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是揭示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也是当前国际贸易理论最热门的课题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引起各国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那就是同类产品之间贸易量大增。一国既要进口又要出口同一产业的同类产品,如日本既出口汽车又进口汽车,而美国大多数制造业行业中都存在这种双向贸易。过去工业国家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品的传统贸易结果已经改变,出现了许多行业既出口又进口同类产品的“双向贸易”(Two-way Trade)或“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特别是对西欧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纵深发展研究显示,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差别越小,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流量也就越大。这些现象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变得越来越突出,向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一些应用经济学家佛丹恩(Vordoorn)、迈凯利(Michaely)、巴拉萨(Bela Balassa)和考基玛(Kojima)就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了大量的经验性研究。佛丹恩对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经济同盟的集团内贸易格局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与集团内贸易相关的生产专业化形成于同种贸易类型之内,而不是在异种贸易类型之间,而且交易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迈凯利对36个国家5大类商品的进出口差异指数的计算结果说明: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呈明显的相似性,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巴拉萨对原欧共体贸易商品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欧共体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大部分是产业内贸易。考基玛对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格局的研究发现:高度发达的、类似的工业国之间横向制成品贸易增长迅速。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Herbert G.Grubel)和劳尔德(P.J.Loyld)通过对所有主要工业化国家一系列的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有关产业内贸易现象的详细证明,使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由经验性检验进入到理论性研究阶段,其标志是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尔德合作出版的《产业内贸易:差别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计量》。该著作对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了系统化表述。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兰卡斯特、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兹等经济学家又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性研究,从而使产业内贸易理论日趋丰富、完善。
产业内贸易理论一般涉及产品的异质性、规模经济等。为了便于理解,我们首先介绍一下规模经济。
一、规模经济
要理解规模经济,首先要理解规模报酬这一概念。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所有收入要素同比例增加时,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总产量的变化情况。它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于1985年在与艾瀚南(Helpman Elhanan)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中提出的。按照产量变化的情况不同,规模报酬可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收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同比例的增加;第二种,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收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更大比例的增加;第三种,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收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较小比例的增加。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有两大重要假设,即假定要素规模报酬不变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克鲁格曼认为,对于规模报酬不变这一假设条件,在以初级产品为中心的时代是接近现实的,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尤其是在大工业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都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也就是说存在着所谓的规模经济(Scale of Economies),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要素投入的增加速度,意味着平均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
根据产品生产成本下降的原因,规模经济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一)内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cs of Scale)指的是由于个别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导致其单位产品成本下降。
由于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厂商就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效能,更好地组织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提高厂房、机器设备的利用率,从而使分摊到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少,进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一般情况下,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与一个产业或行业内厂商数量成反比,即厂商数量越少,专业化程度越高,规模收益也就越高。由于内部规模经济依赖于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因此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能够迫使小厂商退出市场,从而导致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大企业多集中在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中。
