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通衢有美名
——马裕隆百货店
马裕隆店经营扇子,有其历史根源。马裕隆本人是南京开鸡鸭店的,经营甜鸭板鸭,但因家中人口增加,费用日多,遂命其子即后来在成都经营马裕隆店最久的马晓珊之父带两个营业员来川经销扇子,其时约在1890年前后。
马裕隆店卖的扇子,是在南京家里自己做的,成本比较低。大致的步骤有:
1.从每年二三月起,即向农民收购竹子做扇骨,打磨出光,刊刻字面,上白蜡,再打磨,做到光泽可鉴。
2.向专业户订制扇页子,另请洒金师傅洒金其上,又交一部分扇页与印刷厂印上书画。
3.扇骨与扇页弄好以后,才进行穿、钉,要做到打开和关拢都受看,且不变形,这是一项技术活,须请熟练工人帮忙,一般工作则由鸡鸭店里的工人完成。
最初川江没有轮船,运扇来川,要在宜昌雇木船驶往重庆,住进旅馆售货。马家在重庆卖扇子的时间约有9年,到1899年才到成都。到成都时,和在重庆一样,在旅馆扎庄。1902年,马晓珊来成都帮忙。无论在重庆,还是在成都,他们都是卖货收款结账后,于每年六七月间回南京做扇子,把扇子做好、包扎好、装箱、报关、启运,货到宜昌,已届年终。
1904年,他们开始有扩大经营品种的想法,于是,除扇子外,顺便在上海带一些国外和川外的少数商品来成都试销,试销结果良好,才增加经营品种,但增加品种的滞销存货,不便寄放旅馆,才又想谋求一个门市部。1906年,遂购买了青石桥北街口原西东大街铺面,1907年,才正式开了马裕隆百货店。在开店以前,专事运销和主要运销扇子时间约有16年,在成都为7年,在重庆约为9年。开店以后,马晓珊的父亲因年老回到南京,成都经营百货店的是马乙棠、马榨善、马晓珊,而以马晓珊经营的时间最长。
1910年,马裕隆百货店设立了第一个门市部,到1928年马裕隆百货店已增加到3个门市部。
马裕隆百货店是成都最早经销洋广杂货的百货商店。它经销的商品较多是时尚、精美的,而且是成都稀有之物,设店的3个地点,又都是商业繁盛之区。因此,它在成都成为负有盛名的商店。
东大街门市部开业之日,光是买扇子的人就一层又一层地围了几层。它的门面,正中写“马裕隆”三个大字,是书画家姚石倩写的,右手的一行字,写的是“各国通商货品”,左手的一行字写的是“苏杭雅扇发行”。它的铺面有3间,商品新颖,布置考究。在成都,是从马裕龙开始使用玻璃橱窗、玻璃货架的。晚上,只有它第一个使用了用煤气灯,吸引来许多人观看。
马裕隆经营的商品,有扇子、苏缎、南京纱罗绸缎、毛制品、毡子、毛毯、洋伞、搪瓷制品、毛巾、香皂、香水、化妆品、苏缎鞋子、苏缎帽子、苏州白铜水烟袋、钟表、西餐餐具、外国酒、纸烟、自行车、留声机、西药、瓷器,等等。
当时社会,农村办喜事的,特别是结婚的,多要备办1把扇子、1把洋伞、1块毛巾、1块香皂以及其他东西。备办这些东西的人,很多都到马裕隆去买,因为马裕隆的货齐,一下子就买齐了。纱罗绸缎和整套袍子、马褂等,只有马裕隆才有卖的;苏州白铜水烟袋、能够折叠的苏缎瓜皮帽、深绒平顶瓜皮帽、苏缎鞋子这一类商品,以马裕隆卖的为最好;西餐餐具、外国酒、留声机、自行车、钟表、香水、化妆品,也以马裕隆卖的较新较多。
马裕隆本人是回族,马裕隆店的兴旺,引起了成都回民的向往。有些搞其他行业的回民一时颇有“弃其所学而学马”的意愿。当时总府街有一些百货店,但都属小型的,经销洋广货比较大一点的是正大裕、章洪原和中西大药房,但它们的营业额都不大,故当时有人借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所讲的张郃与司马懿的话,编了一句“三漳不如一马”的口语。可见当时马裕隆销售额是突出的。
马裕隆虽然销售多样的百货商品,但根据博樵村所著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览》的记载,马裕隆归属的行业不是百货帮而是扇庄帮,可见扇子在马裕隆店销售商品中所占比重很大。
马裕隆百货店的经营管理慨述如下:
1.明码实价,定价不二。不因货少而提价;不因成都市面上的涨价而提价。有一次,双妹牌香水,定价每瓶7角,后来各百货店已经卖到每瓶8角、9角,它仍卖7角,有的同业就在它每天开门后派学徒去买,每次买一两瓶,买了多次,马裕龙仍然售卖。它宁肯不在个别商品上赚钱,也要保住定价不二的声誉。
