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中的信任问题及案例分析

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中的信任问题及案例分析

时间:2023-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中的信任问题及案例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呈现出数量多、实力强、势头猛、成长性好等特征。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谋求迅速发展,关系信任成为中小企业获取社会资本必然的初始选择,并对中小企业崛起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中的信任问题及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呈现出数量多、实力强、势头猛、成长性好等特征。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中的社会信任和信任网络缺失问题也日益凸现,尤其是以泛家族信任为代表的关系信任在民营中小企业中的盛行,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和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的主要障碍之一,应引起政府、企业、学者等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中的信任问题

过度依赖以泛家族信任为代表的关系信任,是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中的主要信任问题所在(张杰和刘东,2005;何显明和何建华,2006;陈立旭,2007)。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家族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其组织、管理方式也大多具有典型的家族制管理特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的成长轨迹,明显地带有家族文化的烙印。在中小企业创业和成长阶段,在我国社会总体信任度偏低和市场机制较为缺失的条件下,以典型的泛家族主义文化为基础的关系信任,简化了中小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减少了企业的代理成本、交易成本和信息搜寻成本,提供了的低成本的人力资源、金融资源、市场资源等组织资源,并强化了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为中小企业的迅速崛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基于关系信任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伴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和规模的扩大,关系信任所具有的路径依赖和排他性等特征,无论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还是外部交往、交易和合作等行为,均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在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中,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匮乏、所有权结构固化和管理成本增加三个方面。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小企业在管理人员选拔上带有浓厚的任人唯亲色彩,尤其是企业核心岗位,无论胜任与否均由家族亲信(内部人)控制;对外部引进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等,缺乏必要的信任并加以区别对待,使其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导致的企业高质量人力资源普遍稀缺,以及内部委托—代理链条过短等问题,大大阻碍了企业规模扩张和做大做强。在所有权结构方面,中小企业普遍希望企业能够通过家族内部的代际传承,使企业能够与家族一样绵延传递下去,而不希望通过企业所有权的多元化,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以资产或股权的形式产生继承人。从而导致企业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开放性不足、现代管理制度缺失和外部融资能力薄弱等问题,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内部管理成本方面,伴随着企业经营的稳定发展和规模扩大,家族成员之间在财富、权力、地位等方面的差距会逐渐拉大,彼此之间的亲情逐渐因利益矛盾而日益脆弱,企业内部的内耗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大幅上升。

中小企业在外部交往、交易和合作过程中,如在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企业、交易对象等打交道时,普遍遵循因人而异的“特殊主义”原则。存在以“五缘”、“五同”等为主要表现的人际之间的关系信任盛行,企业之间的社会信任资源匮乏等问题。以中小企业中较为普遍的企业集群现象为例。企业集群正是一种典型的以关系信任为主导的企业间合作方式,是关系信任对社会信任在某特定半封闭社会关系网络内的功能替代(张杰和刘东,2005)。不可否认,企业集群对中小企业外部共享资源获取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基于关系信任的企业集群,由于其内部专用资本的“连环锁定”所形成的固化体系,阻碍了集群外部信息、技术、创新等资源的流入通道。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环境动态性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企业需要通过对技术、信息、人才、研发、设计、营销、服务和制造等环节的短暂性即时组合,来实现动态柔性能力,应对激烈而动荡的市场竞争。此时,企业集群就会面临缺乏即时拆分组合弹性的制度性障碍,其技术创新能力与新资源吸收能力会大大削弱,并逐渐被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和战略联盟等企业网络形态所取代。在与政府、协会等公共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广大消费者和社区、社会公众交往时,中小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注重培育社会对企业的普遍信任,企业社会声誉、社会责任和社会营销理念薄弱,滥用不合法的非市场策略行为等问题。

当然,关系信任在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中的盛行,也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小企业成长所依托的转型期特定的宏观制度、文化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何显明和何建华,2006)。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初,家族、泛家族文化较为盛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等法律制度尚未健全。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谋求迅速发展,关系信任成为中小企业获取社会资本必然的初始选择,并对中小企业崛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市场机制日益健全的今天,以关系信任为主导的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已逐渐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阻碍因素。因此,尽快构建基于社会信任的企业社会信任网络,实现从关系信任向社会信任的企业社会资本转型,是新时期中小企业的重要转型战略之一。