(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cs of Scale)指的是单个厂商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中获得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
由于各种原因某个行业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区域内集中生产,这种地理上的行业聚集降低了该行业的生产成本。导致外部规模经济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厂商集中能够促进专业化的供应商形成;二是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利于资源共享,更好的利用交通运输、通讯设备、金融机构、自然资源、水利能源等生产要素;三是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产生技术外溢。这些可以促使企业在运输、信息收集、产品销售方面成本降低,从而降低了单位产品的成本。外部规模经济一般出现在竞争性很强的同质产品行业中,由许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厂商构成,各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如美国的“硅谷”有众多的电脑公司,每家的规模都不是很大,但集中在一起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北京的“中关村电脑城”、广州的“天河电脑城”以及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等,也都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特征。
(三)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
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这一观点即为克鲁格曼提出的规模报酬递增理论(Theory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这一理论也称规模收益理论。它为国际贸易直接提供了基础。现以A、B两国为例分析说明有规模报酬递增取得的贸易优势及在规模收益递增基础上互惠贸易的发生。
如图4.4所示,假定有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商品。横轴表示商品X的产量,纵轴表示商品Y的产量。为方便分析,我们假定A、B两国在各方面(要素禀赋、技术水平、消费偏好、经济的绝对规模)都完全相同,则我们可以用同样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来表示两国的情况。生产可能性曲线CC'凸向原点,表明生产X、Y产品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成本递减),即增加每1单位商品X的生产所需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越来越少,增加每1单位的商品Y的生产所需放弃的商品X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在国际贸易展开之前,各国拥有共同的生产点E0,商品X的产量都为OQX1,商品Y的产量都为OQY1,这时两国国内均衡商品相对价格也相等,都为PA(PX/PY)。显然,这时两国并不存在比较优势,但却存在由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优势和利益正来自规模报酬递增。
当A国增加某一种商品如X的生产时,由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会使商品X获得成本优势,促使A国进一步扩大X的生产规模,而商品X生产规模的扩大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它的成本优势,于是出现了一种滚雪球似的专业化分工倾向,推动A国专业化生产商品X,产量为OC;同样,B国也会专业化生产商品Y,产量为OC'。
若两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的产品的一半与对方进行交换,即A国用QX2C与B国的QY2C'(QX2、QY2分别为OC、OC'的中点)相交换,结果两国的消费均确立在无差异曲线I2上的E1点,较之贸易前的E0点,两国的经济福利都提高了,两国在贸易中都获得了QX1QX2,QY1QY2的利益,其所得就来自各国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规模报酬递增。
图4.4 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贸易模式
由此可见,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分工和贸易会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使产业达到更大的国际规模而获利,而参加分工和贸易的双方均获其利。
此外,规模报酬递增,尤其是内部规模报酬递增会破坏完全竞争,导致独占和倾销,也会发生国际贸易。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不能事先预测贸易模式,或者说某国生产何种产品是由随机因素决定的。也就是说,在上述模型中,A国生产X、B国生产Y与A国生产Y、B国生产X是没有区别的。在现实中,究竟是A国生产X,还是B国生产X是由某些历史原因造成的。以瑞士的钟表行业为例。在18世纪,钟表行业主要是手工作坊式的,属于技能劳动密集型。当时瑞士的情况恰好满足该行业的特点,所以早期钟表行业在瑞士率先得到发展。随着瑞士钟表行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在发展初期领先一步的优势,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转化成为成本上的优势,从而限制了“后来者”的进入,奠定了瑞士钟表行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从历史角度看,很多国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都与这种“先行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有关。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虽无法预测贸易模式,但它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规模收益能够产生比较优势。另外,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放松要素禀赋、技术水平、消费偏好、经济的绝对规模都完全相同的假设并不影响结论的成立。
二、产业内贸易的含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从当今国际贸易的产品格局来看,国际贸易大致可以分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和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产业间贸易是指一国进口与出口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如美国向中国出口电子产品,而从中国进口纺织品;而产业内贸易则是指一国既出口又进口某种或某些同类产品,如美国和日本相互进口对方的汽车和电子产品。
(一)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及主要制约因素涉及面比较广,经济学家主要是从产品的差异性(异质性)、规模报酬递增及偏好相似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了理论说明。
1.产品的差异性即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
