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80年代债务危机和90年代经济危机后拉美的贫困
一、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时期的贫困状况
1982年以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债务本息开始,拉美陷入了债务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使拉美国家自70年代中期起所推行的“负债发展”战略以失败告终,而且打破了拉美经济在战后30年间持续增长的局面。在危机的巨大压力下,拉美国家被迫进行急剧的经济调整,导致了经济的严重衰退,并引发了持续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危机,使整个80年代成为拉美“失去的十年”。由于债务危机的冲击,贫困阶层的工资收入降低,就业机会减少,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剧,贫困人口的数量至少增加了22%,即将近4 000万。据国际劳工组织计算,1980—1986年间,拉美地区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了16%,拉美公共部门和农业部门职工的收入水平平均下降了30%,工业部门17%。因此,拉美经济委员会估计,这一时期拉美地区的平均收入已经降到了70年代初期的水平。居住在城市的贫困人口以及在巴西、秘鲁以及中美洲和加勒比的一些小国的那些依赖自然资源生存的农民,成为了危机的最大受害者。这些国家的贫困人口增长数量占全部贫民增长数量的85%,虽然,当时居住在这些国家的人口还不到整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50%。在城市,贫困人口增加了将近3 000万,占全部贫困人口增长的79%。危机出现后立即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的国家,像哥斯达黎加和哥伦比亚等,它们在大概十年的时间内就将贫困指数恢复到了危机之前的水平。而相反,像巴西、阿根廷、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国,它们在危机发生后就陷入到通货膨胀和经济大萧条之中,形成了经济的恶性循环,以至于贫困现象持续恶化;而玻利维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以及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它们没有及时出台有效的经济增长战略,导致了贫困问题的加剧。
二、20世纪90年代初拉美的贫困状况
90年代,拉美各国的调整初见成效,经济开始复苏。在经历了8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在这一时期,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减少贫困都呈现了多样化的势头。在大多数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取得了正的增长率,并全部或者部分地弥补了80年代危机以及经济大衰退所带来的巨大损失。1990—1997年间,巴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墨西哥为1.4%,玻利维亚1.5%,乌拉圭2.8%,阿根廷3.3%,在这一时期,智利经济的人均增长率甚至达到了4.5%。然而,经济的逐渐复苏并没有带来社会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1990年和1980年相比,贫困家庭和赤贫家庭占家庭总数的比例分别提高6%和3%,分别达到41%和18%(见表1-2)。[7]社会贫困状况持续恶化的状况一直持续到进入90年代几年后,到1994年,拉美社会贫困现象出现了小幅度减少,贫困人口比例基本保持不变,未出现大幅度增加,这与同期经济进入恢复性增长关系密切。
表1-2 拉丁美洲19国的贫困与赤贫规模
(贫困与赤贫家庭占全部家庭总数的百分比)
来源:Instituto Latinoamericano y del Caribe de Planificación Económica y Social(ILPES),“Reflexiones sobre el desarrollo y la responsabilidad del Estado”,Santiago de Chile,noviembre de 1998,p.50
三、90年代中后期经济危机时期的贫困状况
拉美国家在经历了90年代初短暂的经济好转之后,由于大多数国家采纳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到90年代中后期,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使拉美人民付出了沉重的社会代价。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忽视社会发展,造成两极分化加剧,社会迅速贫困化。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拉美各国改组了国有企业并使之私有化。在私有化进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没有对裁减下来的人员做出适当安排,从而造成了失业率的上升,加剧了社会贫困现象。私有化使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集中,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此外,1994年墨西哥爆发的金融危机更是为这种社会脆弱状况火上浇油,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危机使墨西哥损失了450亿美元,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16%。1995年,墨西哥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8.1%,是本世纪初墨西哥革命爆发以来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个人消费水平下降了12.9%,通货膨胀率超过50%,失业率从1994年的3.7%上升到1995年的6.3%[8]。消费者无法偿还住房贷款和其他贷款,大量企业倒闭。与危机前相比,失业人口增加了200万。仅在1995年1月和2月,倒闭的企业就达19 300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3%,25万人因此失业[9]。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这一时期拉美其他国家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的数量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一部分中产阶级家庭迅速加入了贫困人口的队伍,如阿根廷自1998年起经济持续衰退,2001年底更是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在1999—2002年期间,阿根廷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的贫困率翻了一番,由19.7%上升到41.5%,赤贫人口比重增加3倍,由占总人口的4.8%上升至18.6%。中产阶级日益贫困,专业人员纷纷寻找第二职业,大学教授和建筑师上街卖报和当出租车司机已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情。
发展模式的失误最终导致了1997年经济大萧条和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的大动荡使减贫成果不复存在。从1997年起的连续6年中,拉美地区的减贫进程实际上是处于停滞甚至是持续恶化状态,仅在2000年一度有所减少,贫困人口和赤贫人口比重都达到了9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但是这种有利的趋势因2001—2002年的经济危机戛然而止。在这两年中,贫困人口发展到2.21亿,其中9 740万为赤贫。2003年,虽然经济出现复苏,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不大,这两项指标都有所增加。一系列的数字可以说明这点(见表1-3)。
表1-3 1997—2003年间拉美地区贫困情况(单位:百万)
来源:Cepal,Panorama social de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 2002—2003,Santiago de Chile,p.7
那么到20世纪末,拉美各国的社会状况究竟是如何的呢?表1-4中就对各国的平均生活水平(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和家庭民意调查的家庭人均收入)、社会不公状况(根据对应各个家庭人均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负担系数(按照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以及受教育水平(接受教育的平均年数)等各方面进行对比。
表1-4 1999年拉美各国基本社会指数
①以家庭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家庭收入指家庭月收入,单位为美元。
续表
来源:Cepal,Anuario Estadístico de 2001 de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Santiago de Chile,2002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拉美地区各国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尼加拉瓜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73美元,而阿根廷在危机之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 435美元,这就意味着,1999年,阿根廷人拥有的资源是尼加拉瓜人的16倍。基尼系数在乌拉圭的0.44和巴西的0.64之间,而同一时期,西欧国家的基尼系数仅为0.29,撒哈拉以南地区为0.47。
四、小结
由图1-5可见,从1980年到2003年的20多年间,由于80年代债务危机的深刻影响,拉美国家的贫困人口比例和贫困人口数量都急剧增加,社会贫困状况空前恶化,这种恶化趋势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此时占拉美人口总数的48.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数量突破2亿。1990年之后,虽然拉美国家的贫困人口比例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发展,但归因于各种因素,总体的贫困人口数量和比例仍未恢复到80年代债务危机之前的水平,贫困人口从1.36亿增至2.27亿,贫困人口占整个拉美地区居民的44%,其中赤贫人口占20%,应该说当时拉美社会贫困问题是相当严峻的。
图1-5 拉丁美洲:贫困和赤贫人口演变
来源:Cepal,Panorama social de América Latina,2002-2003,p.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