(二)杭州永盛集团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虽然当前中小企业关系信任盛行和企业诚信缺失等问题较为严重,但同时也不乏一些在社会信任网络构建和诚信经营中取得较大成绩的企业,杭州永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盛集团)的成长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杭州永盛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93年,经过10年的发展,于2003年组建集团。目前总部坐落于杭州,毗邻萧山国际机场。集团主营业务覆盖化纤、纺织、印染、服装、进出口贸易,并涉及数码科技、金融投资、房地产置业等多个行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永盛集团目前下辖9个专业子公司(其中3家中韩合资公司),拥有五大生产基地,并在法国、香港、上海等地设有6个办事处,市场遍及欧美、中东、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凭借“接轨国际,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以及良好的资信和业绩,永盛集团已连续十年被评为“AAA级信用企业”,并屡获省市优秀企业、精神文明单位、先进工业企业单位、先进出口创汇企业等荣誉称号。

永盛集团的成长经历,正是一个从基于个人的关系信任向社会信任的企业社会资本转型过程,并通过在企业内部管理、对外交易合作中的制度设计和诚信行为,构建起企业社会信任网络雏形,并在企业快速发展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永盛集团今天的成就,最初源自其董事长李诚先生的小生意。1983年,李诚带着4000元钱,从老家温州乐清来到杭州萧山,挂靠瓜沥一家小厂从事布匹贸易生意。最初由于资金缺乏,只能采取先欠账收购,等卖出后再付款的方式。开始量不大,但由于李诚每次都按时付款,从不以质量等问题为借口而不还或少还货款;在河南闯荡市场时,质量和交货期也总是比别的供应商好、有保证。因此,逐渐赢得了厂家和客户的信任。销售量越来越大,一年后就达到1000万元。1987年开始继续以赊账的方式开拓广东市场,由于通过诚实守信行为建立了良好的个人信任关系,两家合作厂家给予的放账款达到1000多万元,直到现在为止双方还有业务往来。

1993年,李诚和其他几个人合作创立了“萧山永盛贸易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以“原材料采购转换布匹、销售布匹”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开展国内贸易。由于企业在日常经营交易行为中建立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与合作企业、政府、银行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得到了它们的大力支持,使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当企业需要银行贷款,而自身固定资产、设备不够抵押时,基于对企业的良好信任,合作单位三元集团为企业提供了担保。2002年,世界500强之一的韩国汇维仕株式会社想来中国投资,开始选择了江阴、绍兴、常熟和海宁等地,当时江阴、常熟两地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亲自出马争取。由于永盛集团在与汇维仕株式会社近八年的交易过程中,从无任何失信行为,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汇维仕株式会社最终选择了永盛集团。从而使永盛集团在差别化纤维织造染整方面一下子取得了国内领先地位,并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信誉,大大拓展了企业社会信任网络。

与此同时,永盛集团还把诚信经营和企业社会信任网络建设落实在企业制度之中,把诚信看作成为百年企业的根本基石。“诚信、合作、互惠、学习、创造”的企业精神,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员工和股东谋取更多的回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的经营宗旨,已成为永盛集团的企业文化,并得到企业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同和共同执行,从而建立起企业、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企业自身首先信守承诺,实现账目公开,决不克扣员工应有收入,一诺千金。董事长李诚先生做出表率,把自己的股份从公司成立之初的100%下降至50%,把股份转给对企业有贡献的管理团队和技术骨干。永盛集团非常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将其具体化为五个负责,即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担保人负责和对自己负责。这些举措大大强化了员工的诚信意识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并吸引了更多精英的加盟。如集团副总温艳就是从青岛专门来到永盛集团工作的。

此外,李诚还结合企业经历,感叹企业通过坚持诚信经营等方式赢得各方信任,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并提出了相应的五点体会:一是信任的获取必须以不随便承诺为前提,以实力为保证,以行动为体现;二是必须持之以恒,砍树容易种树难,很多与萧山永盛贸易公司(永盛集团前身)同时代的企业,就是因为偶尔一次的失信行为,而导致企业经营失败;三是必须通过强烈的责任意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的工作,来不断提高能力和业绩并维护信任;四是守信有时必须付出代价,如企业在员工社保、福利等方面的大量开支;五是在企业自身保持诚信的同时,必须对客户、合作伙伴的诚信水平,以及与企业自身制度文化的匹配性加以适当甄别。

永盛集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诸多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信任特别是社会信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永盛集团的成功经验充分验证了只有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普遍信任,才能真正实现做大做强。绝不能为了一点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做出失信行为。二是企业家自身的个人信任关系建立,是企业获得社会信任、构建信任网络的前提条件。社会信任与个人信任并不对立,而是以个人信任为基础,是个人信任的延伸和发展。尤其在企业发展之初,企业家个人信任关系的建立十分必要。如20世纪80年代,乐清人在萧山当地的口碑很差,而李诚却能因获得厂家、客户的信任而迅速做大。三是企业在外部交流、交易和合作过程中,对客户、交易对象、合作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诚信和社会责任行为,是企业获得社会信任的重要途径。四是社会信任获取和企业社会信任网络构建,必须以企业内部的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以企业家为表率,并持之以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