同类产品在总体上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是一国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在主观上或客观上或大或小的差异。产品的这种差异有垂直差别和水平差别两种。垂直差别是指同一类别的产品虽具有一样的根本特性,但产品根本特性在程度上有差别;水平差别则是指具有完全相同的根本特性的同类产品具有的一系列不同规格、商标、牌号和款式的差别。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多样化且互有差别。垂直差别体现在消费者对同类产品中不同质量等级的选择上;水平差别体现在消费者对同类、同一质量等级产品的不同规格、外形、色彩等的选择上。产品和消费者偏好上的垂直、水平差别,以及财力、人力、物力、市场等要素的制约,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生产所有的差异化产品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是要有所取舍,着眼于某些差别化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以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于是,一国在生产某一类产品时往往还要进口国外的同一类产品,从而产生贸易。如原欧共体建立之后,共同体内部的贸易迅速增加,各厂商得以专业化生产少数几种差异化产品,使单位成本大大下降,成员国之间的差异产品交换随之大量增加。
与产业内差异产品贸易有关的是产品零部件的贸易的增长。为降低成本,一种产品的不同部分往往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在不同国家生产,追求多国籍化的比较优势。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设计的福特汽车在英国和德国装配,而零部件则来自全球,一些来自福特所属的分厂,另一些则来自与福特无关的企业。又例如,波音777飞机的32个构成部分,波音公司承担了22%,美国制造商承担了15%,日本供给商承担了22%,其他国际供给商承担了41%。飞机总体设计在美国进行,美国公司承担发动机等主要部分的生产设计和制造,其他外国承包商在本国进行生产设计和制造有关部件,然后运到美国组装。显然,上述的福特汽车和波音777飞机都是多国籍化的产物。类似的跨国公司间的国际联盟、协作生产和零部件贸易,正促进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产业内贸易的扩大和发展。
2.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
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何还要向国外出口同一产业的产品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外国消费者需要这种产品以从产品多样化中得到更大的满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程度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向国外出口同类产品,可使厂商的生产得以扩大而实现规模经济,获得高额利润。若本国厂商仅以本国市场为目标,则由于本国市场容量有限而使厂商难以达到规模经济。
产业内贸易是以产业内的国际分工为前提的。产业内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多样化,不同国家的生产厂家就越有条件减少产品品种和规格型号,从事更加专业化的生产,这种生产上的专业化有助于企业采用更加专业化、高效化的生产设备,从而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充分实现企业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因此,规模经济可以较好地揭示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品的“双向贸易”。只要有规模经济存在,即使是两个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也照样可以发展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一国一旦以获取规模经济为目标开始在一个行业内进行大规模生产,哪怕启动之初规模优势十分微弱,但这种优势将随着生产扩展而滚雪球般的增大。因此,许多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就是这种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专业化分工的产物。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规模经济如何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德国和法国都是资本和技术充裕的国家,是当今世界汽车生产的强国。假定在两国未发生汽车贸易前,两国同时生产“大众”和“雷诺”这两种性能的小汽车,以分别满足各自国内对同类产品的两种不同的需求偏好。由于两国生产技术和资源配置比例基本相近,因此生产成本也差不多。但由于双方两样产品的国内需求都不够大,都达不到最佳生产规模,因此双方两种性能的小汽车的生产成本都比较高。现德、法两国开展汽车贸易,市场不再限于本国。假设德国抢先放弃“雷诺”的生产,而用更多资源去生产本国消费偏好较多的“大众”车,结果产量增加,规模经济效应使成本下降。这时德国向法国出口“大众”,并利用价格优势抢占法国“大众”汽车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生产“大众”与德国竞争;二是将资源转移到“雷诺”上,扩大“雷诺”的生产规模,成本下降,以较低价格向德国出口。法国企业肯定会选择后者。这样,德国和法国按照规模经济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分工和贸易,结果两国生产成本下降,福利水平提高,消费量增加。
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内差别化产品的生产规模就越大,产业内部门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成差异化产品的供给市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收入水平就越高,则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就越呈现多样化特征,对差别化产品的要求也就越高,从而形成差别化产品的需求市场。在差异化产品的供给市场和需求市场的推动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产业内贸易。
从两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来看,按照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两国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大,则两国之间人均收入水平差别越大,社会需求结构差别就越大,此时,国家之间发生产业间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而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反之,两国经济发展水平越相近,社会消费需求结构也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越相似,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而发生产业间贸易的可能性越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产业内贸易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经济学家哈韦里逊和赛文也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差异化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它们可以解释60%的产业内贸易。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观点外,经济学家还认为,关税同盟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过,一般认为,关税同盟内的产业内贸易还与内部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密切相关。如果贸易转移效应占主导地位,则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会很低;如果贸易创造效应占主导,则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就会较高。而且,有经济学家认为贸易限制同样会制约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较高与这些国家之间较少的贸易壁垒有关;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比重较低,则和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贸易壁垒不无联系。
