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畜产品供求弹性引起价格波动
7.3.2.1 生猪供给弹性引起价格波动
从存栏与出栏量关系看生猪供给弹性,假如商品肉猪自出生到出栏分为两大阶段,即:仔猪、育肥猪。那么,我们选择样本点45个月的肉猪存栏量与出栏量,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见图7-26,相对而言,生猪的出栏更有规律性,说明生猪需求的季节性规律比较明显,而存栏的变化虽然相对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那就是,生猪的出栏最高峰均在每年的“春节”前后,维持的时间很短。如:黑龙江省依兰县样本点生猪出栏量平时在150~200万头,而春节前后却增加至250万头左右,高出平时20%~50%。不过,由于补栏基数较大,存栏量会在每年的春节出现大幅下降,下降的幅度在10%~20%之间。同时我们由图7-26还可以看出,存栏量在每年春节都会有大幅下降,很快便开始恢复,大约需要2~4个月便可恢复至节前水平。
生猪出栏量占生猪存栏量的比重一般情况下在20%~25%,这是因为,商品肉猪的育肥期约为4~6个月,每月出栏的数量占存栏的1/4~1/5。但我们由图7-26不难看出,除了每年春节前后出栏占存栏的比重可以达到30%以上甚至35%左右以外,仍有个别月份会高于25%。如2004年下半年7~11月份最高达到25.69%,主要原因在于猪价远高于正常价位,盈利水平非常高,导致出栏明显增加,部分养猪户甚至将150斤左右的生猪也出栏了。虽然2006年上半年也达到了25%以上,其主要原因在于猪高热病疫情肆虐,大量的生猪被出栏,同时死亡率明显提高,存栏量大幅下降。低于20%的情况也曾发生过,如2003年3~6月份,其主要原因在于适逢非典,省际间交通阻滞,产销区流通受阻,大量的生猪虽达到出栏体重但却遭遇“卖猪难”的问题。而此前,生猪存栏水平却非常高。所以,出栏占存栏的比重低于20%。
图7-26 2003年1月~2006年10月样本点生猪存栏、出栏量变化
由肉猪存栏量与出栏量的关系可以看出,养殖户根据市场行情好坏调整出栏的行为对生猪的供给影响较大。除了春节前后出栏可以较平时增加一半左右外,行情的好坏对出栏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到出栏体重却因为行情好而提前出栏,达到出栏体重因为行情差而未出栏的,最多导致出栏占存栏的比重上升5%以内。而这部分“不该出栏而出栏,该出栏而不出栏”的部分占出栏量的比重在10%~20%。也就是游走于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部分的生猪占有效供给约为10%~20%。行情好的时候有效供给中有10%~20%的生猪是未达到出栏体重的;而行情差的时候,会出现占有效供给10%~20%的达到出栏体重的生猪却未出栏。分析该现象的原因,之所以只有这些猪有资格游走于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之间,主要是:即使行情好,未达到出栏体重而出栏的生猪也应该在150斤以上,这部分猪的数量在总存栏猪中的量是比较小的。
另外,母猪存栏决定生猪供应,周期为1年。生猪生产的源泉是母猪,通过母猪存栏量的变化便可以推算出实际的生猪供应量的变化。在需求变化较小的前提下,生猪价格的变化更多的是由供应的变化决定的。从图7-27不难看出,母猪存栏的变化趋势与生猪价格间的关系非常明了,同时期两者的变化趋势几乎完全相反,周期规律非常明显。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出两条曲线的间隔周期,为12~14个月。
如:2003年5、6月份后生猪价格保持上涨势头至2004年9月份,而母猪存栏却保持震荡下跌势头。2004年9月份后,猪价持续回落,母猪存栏自2004年7月份开始持续上升。2005年10月份猪价跌至成本线,母猪存栏却涨至最高点。
图7-27 生猪价格与母猪存栏变化关系
之所以生猪价格变化曲线要早于母猪指数变化曲线12~14个月,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上涨并不能够马上、直接带动母猪存栏的根本增长,只有当生猪价格涨到一定的价位后,母猪的补栏才会大量跟上。而且,只要母猪存栏量一旦开始增长,生猪供应便会持续大量增加,导致后市生猪供应释放式增长,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猪价下跌。
经济学中供给曲线和价格曲线是向相反的方向波动的,母猪存栏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生猪供应量的变化。但生猪供应曲线应该还要滞后于母猪存栏曲线。因为,母猪从妊娠-产仔-仔猪断奶-仔猪育肥出栏,还需要4+6=10个月左右时间。但是由于存栏母猪并非多数是初产母猪,只要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最快5个多月,最迟10个月便可表现出来。假如母猪存栏量下降,那么就如同发动机熄火,生猪存栏、供应量便会立即表现为下降。
7.3.2.2 猪肉需求弹性对价格波动影响
