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权力的引力是越位的主力

权力的引力是越位的主力

时间:2023-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权力的引力是越位的主力黎明企业观家族企业里对外来人缺乏信任的根子在于自己没有自信,没有与更高、更专业的人相处的自信,没有驾驭制度的自信。越位是一种无形的特权,能越位的人是有资格越位的那些人,越位越多的人是在企业内部越有位置的人。

权力的引力是越位的主力

黎明企业观

家族企业里对外来人缺乏信任的根子在于自己没有自信,没有与更高、更专业的人相处的自信,没有驾驭制度的自信。你只有信自己才可能信他人。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有的企业都是国有的或集体所有,称之为“国营单位”或“集体单位”,企业实际上是纳入在政府行政的管辖范围内。换句话说,那时的企业都是在体制内的。经过30年的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了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商户等多种经营形式相互并存、相互补充的大格局。这个过程一般称为“企业转制”,也就是说,企业走出了体制,走进了市场。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企业从外在管理形式上看好像是完全走出来了,但从内在管理内容上并没有完全走出来。

在不少企业里,高级管理人员的实际身份有很大的隐蔽性、不确定性。有的总经理实际就是大股东的代表;有的董事长法人干脆和股份没有关系,是到董事会来“出差”挂职的,什么事都是那些不是董事的人说了算;有的副职比正职的关系硬。身份模糊,职责就不清楚,发生碰车以后,最终解决问题的途径还得按内在权力大小行使实际的职权,并没有按职位规定的权限行使职权。实际的秩序一乱,大家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会乱坐位,能坐到什么位置就占住什么位置。开始是抢位置,位置满足不了需求,就要造位置,最后的结果是副职、虚职造就一大堆。职位设的越来越多,事情越来越复杂,皮就越扯越长。

权力,这股独特的力量在传统文化环境中就像一个“泡腾片”,融进团队这一池子水里就立即沸腾,大家互相抢夺,为了扩张自己地盘,就得去挤压抢占别人的地盘。于是就逐步形成三种力量:上压下,产生压力;中间向四周膨胀,产生张力;下端往上顶,产生弹力。各方力量的方向不同,必然形成碰撞;当多种力量较劲、僵持不下时,上面的分量一般都比下面的分量重,于是就形成共同下行的压力趋势,从上到下一级压一级,整体越位最终成为必然。

越位是一种无形的特权,能越位的人是有资格越位的那些人,越位越多的人是在企业内部越有位置的人。因此,他自己不愿说,畏惧他的多数人不敢说,而奉承他的少数人却将这种“越位”现象美化为“任劳任怨”“加班加点”,甚至“鞠躬尽瘁”。你想,你大部分处在越位状态,干着别人的活,如果你不“没日没夜”地干,那事情肯定是干不完的。

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本身应该是明晰简捷的,所有者与管理者的角色分工、职责、权力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我们大部分企业也是按照这个样子从形式上套用的。但简明的企业管理形式一搬到我们的企业里往往就弄复杂了,内容模糊看不清了,本来是一种经营结构,逐步就演化扭曲成为权力结构;本来属于高级管理团队的责任,最后变形成为权力的再分配。

黎明企业观

管理者往往说钱不能代表理想,员工常常心里想离开钱的理想就是空想。普通员工更注重眼前的、近期的事情和当下的利益:这个月工资能发多少?今年多少工资,明年是多少?够不够花销,其他收入还能有多少?需要缴的、扣的有多少?最后剩下的是多少?能不能买得起汽车、房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