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宁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孙晋华
当今世界,人们在追求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面临来自能源枯竭与生态恶化的威胁,低碳经济概念由此产生。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改革、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我国政府第一次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还得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由此,我国进入了发展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各地各行业面临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的强大压力,低碳化实践迫在眉睫,低碳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一、南宁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
所谓低碳城市,就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的产物,是发展低碳经济的载体。南宁市建设低碳城市意义在于:
(一)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现实要求
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国务院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38%,但完成“十一五”降低20%左右的目标压力巨大。南宁市作为西部后发展城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能否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1),仍需时间的检验。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项目,攻关低碳科技,践行低碳生活,可为节能减排扫清障碍。
(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路径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做好2011年经济工作,必须做好“六个结合”,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提高、增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均衡性、发展空间、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和协调性。实现科学发展,就要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资源和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短视行为。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单位GDP的资源量和环境代价,把提高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作为发展目标,既重视资源的经济价值,也重视其生态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提高资源效率,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三)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南宁市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南宁市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对资源环境提出了挑战。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成为南宁市提高产业竞争力、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南宁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应有措施
南宁市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将其推向了改革发展的前沿,南宁市作为对接东盟的门户城市,在国际区域合作中将扮演重要的作用。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是南宁市在新时期提出的战略性决策目标,对南宁市的发展道路提出新要求,建设宜居城市,激发城市活力,都需要将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双赢作为核心发展理念。由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南宁市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应有举措。
二、南宁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形势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的愿望如此迫切,低碳经济离南宁市到底有多远?低碳经济是否是一把“双刃剑”,南宁市建设低碳城市面临的优势与劣势并存。
(一)南宁市建设低碳城市的优势
1.节能减排工作到位
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先后出台了多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政策法令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加大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力度,走出了一条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为发展低碳做好了先期准备。
2.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2009年末,南宁市园林绿地面积3492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53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9平方米,公园面积1727公顷,高于2008年51公顷;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6.4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5855万吨,工业废水达标率89.90%,较2008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烟尘排放量12502吨,低于2008年13067吨的排放量。
3.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在经济快速增长情况下,南宁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技术革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了淘汰技术落后、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企业的力度,以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发展了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逐步形成了以铝深加工、电子及IT产业、汽配及机电、消费品工业、食品加工、服装、家具第七大产业为重点的门类比较齐全并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发展低碳经济奠定了产业基础。
(二)南宁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
1.资源环境禀赋
2008年,南宁市已勘明能源矿产有褐煤、无烟煤、石煤、地热(热矿水)等,而能源消费结构则呈现出整体的“中国特色”。相关数据显示,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资源型产业对含碳资源产品的消耗比重分别为64.58%、51.65%、21.67%,南宁市作为矿产资源富集区自然也逃脱不了“受益于资源也受制于资源”的尴尬局面。另外,南宁市在太阳能、风能利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生物质能方面虽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还未得到广泛利用,能源结构在短时期内也很难转变。
2.低碳基础薄弱
