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融合的基本概念

融合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3-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融合的基本概念融合是近几年在产业界流行的一个概念,但是关于融合的具体内涵,目前学界并未达成共识,存在很多模糊的方面。据文献索引,融合主要用于描述信息、数字技术等发展带来的信息产业与通信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产品与服务融合为一的现象,也有学者称为数字融合。

(一)融合的基本概念

融合(convergence)是近几年在产业界流行的一个概念,但是关于融合的具体内涵,目前学界并未达成共识,存在很多模糊的方面。据文献索引,融合主要用于描述信息、数字技术等发展带来的信息产业与通信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产品与服务融合为一的现象,也有学者称为数字融合(digital convergence)。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传媒实验室的尼古路庞特(Nicholas Negro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哈佛大学的欧丁格(Anthony Oettinger)和法国作家罗尔(Nora)与敏斯(Mince)分别创造了compunctions和telemetriqu两个新词来试图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并把信息转换成数字后,将照片、音乐、文件、视像和对话通过统一终端结合网络传送及显示的现象称为“数字融合”(Mueller,1997)。此外,根据欧洲委员会绿皮书的定义,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而尤弗亚(Yoffie,1997)将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日本产业经济学家植草益(2001)则从产业融合的原因和结果两方面来揭示产业融合的意义,他认为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我们认为,产业融合的本质在于新型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在现实经济中,企业间某种关系的建立应该是常态而不是什么新现象。但问题是当这种现象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作用后,大范围出现在经济生活中并表现出一种稳定状态,这时候新的产品与服务出现,传统的产业边界也会开始模糊。如果我们还是依赖先前的产业分类方式来认识、研究经济现象与规律,就会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会导致错误。举例而言,传统的印刷包装产业链上,书籍的出版商仅仅与传统的纸介质的印刷企业相互合作,生产出纸介质的书籍,然后通过书籍的批发与零售商分销出去。传统的书籍出版、印刷、流通的边界较为清晰。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书籍内容的电子化、发行流通的网络化成为可能,出版商不仅仅可以与纸介质的印刷商合作,利用传统的书商将书籍送抵消费者手中,更可以将书籍与电子图书制作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ISP)、终端设备制造商等类企业展开合作,利用互联网将书籍内容传递给消费者,比如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移动阅读,为消费创造了新的阅读体验与价值。这种现象,模糊了传统印刷业与通信业之间的边界。起初,如果这仅仅只是少数企业与消费者参与,并不说明产业实现了融合,传统的产业边界划分方法、统计数据的采集仍然可以使用,并不会影响到我们对经济世界的认识。相反,如果现在网络图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简单的忽略很可能造成误读(比如统计书籍阅读者的数量一定要包含网络读者,而不限于传统图书的发行量),影响经济政策制定,此时我们需要新的产业分类方式,新的产业部门因此而产生,产业融合现象出现。当然,上述案例只是产业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新兴企业合作、共同为消费者创造新价值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我们将在下文进行详细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