生猪需求指数主要是在对价格反映的消费需求情况以及生猪上市量的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将食品安全事件等对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评估,最后以指数的形式表现出来。猪肉的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其规律为每年的“春节”前,需求会达到全年最高峰。春节过后对猪肉的需求一直下滑,到6月末或7月初会进入低谷,再开始回升。这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寒冷,人们饮食结构中肉食品会较多。同时,因为夏季温度适宜,青绿饲料丰富,是生猪育肥的好季节,因此,多数养殖户选择春天补栏仔猪,冬春季节卖。另外,夏季是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上市的黄金季节,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食品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因此,多数的消费者在食品结构的选择上会倾向价格较低的蔬菜、水果等食品,而很少选择热量较高、油腻而且价格较高的肉类产品。冬春季节各种蔬菜、水果、水产品已经下市,消费者饮食结构调整,以米面、肉蛋奶等食品为主。因此,猪肉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
从生猪需求的规律来看,基本是和猪肉需求的规律相同,只是稍有后滞,市场猪肉价格涨幅高于生猪价格上涨。以四川省为例,2009年下半年,市场猪肉价格从连续下降开始逐步波动上涨,年底的市场平均价格已经达到每市斤11元,和二季度最低平均价格相比增长了29.2%。但同期农村生猪收购的平均市场价格涨幅为16.7%,比猪肉价格平均涨幅低了12.5个百分点。由多年的生猪需求规律可知,平均每年的4~6月份期间,生猪需求指数会是全年的最低点,2006年4月生猪需求指数为94.89%,2007年4月份生猪需求指数为95.27%,主要是因为人均收入的缓慢提高。但较2006年春节期间下降近20个点,说明春节过后,即将进入夏季,需求回落较为明显。2008年则在6月底7月初达到最低,见图7-28。
图7-28 全国生猪需求指数趋势图
2009年1~9月份,需求最低点在4月底5月初,由于“猪流感”的命名导致居民对猪肉产生一定的恐慌性需求下降。但仅仅维持了一周左右,在国内养猪界知名专家企业家陈建雄博士、姚龙涛教授等专家的努力下,及时上报世卫组织“为猪正名”。之后随着为猪正名,以及政府的收储,需求有所反弹,但是仍处于季节性的消费淡季。6月份后猪价淡季强势反弹。其主要原因除了年初华北地区猪病、政府收储等因素以外,蔬菜、水果、水产品等替代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猪肉与这些农产品都是居民饮食结构中的一部分,彼此有很强的替代性,彼此必须保持一定的价差。2007年由于猪肉供应短缺而带动其他农产品涨价正是因为此。
7.3.2.3 价格、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蛛网理论是把时间引入均衡分析中,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见图7-29、图7-30。即畜产品价格与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正相关,但需求指数不会随价格的波动而发生大的变化。同时,本期畜产品的产量取决于上一期的价格,而本期的价格决定下一期的产量,其根本原因在于畜产品从生产到上市都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而且生产规模一旦确定,在生产过程未完成前不能中途改变,故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从2007年的价格、供需之间的关系看,由于受2006年的疫情等因素影响使价格下跌,导致2007的生产锐减,出现供给严重不足,体现出“发散型蛛网模型”。
图7-29 扩散型蛛网图
另外,当畜产品价格上升时,养殖户会马上加大产量,导致了下期价格下跌和销售困难,陷入“蛛网困境”,并导致养殖户成为市场价格的牺牲品,产品价格上涨时也伴随生产成本提高,而产品价格下跌的损失却无法弥补。“蛛网困境”现象的根源,揭露了“谁在操控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畜产品价格的产生是“价值规律”、“供求关系”、“博弈”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畜产品价格无论怎么变化,总是围绕畜产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化,价值规律是价格变动的杠杆。而养殖户的心理预期、畜产品交易双方的“博弈”,是根据各自对畜产品供求变化的感知而来,因此,使畜产品价格的变化充满了变数。还是以生猪为例,对生猪价格影响最大的当然是供求关系,其又可以分为影响生猪供应和需求的两大方面,其中影响生猪供应即存栏、出栏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猪的生长周期、养猪业缺乏市场准入和准出制度、散养比例较高、信息传导不畅、疫病爆发频繁”这五大因素。生猪需求的变化主要受人均收入的变化影响,制约猪肉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来自于猪肉安全事件和猪病的频发。其次,还受季节性变化影响,但对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
图7-30 收敛型蛛网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