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综述

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综述

时间:2023-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概括而言,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中小企业成长、中小企业国际化、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发展外部环境、中小企业政策与服务体系及其中外比较等领域。

一、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综述

(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持续多年。概括而言,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中小企业成长、中小企业国际化、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发展外部环境、中小企业政策与服务体系及其中外比较等领域。

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Banerjee、Besley和Guinnane(1994)提出了“长期互动假说”,他们认为由于中小金融机构一般都具有区域性,对域内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了解程度的逐渐增加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Berger和Udell(1995,1998)提出了“关系型融资假说”,认为较强的和长期的“关系”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状况,并可以使中小企业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减少中小企业贷款的抵押物数量,以获取其竞争优势。国内学者白石(2004)指出缺乏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缺位、直接融资困难、银行信贷受限、信用环境较差和信用担保体制缺陷,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困境所在。刘斌(2005)认为信息不对称、治理结构较为特殊和经营风险较大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秦艳梅(2005)、李蔚等(2007)分别从信用担保、财政和金融支持体系建设角度,提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陈敏菊(2009)选择了我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初期和宽松货币政策效果显现期两个时点,通过对比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偿债能力不足、缺少担保、信用额度不足和缺少抵押物,均来自中小企业自身,融资障碍的次要因素是银行贷款额度不足、银行惜贷和融资成本高,这些来自商业银行。邓淇中和邹新月(2009)利用行为金融理论分析了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本质原因,通过构建银行经理人效用函数模型,说明了银行贷款经理人信贷决策羊群行为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内在机理,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提供新的理论解释。付剑峰(2009)通过对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金融衍生产品——信用违约互换(CDS)的调研分析,并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用融资的建议。金学军和卢绍基等(2010)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的浙江模式创新。

2.中小企业创新问题

毕克新等(2005,2006)分析了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王霄和胡军(2005,2006)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就社会资本的结构和认知维度对中小企业创新结构、知识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文化等外部环境改善对策。池仁勇(2005,2007)以浙江为例,分析了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功能、属性和效率等问题,并从创新网络构建角度提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对策。李新功(2006)就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张方华(2006)就企业社会资本如何通过资源获取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欧阳峣和徐姝(2007)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探讨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问题。任浩和甄杰(2009)通过非契约机制的系统性设计,认为非契约要素通过其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在合作时间与合作绩效两个维度上,对企业间的研发合作发挥重要作用。李向辉(2009)基于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的价值链内涵,探讨了价值链的赢利模式。夏若江(2009)从分析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性特征及其对技术创新成功的影响机制入手,探讨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解学梅(2010)就不同类型(水平、垂直等)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

3.中小企业成长问题

吕一博等(2008)根据对东北地区235家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从企业家导向、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内外部资源获取和企业环境等角度出发,构建了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模型。朱岩梅和吴霁虹(2009)在上海、北京、深圳、苏州等地选择了42家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总结整理了来自外部、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问题。其中,反映频率最高的有如下五大问题:公平性问题、融资环境问题、法规政策的缺位和可执行性的问题、税赋过重的问题、政府服务问题。杜运周等(2008)、冯文娜(2009,2010)、关健和宋小丹(2009)分别对合法性视角、创业导向理论、利益相关者视角、企业网络与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刘妍和宫长亮(2009)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和融资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首次应用双“三螺旋”模式,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位、发展。魏江等(2009)从学习代理基本理论出发,提出了中小企业三种学习代理模式,并对其与组织学习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高宁和庞小宁(2010)尝试性地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变革模式,即补偿性发展模式。

4.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

Oviatt和McDougall(1994)指出社会网络有助于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者识别国际市场机会,在国际市场的选择上,社会网络比心理距离有更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一个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姚小涛等(2004)构建了社会网络与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模型。冯德连和邵海燕(2005,2006)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对策。严清华和米增渝(2006)分析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及其实施对策。周小虎(2006)提出企业国际社会资本可以通过信息功能、凝聚功能和交易费用节约三个影响机制,来促进中小企业国际经验和知识创造、积累和利用,从而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钱海燕等(2009,2010)结合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因素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中的创新性、冒险性和前瞻性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直接驱动力量;而横向和纵向社会资本则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发挥不同的影响作用。

5.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

Porter(1998)率先对意大利皮革鞋业的中小企业集群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吴强军(2004)以永康小五金制造产业为例,对浙江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集群、成长和竞争优势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建立了影响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要素体系,其中的商业服务、法律保护、融资服务、产业政策、政府服务等要素均属于区域软环境范畴。耿帅(2005)以浙江省内不同区域内的中小型制造业集群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区域产业集群环境中的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魏守华(2002,2005)、谭劲松和何铮(2007)等学者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机理、模式和实施对策等。鲁德银(2009)从中小企业集群中的公共产品供给出发,分析了公共产业在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以及对提高集群内中小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政策体系的建议。肖冰等(2009)研究了中小企业集群复杂网络的结构及其与资源整合能力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复杂网络模型。

6.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

Moore(1993)、Baum和Singh(1994)、Whitley(1999)、Asheim和Isaksen(2002)、Redding(2005)等国外学者从企业生态系统、商业体系、区域创新系统等视角出发,研究了外部环境特别是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作用。缪小星(2004)从法律环境、金融环境、信息环境、行政环境和文化环境五个角度,对美国小企业创业成长的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自由竞争制度和平等竞争原则、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创业环境和资本边际效率三个方面,说明了美国政府为改善小企业成长环境所做出的努力。关健等(2009)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外部生存环境二阶因子模型,并通过对我国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湖北、河南、四川、重庆、湖南10省市的12000余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我国部分城市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外部环境得分和排名。此后,关健等(2009)又分析了我国11个城市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肖建忠和付宏(2010)以商业服务业为例,研究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与中小企业的匹配问题。