2.不卖批发,主要是来货少,避免随时缺货,顾主失望。
3.对大小买主持一个态度,不轻视小买主,甚至是学生进店,来看不买东西,也不轻视,一样地招呼请坐。
4.买主审视、比较商品,营业员多次翻检,结果仍然没有卖成,也不见怪,做到“生意不成仁义在”。
5.营业员经售的商品,如遇将要卖完的情况,就写一纸条说“某货将要卖完了”投入缺货箱,每10天开箱一次,汇总寄上海派人员照单进货。
6.注重门面装潢、布置,引起游人注意,想要进店看一看。
7.配合夜市营业,那些逛夜市和外县来成都住在旅馆里,白天没有时间买东西的,晚上可以来买。
8.当时钟表较少,修理钟表难,马裕龙从上海请来一位修理钟表的工人,免费修理出售的在保修期内的钟表。
9.从上海请来一位裁剪技师,把店里出售的布料拿去裁,裁多少料收多少钱,缝价不高,使买主因工廉料省而满意。
10.及时调整进货品种。辛亥革命以后,不大讲究书画,扇子不像以前那样行销,缎袍和马褂料也不行销了。从民国初年起,四川军人打仗,成都地方师旅长之类的官,战胜者一批人来,战败者一批人去,就须对准这批有钱人和他们的眷属所爱好的东西去进货。
11.滞销商品减价出售,搞大减价。
12.营业员只知商品售价,照价出售,其他情况都不让知道。
13.职工工资,照一般水平给,年终由负责人送花红和酬劳金。职工平时有困难所借的款,年终扣还,扣还如有困难,缓扣,但必须还。
辛亥年(1911年),成都发生兵变,全城骚乱,遭受乱兵的昼夜抢劫,藩库也被劫一空,银行、钱庄、当铺、较大的商号无一幸免。马裕隆在西东大街和商业场两个门市部的所有货物,全部化为乌有。
但马裕隆在被抢前,自上海启运的一船货,正在运回成都。这船货将抵成都时,成都的社会秩序已经稳定。卖货在各家已被劫掠一空的时候,马裕龙的货物运到了成都,而且来货又很对路,很快卖完,马裕隆赶紧货款汇去上海同时电催速办货来,如此加速周转,获利较平时为增加了许多。
这一船货是关键,它是马裕隆店重整旗鼓,再行扩大企业的基础。没有这船货,马裕龙就不可能在后来的1928年设立的春熙路门市部了。
兵疫的祸乱,不仅未使马裕隆一蹶不振,而且在祸乱后还有所发展,这是它没有料到的。但是,它的危机也随着商号的发展而潜滋暗长,也同样是它没有料到的。
马晓珊有一句话:“买田置地不如专一经商为实惠。”故其在上海买的房子是收取租金以维持南京家用,使成都商号不抽走资金,而在成都购置的房子则是考虑商号利益,因为房子是与商号连着的,所以把房子作为库房、堆货、职工宿舍、厨房,还有一部分作住房用。
看到马裕隆如此获利,成都市面渐渐开设了许多与马裕隆所售商品相同的专店。经营百货的有广和森、源记、敬益增、刘万和;经营钟表的有及时、亨达利并经销留声机、唱片;经营外国酒的有郑少卿代法国吉利洋行销售,其他鞋子、帽子、香料、化妆品、纸烟、搪瓷用品、瓷器、西药等等,都先后开起专店,都是明码实价、改善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参与竞争。到1929年以后,马裕隆店的生意就渐渐的冷淡了下来。马晓珊此时想经营别人没有经营的东西,在公馆内设计制造了行军床、小提琴、胶合板餐椅及其他木器等商品,在店内另设一个部门来销售,也卖了些钱,还研究了钢琴,准备制造3部,但无起色。
1931年,从南京、上海来成都的马家亲属族人很多,认为成都马裕隆钱赚得多,提出分家的要求。这对成都马裕隆商店是致命的一击。马晓珊此时感到,外则强大的竞争力量,内则家世凋零,家族中无人接班或协助,尤其难于应付的是当前分家的事情,不分看来是不行的,还想到,自己独自一人把商号搞下去,责任也太大,还不如现在分家为好。
1932年,马裕隆店歇业收号。马家开始分家,南京祖遗破旧房子暂时不分;把成都、上海两地的房产变卖,清偿南京、上海、重庆、成都的债务后,按八房人分为8股。每股分得当时货币几百元。就这样,马裕隆在成都以先进方式经营百货的第一家,竟以分家的方式结束了它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