(二)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假设世界经济由甲国和乙国组成,其中假定甲国是资本密集型国家,乙国为劳动密集型国家。两国都拥有资本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有制造业和农业两个产业,其中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农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果制造业不是一个具有差异化产品的产业,那么贸易模式如图4.5(a)所示,箭头的方向表示贸易方向,箭头的长度表示贸易额。在制成品和农业产品的贸易中,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动因。贸易模式是资本密集的甲国成为资本密集的制成品的净出口国和劳动密集的农业产品的净进口国,而劳动密集的乙国成为劳动密集的农业产品的净出口国和资本密集的制成品的净进口国。
如果制造业是一个有差异化产品的产业,则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该产业会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甲、乙两国的生产厂商将生产具差异化的资本密集的制造品。虽然甲国仍然是资本密集的制成品的出口国,但由于甲、乙两国生产的商品具不同之处,而甲国又不可能生产每一种消费者偏好的产品,从而导致在甲国向乙国出口制成品的同时,也会从乙国进口部分制成品,于是两国在制造业内部产生产业内贸易。这样通过产业内贸易实现了生产的规模经济并满足了消费的多样化需求。这种制成品与制成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不反映比较优势。即使两国具有相同的资本/劳动比率,各国厂商仍会生产差异化的产品,因而规模经济本身也成为了影响国际贸易模式的一个要素或因子。
图4.5
通过与产业间贸易模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产业内贸易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产生贸易的基础来看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之上,而产业内贸易则是以产品的差异化和规模经济为基础。因此,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产业间贸易的机会就越大;国家之间要素禀赋越相似,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产业间贸易反映的是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而产业内贸易反映的是获得性的比较优势。
2.从贸易模式的确定来看
产业间贸易的流向可以由贸易前同种商品的价格差来确定,商品由价格相对较低的国家出口到价格相对较高的国家;而产业内贸易则不能简单地凭借贸易前同种商品的价格差来确定贸易模式,因为在产业内贸易发生之前,价格是由于规模不同造成的,一个大国可能由于国内市场容量大而生产成本较低。但发生产业内贸易之后,各国都以世界市场作为自己的市场,因而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所有国家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机会是相同的,所以很难事先预测哪个国家将生产哪一种产品。
3.从贸易利益的分配来看
按照H-O理论,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充裕要素的报酬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而产业内贸易是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所有的要素都可能从中受益,这可以用来解释欧盟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成品的贸易开放都没有遭到利益集团的阻挠,而发达国家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却受到了来自劳工力量的强烈反对。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后一种贸易模式是产业间贸易而不是产业内贸易,这会引起工业化国家某些产业的完全崩溃和大批劳动者的失业。
4.从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的关系来看
产业间贸易是由各国要素禀赋之间存在的差异引起的,要素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贸易的一种替代品。但是在一个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世界里,要素流动带来了作为产业内贸易载体的跨国公司的兴起,从这点上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
(三)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
1.从供给因素上看
当两国之间要素禀赋差别较小时,应以改进技术和管理来提高产品的差别性,因为产业内贸易一般不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内容。生产要素基本相同,通过技术和管理也可向消费者提供具有差别性的产品。
2.从产品特性上看
对需求收入弹性越高的产品系列开展产业内贸易越有利,越容易,因为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产品系列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差别性。
3.从需求的角度看
两国的人均收入较高时有利于扩大产业内贸易,因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较高人均收入阶层上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从而对差别性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另一方面,两国的人均收入差异较小,也容易扩大产业内贸易,因为需求结构随收入水平相近而相似。
4.从技术更新的角度看
技术更新率较高的产业,其产业内贸易容易开展,因为技术更新率较高的产业内贸易会形成大量的潜在系列产品,形成大量差别性产品,并因为技术优势的保持而形成持久的技术差距,技术差距往往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5.从地理区位上看
两国间的地理区位近,则有利于扩大产业内贸易,因为两国间的距离越短,运输成本越低。
从企业内部规模报酬递增的实现条件来看,微观因素也应该考虑到,它必须具备四个前提条件,即每个产业内部存在着广泛的差别产品系列;每一个产业内部存在着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条件,即差别产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垄断竞争关系;每一个产品品种的生产收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递增;国际市场必须是开放的和一体化的。
总之,工业化程度越高,技术和产品的相似程度越高,产业内贸易在总贸易中的份额也就越大。随着收入的提高和工业化的普及,产业内贸易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增长。由此可见,产业内贸易所占比例的升高,是一个国家步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三、产业内贸易的计量
