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茶树有害生物治理技术演变体现了茶产业发展的要求
茶树有害生物治理技术是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的,主要经历了从自然控制、化学防治、综合防治到生态调控等阶段的演变。
3.1 自然控制阶段
在化学合成农药出现前,茶叶生产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茶树病虫防治技术十分有限。但是,茶园生态比较稳定,在茶叶生产上对茶树病虫的防治要求很少,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使用天然植物源或矿物源农药防治。
3.2 化学防治阶段
有机合成农药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为标志的第一代化学合成农药,就彰显出化学合成农药具有的使用简单、使用后能迅速控制病虫为害且受环境条件影响小的特点。[13]当时我国茶叶生产正处于恢复阶段,既价廉又高效的有机氯农药使用后十分有效地控制了茶树病虫的为害,确保了茶叶产量的稳定和提高。50年代起,有机氯农药几乎占领了所有的农作物病虫防治市场,同样也成为茶树病虫害防治的万灵药。然而由于有机氯农药的普遍使用,茶园天敌大量被杀伤,生态系内部的种群自然平衡遭到了破坏,一些次要害虫逐渐成为主要害虫;同时由于DDT和六六六的稳定性,其在茶叶中的残留水平超标达10~100倍,直接影响我国茶叶产品出口。此后,有机磷农药逐步取代有机氯农药,但很快又使得过去很少出现的多种茶叶螨类和叶蝉类害虫猖獗成灾。[14]化学合成农药的应用与实践表明,在防治茶树病虫起到很大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负面效应,主要是农药残留、抗药性和再猖獗问题。因此,要减少茶树病虫害对茶叶生产的损失,进一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不能单纯依靠化学防治这一种手段来解决有害生物的防治问题。
3.3 综合防治阶段
以我国出口茶叶中六六六和DDT残留水平超标导致的索赔和毁茶事件为标志,茶树病虫防治策略也从单纯依赖于化学防治,提升到合理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上来。通过采用栽培技术与合理用药协调使用、栽培技术与生物防治协调使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协调使用等多种综合防治模式,减少了化学农药用药量和施药次数。同时茶树上使用的农药种类和使用技术也有了较大提高,禁用了DDT、六六六和对硫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实行了茶园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茶园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在农药品种选用和农药残留问题上有了明显提高。这对确保茶叶生产的稳产高产和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上的关键技术尚未解决,国内茶叶产品卫生质量要求中的农药残留限量仍执行六六六和DDT两项标准,因此在防治措施上仍然偏重于化学防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茶叶生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茶叶出口量不断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同时茶叶进口国,特别是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更为严格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不仅不断扩大检验的农药种类,而且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也大幅下降。以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为核心的茶叶卫生质量要求,对茶树植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茶树病虫的防治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3.4 生态调控阶段
以质量安全为特点的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生产的迅速发展,茶叶生产已从数量型发展模式逐步向质量型模式转变。适应于这一变化,茶树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直至不使用化学农药。因此,防治策略要从控制病虫为害,向调控病虫种群,改善和优化系统功能,实现环境安全、生态协调、经济高效、持续发展的生态调控阶段演变。[15]应该说生态调控与综合防治的含义是非常相近的,只是生态调控更强调环境友善、系统健康和持续发展。
近年来,茶园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上都在不断发展。①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应用于茶园病虫的防治,是茶树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技术的基础。生物防治的关键技术有了突破,以茶尺蠖病毒制剂为代表的一批生物农药开始大面积地应用于茶园生产;应用性信息素和互利素防治茶树害虫的化学生态防治技术,正逐步走向生产实际;传统的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通过现代技术的改进,在保持环境友好性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对靶标生物的有效性,成为病虫防治的新途径。[16~17]②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茶树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技术。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现代茶叶生产方式,符合国内外市场对茶叶产品的要求。当今茶叶质量安全的重点是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水平,这就需要在茶叶生产环节,通过采用茶树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技术,达到减少或不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茶树病虫的为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