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茶产业发展回顾

我国茶产业发展回顾

时间:2023-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我国茶产业发展回顾1.1 我国茶产业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60年来,茶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扩大绿茶、乌龙茶生产规模,压缩红碎茶生产。针对新情况,中央作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中国茶产业发展迅速,举世瞩目。

1 我国茶产业发展回顾

1.1 我国茶产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茶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9年,全国茶园总面积为184.9万顷,茶叶总产量为135.9万吨,分别比1950年增长9.9倍、20.8倍。2009年,我国出口茶叶30.3万吨,比1950年增长15.2倍;出口额达7.0亿美元。

我国茶业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明显提高。我国茶园面积于1965年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茶园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茶叶产量于1976年超过斯里兰卡、2005年超过印度,成为最大产茶国。目前,我国茶园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52%,茶叶产量约是世界总产量的1/3,茶叶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5。

回顾我国茶业60年发展历程,茶叶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①发展目标从出口创汇转变为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②茶叶供求关系从短缺转变为供过于求;③发展茶产业的路径从依靠增加产量为中心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中心;④发展茶产业的方式从粗放经营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更加重视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发展;⑤茶叶的用途从单一作为饮料向食品添加剂、化工和医药等领域拓展。60年来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茶叶出口量的变化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茶产业按照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扩大茶园面积阶段、提高茶叶单产阶段、提高茶叶品质阶段、全面发展阶段。

img5

图1 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茶叶出口量图

1.扩大茶园面积阶段

自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是通过扩大茶园面积增加产量、发展茶业的阶段。这一阶段,茶产业发展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出口创汇。1978年茶树种植面积为104.7万公顷,比1950年增长5.2倍;同期茶叶产量增长3.3倍,低于茶树种植面积增长速度。茶园面积的扩大,为增加茶叶总产量,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2.提高茶园单产阶段

1978—1989年,是通过提高茶园单产增加产量、发展茶业的阶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走改革开放的兴国之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茶农的生产积极性。1984年,茶叶内外销市场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这标志着茶业由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茶叶仍然是短缺商品,茶农收入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增产,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茶园单产来实现。

这一阶段,茶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茶业发展方式从资源扩张粗放型向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集约型方向发展。茶园面积增长缓慢,但茶叶产量增长迅速。1989年茶园面积为106.5万公顷,茶叶产量为53.5万吨。茶园面积仅比1978年增长1.7%,但产量比1978年增长1倍。

(2)茶叶供求关系从短缺开始向供过于求转变,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茶业发展从受资源约束向受资源和市场需求双重约束转变。

(3)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①茶叶不是攸关国计民生的农产品;②茶叶在国家创汇中地位下降;③茶业在农民增收中作用尚未显现。

3.调整结构、提高茶叶品质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茶叶生产偏重单产,忽略质量。随着产量的迅速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业发展的环境变化很大:①茶叶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②人们对茶叶的消费向优质化、多样化方向发展;③茶叶外贸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对出口茶叶的补贴。这一阶段,我国茶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采取了如下应对措施。

(1)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茶叶产品的结构。扩大绿茶、乌龙茶生产规模,压缩红碎茶生产。绿茶产量从1990年的33.3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49.8万吨,增加49.8%;乌龙茶产量从1990年的3.3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6.8万吨,增加1倍以上;红碎茶产量从1990年的11万吨,下降到2000年的4.7万吨。1990年绿茶、红茶、乌龙茶三大茶类的比例为70∶23∶7,到2000年,该比例为81∶8∶11。

(2)加强名优茶的开发,提升茶叶产品质量。1990年我国名优茶的产量只有2.7万吨,到2000年产量增加到13.5万吨,增长4倍;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从1990年的5.0%提高到19.8%。

(3)茶叶生产布局向有比较优势的地区集中。

4.全面发展阶段

21世纪以来,茶业迈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大宗农产品供求从长期短缺步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农民出现严重的增产不增收问题。针对新情况,中央作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从中央到主要产茶省均把发展茶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重视发展茶业的目的变化明显,从为国家创汇转变为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结构调整为茶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国茶产业发展迅速,举世瞩目。这一阶段,无论茶园面积,还是茶叶产量、茶叶效益均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09年,我国茶园面积184.9万公顷、茶叶产量135.9万吨、农业产值413亿元,分别较2000年增长了69.8%、99.0%和340%。

1.2 我国茶业60年发展的启示

回顾60年茶业发展历程,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茶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解读60年茶业发展,我们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1.市场经济为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新中国成立60年,前30年主要实行计划经济制度,后30年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对比两个30年,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制度对促进茶业发展的作用突出。1978年茶园面积比1950年增加5.2倍,同期茶叶产量只增长3.3倍,前30年一直没有解决茶叶产品短缺的问题;2009年茶园面积仅比1978年增加76.4%,同期产量增长4.1倍。茶叶效益更加明显。

2.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茶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20世纪80年代,随着茶叶产量的快速增加,茶叶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变,导致茶业发展不仅受资源约束,还受市场需求的制约。但当时的市场需求不足是由于居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购买力的有效需求不足。1990年全国茶叶总产量只有54万吨,茶叶内销量不足34万吨,就出现卖茶叶难。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的消费量持续增长,消费的产品档次明显提高。2009年,茶叶产量达到135.9万吨,国内茶叶表现消费量达到105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达到53万吨。

3.政府重视为茶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政府支持加快了茶业发展的步伐。在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前,由于茶叶属于经济作物,很难获得政府的支持,计划经济时代出台的鼓励茶叶出口的扶持政策随着我国出口创汇形势的好转而相继取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茶业发展虽有活力,但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发展缓慢。农业结构调整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目标,茶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都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推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先后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加大投入使新世纪茶业获得全面、快速的发展。

4.科技创新为茶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60年来,茶业科技在不同阶段围绕茶产业存在的关键性科技问题开展攻关,促进茶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为茶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促进茶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有:无性系良种、茶树条栽和平衡施肥技术、茶树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茶叶机械化加工技术、名优茶加工技术、茶饮料制备技术、茶天然产物制备与利用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取得以下成效:①茶园单产明显提高;②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明显提高;③茶叶加工规模不断扩大;④茶叶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⑤茶叶饮用方式趋向多样化;⑥茶叶的用途趋向多元化。

5.饮茶有益于人体健康知识的宣传促进了茶叶消费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食品的养生和保健。近20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中功能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突变、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防止心血管疾病等功效。饮茶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宣传,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茶叶的保健功能,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饮茶行列。调查数据表明,2007年在北京有39%的茶叶消费者选择喝茶是为了人体健康,为了减肥的占12%,为了解渴的占31%。三者合计占82%。茶叶已从过去单一的解渴饮料转变为解渴加健康饮料。

6.茶文化的蓬勃发展提升了茶产业影响力

21世纪以来,茶文化研究与普及在全国兴起,有力推动了茶产业发展。茶文化研究在茶历史、茶道、茶艺、茶俗、茶文学、茶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诠释了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提升茶文化的社会地位奠定了基础。以丰富和深厚的茶文化为基础,倡导“茶为国饮”,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对推进茶叶消费发挥重要作用。茶文化的普及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茶叶不只是普通的饮料,除提供解渴、保健等物质功能外,饮茶还具有怡情、修性、立德的精神享受。各地开展的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节,对挖掘和宣传本地茶文化,提高其茶叶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