈起。在我区,无论是渔业,还是农业其他产业,产品市场必须立足宁夏,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在这方面,渔业有成功的经验,已走在了前头。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国内水产品市场趋于大流通和一体化发展方向,就是说市场不是某一地区的市场,而是全国的市场,有些产品甚至是国际性的市场。我区及周边水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很快,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巩固周边传统市场,努力扩大新的市场领域,需要我们在产品结构和品种质量上做文章。1993年,自治区提出“稳定常规品种,发展名特优新”的指导思想,在全区实行渔业生产结构调整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近年来名特优新示范项目的成熟技术和养殖品种,充分发挥现有渔业生产基地和早繁设施的生产潜力,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按照区域化布局的思想,建设名特优生产示范基地,尽快使一些名特优品种形成规模生产,打造我区水产品“拳头”优势。

渔业产业化涉及多个部门和相关行业,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最近,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自治区农业厅水产局已牵头组织了专门班子,编制了《全区渔业产业化实施纲要》,报自治区政府审定。各市县要积极行动,按照自治区及本地区产业化工作的总体部署,尽快制定计划,编制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地做好产业化的组织协调工作,推动我区渔业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