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回族驼行的分布
新疆回族驼行以迪化(乌鲁木齐)、古城(奇台)为中心,分布在南北疆重镇。清末民国初,迪化南关的杨福正驼行骆驼达3000多峰;海家、杨生瑞、马福祥也各有骆驼300~500峰;吐鲁番的“德义生”商号拥有骆驼500峰;古城(奇台)陆二宝晚年拥有骆驼700多峰;陆廷宣、陆廷荣、陆廷举三兄弟拥有骆驼700多峰;狄玉财、狄玉胜、狄玉金三兄弟拥有骆驼600多峰;马义拥有骆驼600多峰;马振威、马振云、马振鸿三兄弟拥有骆驼200多峰;马顺、马恒二人养驼550峰。在清末光绪年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古城回族就有20多家驼运业主,养驼达6000峰左右,是绝对的主力帮。
回族驼户大多出身于农民,大部分来自山西,还有一部分来自宁夏同心、甘肃河州(临夏)。这是因为晋绥一带为驼运要道,这里的许多回民以长途贩运为谋生手段,对驼运业十分熟悉,而且已经获得了较大回报;再者,宁夏同心、甘肃河州(临夏)土地贫瘠,仅靠耕作无法为生,到新疆进行长途贩运是这些地区回民的传统。初学拉骆驼的人,大多无家无业,在驼行帮工,除吃穿外,只给零用钱。驼户在给东家运货的同时,可在沿途做些小股生意,生意所得归己,然后用这些利润购买骆驼,在以后可以用自己的骆驼驮上自己采买的货物,夹在整个驼队中往返买卖,来往运货利润如滚雪球,越滚越大。驼户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一般要达到50峰骆驼),就可以另雇驼户单干。
新疆回族驼队役用的骆驼,大多是本地产的双峰棕色驼,也有少量的白驼。本地骆驼体高、毛厚、蹄大、气力足、耐寒冷且抗病能力强。骆驼喜欢吃的红柳秧、梭梭秧、刺蓬、三尖草、苦蒿、芦苇、骆驼刺、毛毛蒿等植物,均生长在盐碱地里,骆驼吃后易上膘,不用单另喂盐。北疆地区牧场辽阔,每年5月~8月,是骆驼坐场放牧的抓膘季节。驼户在这段时间,要做起场准备工作,个别驼户也抓住这一时机,做割草、卖草的生意。迪化南关、吐鲁番、哈密、古城等城镇都有经营草料的回族商号。用于驼运的骆驼必须是经过圈养的家生驼(即本地骆驼所产的羔,外地产的骆驼称之为外场驼)。家生驼自小就喂料圈养,三四岁开始驮运少量货物,四五岁(长到“对牙子”)就堪当大驼役用。驼龄为25~29岁,可役用20年。民国初年,因驼运业发展迅猛,骆驼卖价很高,一峰大驼可卖2两金砂,一峰劣驼也可卖300元省币。一峰骆驼,一年最少产5公斤驼毛,多者可产16~17公斤,卖驼毛、驼绒也是一笔收入。驼户(夫)们常比喻骆驼是“哑巴儿子养活老子”。每峰骆驼可驮物150公斤。按照驼队惯例,每年外出驼运,往返日期为8个月,从每年的秋季白露到次年春末谷雨时。其余时间天气太热,骆驼须进山放牧脱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