南宁市现在的很多规划和基础设施,并没有考虑低碳的因素,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冲突。在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和林业发展等方面,低碳化处理不足。产业方面,电力、钢铁、有色、建材、造纸、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低碳化发展又面临技术革新,设备引进,能源转向,融资困难等多种障碍。居民生活方面,节能与绿色消费意识薄弱,低碳消费行为尚未形成,也需要较长时期的宣传与引导,才能形成全社会的低碳风尚。
3.转型代价较大
南宁市现在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还远远不符合低碳的要求,但又不可能马上淘汰,向低碳转型面临障碍。不可否认,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以后,碳排放量才开始出现明显的下滑。目前,南宁市城市居民收入略低3000美元的水平,(2)同时又面临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对能源要素的巨大需求。(3)走低碳发展道路,给南宁市带来不断增加的经济调整成本,而这些成本一味地让政府负担,财政支出的压力就会使其不可持续,如果让企业承担,缺乏转向新能源和成本消化的动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三、南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评估
(一)高碳素能源依赖
表1 是2009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表中呈现了南宁市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和数据指标,而图1则较为直观地展现了这一能源消费结构特点。
由图可知,煤、煤制品、焦炭等煤炭能源占整体能源消费的41%,热力能占45%,电力和其他能源各占6%和7%,柴油、汽油等能源共占1%,显示出对煤炭能源的高依赖度。(4)据数据显示,煤的碳密集程度要比其他化石燃料高得多,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CO2是天然气的近两倍,煤的高消费势必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
表1 2009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情况
图1 2009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
(二)高耗能产业布局
衡量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指标有很多,本研究侧重于对能耗的研究,由此选择了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作为主要考量指标,以全行业发展水平为对照,比较了南宁市行业能耗效益指标情况(见图2)。图2中所衡量的指标囊括了收入《南宁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34个行业,文中未将各行业名称标出,主要选择有对比性的行业作出分析(5)。
从图2可知,2008年,南宁市高效低耗的产业主要分布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高耗能低效益的行业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其他行业保持与全行业相当的产值能耗水平。可见,南宁市部分行业处于低产能高耗能粗放型经济发展状态,产业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图2 全行业与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对比图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南宁统计年鉴2009》产值能耗(能源消耗率)=能源消费总量/工业总产值(吨/万元)
地区生产总值的行业构成是衡量行业对地区经济贡献率的直接指标,本研究选择行业利税总额作为考量某行业在该地经济总量中的地位和贡献。从表中可见,南宁市创税工业企业中,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在产值能耗方面较全行业水平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产值能耗较低而高创税的行业以烟草业最为突出,这与整个烟草行业特性有关。而对南宁市税收贡献较大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与全行业产值能耗差较大,表现出低产高耗的不和谐发展态势,从一侧面反映出南宁市产业发展结构性缺陷较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表2 2009年南宁市部分利税总额亿元工业行业不完全经济效益指标情况表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南宁统计年鉴2010》全行业产值能耗选取2008年数据
数据显示,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在前五位的产业部门及其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0.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5.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对照表2,可见南宁市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经济创收的同时,也面临着低碳化的严重挑战。
(三)低碳实践现状
不可否认,“低碳”是上世纪末出现的概念,而低碳经济则首次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可是一个渐进过程。目前,各地都纷纷进行了低碳化实践,但是效果到后期才会逐渐显现。低碳实践可从政府低碳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布局,公众低碳消费习惯等方面来考察,涉及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艺术等层面。以这些尺度来考量,南宁市的低碳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未出台具体的低碳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中,高耗能产业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产业升级改造方面,技术革新压力较大,低碳化投资不足。居民生活方面,节能与绿色消费意识薄弱,低碳消费行为尚需引导。总之,南宁市的低碳认知还有待提高,低碳化实践尤其薄弱。
四、南宁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低碳的新型工业化为重点,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强化低碳意识,践行低碳消费,形成低碳政府、低碳企业、低碳家庭、低碳建筑、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的低碳经济发展格局,开创南宁市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1.责任为主原则
低碳经济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该承诺为未来十年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各地、各单位、各行业成为节能降耗的主体,负有低碳化的重大责任,南宁市也要责任先行,坚决完成低碳化目标。
①见中国科学院公布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名单》。
2.适度有序原则
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趋势,将引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但其过程复杂,不可一蹴而就。要充分考虑到新能源开发、产业结构升级、低碳技术研发、落后产能替代等多种因素,除了考虑产业转型困难外,还要考虑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撑能力。南宁市作为后发城市,推进过程要遵循适度有序原则。
3.多管齐下原则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要从多方面推进,包括推出低碳经济相关产业及政策,制定全行业碳排放核算标准,低碳技术研发投入,碳交易市场与低碳融资平台,低碳消费观念等多个方面,涉及生产生活多个领域的不同层面,建设过程要多管齐下,全方位着眼。
(三)指标任务
1.评价指标
考虑到减排承诺和责任,以及增加节能措施、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以及污染的减少、重工业自身的提高等所产生的政策效应,发展低碳经济,适当的衡量标准成为焦点。迄今为止,最完善的评价指标包括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四大类共12个指标(如表3所示),南宁市可以此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基准。