7.中小企业政策的中外比较

池仁勇和许必芳(2006)以日本、英国、德国、韩国等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为样本,分析了各国中小企业政策的演变特征。赵国忻(2007)通过对英、美等国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就各种政府管制政策的不利影响、小企业直接支持政策效果及政策支持方式设计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欧阳峣等(2009)对中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系统论原理、竞争力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体系的思路,其中政策体系主要包括财税支持政策、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和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金融服务和融资渠道、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企业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科技创业园区建设。刘世伟和易明(2009)分析了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供给模式和供求偏差的主要表现,建立了提高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供给能力的概念模型。陈心德和邱羚(2010)通过双层紧迫性排序模型的运算,对政策和服务体系各因素进行了关联性的重点分析和系统思考,并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政策和服务体系的总体设计思路。

(二)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企业竞争优势历来是国内外学术界的持续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如Barney(1986,1991,1995,2002)、Prahalad和Hamel(1990)、Grant(1991,1995,1996)、Porter(1996,1997,2001,2002)、Oliver(1997)、Winter(2003)、彭丽红(2000)、金碚(2003)、程世平和彭其渊(2010)等已从多种不同的研究层次、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企业竞争优势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总体而言,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经历了从外生到内生再到内外整合,从静态到动态的理论演进过程,并形成了多样化的理论研究体系,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理论(industry structure view)、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能力理论(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firm)、知识基础理论(know ledge-based view)和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y view)等。其中动态能力理论将研究重点从企业竞争优势和绩效差异的决定因素,转向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及通过什么机制影响企业竞争优势和绩效差异,并认为企业必须不断获取、整合具有能确认内外部行政组织技术、资源的能力,以适应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Teece and Pisano,1994;winter,2003)。但各种理论均难以独立对企业竞争优势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且各研究理论之间事实上是互相渗透、互相借鉴的。

1.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界定

企业竞争优势是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复杂概念。中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内涵界定出发,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要素体系进行了各有侧重的研究和描述。Hall(1993)提出了基于广义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体系,即将能力和知识也视为无形资源的一种;Mansour(1998)则将资源纳入能力范畴,认为可以根据对企业价值高低及运作困难程度等层次,把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细分为资源(resources)、职能能力(capabilities)、竞争能力(competencies)和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罗伯特・格兰特(2004)将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体系概括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能力。国内学者金碚(2003)将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概括为关系(relationship)、资源、能力和知识四大类;陈佳贵和吴俊(2004)从竞争力角度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田奋飞(2005)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基于环境、资源与能力的整合性概念,是上述三者的综合效应;马刚(2006)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对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整合观(动态能力理论)三大经典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2.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及其要素体系的理论研究

学术界针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及其要素体系的研究以国内学者为主体,且以实证研究较为常见。相关理论研究并不多见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差别仅限于企业规模这一控制变量,故而在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体系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其竞争优势及其要素构成体系上确实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如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更强的环境依赖性,且其要素体系对企业家能力等要素更为侧重。Man、Lau和Chan(2002)从企业能力,特别是企业家能力的视角出发,对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理论研究,他们认为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由竞争潜力、竞争过程和企业绩效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决定。Man、Lau和Chan(2002)特别强调对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家能力比资源和明确有利的环境因素更重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由企业竞争范围、企业家能力、组织能力、企业绩效共同决定的分析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概念模型。王勇(2010)分析了社会网络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提出通过构建中小企业社会网络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思路。

3.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及其要素体系的实证研究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及其要素构成体系的实证研究正在逐渐深入。林汉川、夏敏仁和何杰(2003)根据对北京、辽宁、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和云南七省3027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从体制转型与产销竞争力、信息来源与外部协作、企业财务与融资、企业人才技术与研发能力、企业经营措施与经营战略、企业经营环境与政府服务六个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林汉川和管鸿禧(2004)构造了由2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73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给予了不同的权重,并根据1512份问卷调查结果,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于其中的中小企业的内在竞争力一级指标,林汉川和管鸿禧(2004)将其划分为短期生存实力、中期成长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三大类,每大类再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林汉川和管鸿禧(2005)又在2004年的基础上,对我国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潘镇和鲁明泓(2005)构建了由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能力构成的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构成体系,并以苏州426家中小企业(其中大部分为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就企业资源、能力要素与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付景远(2009)从如何建立员工忠诚、降低经营成本等内部能力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程博(2010)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构建矩阵识别关键能力因子,借鉴战略管理理论,采用Delphi和EFE方法,探讨了企业家能力关键因子和对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企业家能力因子解释结构模型;研究了企业家能力因子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定量评价方案,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程世平和彭其渊(2010)对动态联盟、物流能力与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此外,部分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竞争优势及其要素体系的实证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说明针对中小企业,但事实上在其实证研究样本选取中,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如王庆喜(2004)以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对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的联结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刘善庆、叶小兰和陈文华(2005)构建了由资源和能力要素构成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用于赣、粤、闽三地陶瓷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王核成(2005)运用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以浙江省内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和绍兴等地区的纺织制造业、电子电器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宛天巍、曾赛星和王浣尘等(2006)在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569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基础上,从技术、财务、市场、管理和人才五方面的资源或能力,对长三角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竞争优素(competitive priority)潜在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