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选好的领头人
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始终有“能人”的发起和领导。在建立合作社的时候,要寻找、依靠那些乡村能人作为发起人,动员、组织农户,他们在确定合作社经营业务、目标,起草章程和筹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参加合作社的所有农户都有权利和义务,比如,在最初的成员大会上讨论并通过章程,选举出最合适的人,让他们分别担任合作社的理事长(法人代表)和理事、经理等管理者。
虽然说,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但由于内部分工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合作社还必须要有好的负责人和管理者,委托他们提出并执行合作社的经营决策,按照章程、制度管理社内的各种资源,代表合作社与政府部门、银行、企业、经销商、农业科技单位打交道,组织农户进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按照规定向农户分配合作社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利润,保证合作社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因此,负责人和管理者的素质、能力、水平和个人的品质、性格、修养,都会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运行与发展,甚至关系到合作社的整个命运。所以,在筹办合作社的过程中,乡镇政府、村党支部及村委会应当特别重视发现、培养、推荐那些乡村能人;而合作社成员大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这些乡村能人中推选出有能力、人品好,对合作社和乡亲们有责任心,愿意帮助农民致富的负责人;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尽可能运用自己的经营才干、能力、经验来办好合作社,为众多农户服务,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价值。
合作社成员推选出称职、放心的负责人,就能够保证合作社的正常发展,实现入社农户的共同利益。
第一,这些好的负责人可以利用自身的威信和号召力取得更多农户的信任,吸引更多农户加入,发展壮大合作社;同时,通过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和经营活动,以及入社农户实实在在得到的好处、利益,吸引、带动周边的农民也来从事同类型的生产活动,以更好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第二,这些好的负责人对于合作社所确定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有较为深入地了解,经营经验丰富,能够及时地捕捉到各种市场信息,对市场和行情变化的判断能力强,能够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组织销售,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农民的实际收益。
第三,好的负责人头脑灵活,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强,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发挥合作社的整体组织作用,在采购优质农业生产资料,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协调解决资金、贷款,争取政府扶持,促进农产品销售等各个方面,能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第四,好的负责人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目标,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分散、零星的农业资源,通过合作社,将农村分散的土地、劳动力、资金、农业机械等,以入股、使用权流转等多种形式集中起来,统一使用,提高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益和集约化程度,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增强合作社的竞争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各自的特长,在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形成按劳动、入社资源、实际贡献、所提供交易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等多种方式,合理分配酬劳、返还利润,稳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例。
图3—1 好的领导人在办好合作社过程中的作用示意图
如兰州市榆中县三角城村的国美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就得益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杨天龙的努力。他利用自己所学的农业植物学专业知识,于2008年毅然回到家乡创业,注册成立“国玉金香玉米产销专业合作社”。经过他的努力,合作社从最初的8户社员发展到2011年的400多户,水果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上万亩,遍布榆中和省内许多地方,甚至扩展到外省区。合作社还拓展了订单生产、包装外运、冷冻储藏业务,已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特色富农经济实体。
再如2007年11月由年轻的致富带头人王鑫发起创建的陇西县弘泰马铃薯购销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马铃薯种植、运销、贮藏保鲜、良种引进等经营活动。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当地建立5000亩无公害商品薯生产基地和2000亩良种扩繁基地,引进陇薯3号、陇薯6号、庄薯3号、定薯1号、早大白、黑土豆等脱毒原种和一级种示范推广种植技术,显著提高了当地农户种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并有效缓解了马铃薯贮藏难问题,改善了马铃薯生产经营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市场销售环节的“旺吞淡吐”,确保合作社社员利益稳步增长。
弘泰合作社十分重视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工作,申请注册了“弘泰”马铃薯产品商标,合作社还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站(www.lxht88.com),开通了淘宝专营店(域名:黑美人6986—陇源特产专营店),并在百度、阿里巴巴、51、网易等国内外知名网站和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宣传合作社及其产品,产生了良好效果。合作社还在新疆喀什、四川乐山建立了近2万亩生产基地,签下了长期供种协议;同时,在当地流转土地100亩,作为马铃薯优质原种扩繁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