表3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6)
2.发展任务
近期(2010~2015年):提高能源利用率,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新能源,减少碳素能源依赖;倡导低碳消费。碳生产力2015年比2005年提高37%。(7)
中期(2015~2020年):基本形成低碳高效产业格局,高耗能产业得到有序升级改造;清洁能源开发初具规模;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大幅发展;碳排放总量绝对下降。碳生产力2020年比2005年提高58%。
远期(2020~2030年):化石能源基本替代;低碳科技相对成熟;低碳产品大量涌现;基本形成低碳引领的经济发展格局。碳生产力2030年比2005年提高68%。
五、南宁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措施
发展低碳经济,制度上要注重配套政策设计,加大低碳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产业上要完善规划,发展新型工业,打造低碳产业链,走高科技道路;公共服务上要搭建低碳项目融资平台,提高科技研发投入;观念上要引导公众低碳消费,形成低碳社区、低碳家庭,构建低碳社会。总之,要多元并举,合力推进。
(一)紧抓技术创新,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深入落实南宁市各项节能降耗任务,严格执行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扎实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以重点工业企业为抓手,严格执行节能指标任务,实行领导问责制,保证重点能耗产品、单项能耗指标呈整体下降趋势。大力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以循环经济为依托,提高能源回收利用效率。淘汰高耗能产业和生产工艺,加大对高耗能工业行业的整治力度,特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行业,节能降耗空间较大。
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不是减少碳素能源的使用,而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要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对节能降耗低碳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特别是开展对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富氧燃烧技术、燃烧后脱碳的技术、节能和清洁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技术等的研发。要从各方面保障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科技交流,引进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并将其尽快应用于生产实践,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稳步开展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
(二)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度
蒸汽机时代结束伴随着电力时代的到来,低碳经济呼唤新能源的广泛利用。能源结构清洁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要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缓解现阶段的资源环境压力不无好处。按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可循环、可持续、可再生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
能源结构清洁化,就要依托循环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化石能源低碳化和发展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就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化石能源低碳化,则要求在钢铁、电力、化工等行业推广低碳技术,淘汰小火电、小煤矿、小炼油等落后产能,提高碳素能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开发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是能源结构清洁化的主要方向,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生物质能、氢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降低碳素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真正实现能源结构低碳化。
(三)发展低碳产业,逐步建立低碳经济结构
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视野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寻求低碳经济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点。在增强产业实力的同时,注重低碳经济理念的贯彻,将低碳化、绿色化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
南宁市要大力进行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建立一批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在全国建设低碳社会、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发展低碳产业,尤其是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行业先行试点,作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
(四)完善市场机制,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
在我国的不同功能区,生态责任各有不同,应依照国际通用的“碳源—碳汇”平衡规则,以“外部效益”溢出份额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同时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制度。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开展环保和排放的技术交易、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为平衡环境责任提供平台。探索建立环境基金和碳基金,谋划资金渠道,规范资金运作,基金要严格用于资助碳汇的项目、低碳技术研发和技术商业化。
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树立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在私人消费中要大力倡导使用节能型、低碳型的产品和服务,以公共服务来替代过多的私人消费,提倡消费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以便用较少的能源消耗和碳基排放达到较高的生活满足。对于企业,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开展环境公益项目,提升企业形象。同时,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营造低碳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整合发展思路,推进制度和法律体系建设
要致力于制度创新,从政策引导层面建立有利于形成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对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进行低碳化调整。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规,考虑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对新能源、生态基础设施等低碳经济产业实行政策倾斜。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清洁发展、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和相关法规,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建设。
(作者单位:南宁市社会科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