作为当代一种主导的贸易模式,产业内贸易必须能够被测算,而且,由于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在贸易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经济学家怀疑产业内贸易会不会是一种统计现象,因为统计手段和方法的差异,可以使统计结果大相径庭。因此,如何测定产业内贸易就成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最早提出产业内贸易水平计量方法的是格鲁贝尔和劳尔德,他们在《产业内贸易》一书中提出了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IT)(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来测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一个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在上式中,X和M分别代表某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子上的两条竖线表示对X-M的差取绝对值。IIT的取值范围为0到1。当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商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或者只有出口、没有进口时,IIT=0,表示不存在产业内贸易;当一个国家某一类商品的进口量等于出口量时,IIT=1,表示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IIT的数值越接近1,产业内贸易程度就越高;反之,IIT的数值越接近0,产业内贸易程度就越低。
格鲁贝尔和劳尔德计算了1967年10个工业化国家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这10个国家原油和润滑油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30,与之相关的化工工业为0.66,这10个国家所有产业的混合加权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48。这就意味着在1967年这10个国家的贸易额中有一半是由同一产业差别商品的交易引起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普遍。据新加坡国立大学朱刚体博士对1990年10个发达国家和5个非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181组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调查计算,10个发达国家的IIT值平均达0.60,其中以原欧共体国家的IIT值为最高;5个非经合组织国家的IIT平均值为0.43。他的测定还发现,化工产品、按材料分类的工业制成品,以及未分类的其他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为最高,表明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工业国的制成品行业内的贸易,发展中国家间以及农产品的这种贸易不甚普遍。
表4.2列举了美国部分制造业1993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值。
表4.2 1993年美国工业的行业内贸易指数
资料来源: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中译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0.
从表中可以发现,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重化工业,如无机化工产品、有机化工产品、能源设备、电器设备和通信、运输器材等产业部门,美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相当高的,均超过了0.50。这说明在重化工业部门的贸易中,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在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服装、制鞋等行业,美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反映了在这些行业的贸易中,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产业内贸易指数在描述产业内贸易现象时也存在缺陷,这就是产业定义的宽窄或者商品组的大小将影响指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对产业定义越宽泛,指数就越大,但在产业界定一致的情况下,利用该指标进行分析还是有效的。如用于测量不同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差别或者用于测量产业内贸易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时,就会比较有效。此外,指数的大小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者某个经济体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但指数大,并不必然意味着一个国家的产业处于越有利地位,要具体分析指数较高的原因。转口贸易会高估一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因为该指数并没有将同种产品的进口再出口这一因素剔除出去特别处理,因此指数就不能反映出该国对此产品的生产或消费的真实水平的高低。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基本上是建立在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的加强,特别是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的贸易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产业内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比重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表4.3所列举的18种进出口商品中,IIT超过0.50的有6种。其中测绘仪器、医疗器械、有线通讯设备和有线电话电报交换机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IIT已达0.60以上。而鞋类、服装、玩具等中国具有现实比较优势的大宗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IIT均低于0.10。这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许多高技术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已经与主要生产此类产品的发达国家的生产厂商形成一定的垄断竞争关系,具备了一定的以规模经济为前提的竞争实力,符合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要求,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的贸易模式也正在逐步由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转变。另一方面,中国具有静态比较优势的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即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支撑着中国的对外贸易格局,这些产品几乎没有什么产业内贸易。
表4.3 2003年中国部分进出口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有关数据计算。
同时,许多在发达国家具有很高产业内贸易指数的高技术或高资本密集度产品在中国却处于较低或很低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其中集成电路0.27,机床0.17,汽车0.14,而飞机仅有0.02。这表明中国在这些产品上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即使在高贸易保护下,也是进口多、出口少。
总体上来看,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尤其是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已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相近,已经大大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总体上说,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相适应的。其次,中国产业内贸易的范围还比较狭窄,涉及的商品种类不多。再者,产业内贸易涉及的商品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参与产业内贸易的大多数商品的技术含量还不高,结构比较单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