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务风险控制

财务风险控制

时间:2023-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财务风险控制董事会在全面风险管理中要面对各种风险,并对风险管理最后承担终极责任。3.有效监督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是董事会参与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工作董事会的有效监督是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董事会不具体制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和程序,而是通过不断的监督和检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四、财务风险控制

董事会在全面风险管理中要面对各种风险,并对风险管理最后承担终极责任。对于董事会而言,财务风险是一项重要风险,在董事会审议批准相关决策中需要重点考量。

(一)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

1.根据风险来源进行的财务风险分类

(1)流动性风险。即因短期内不能履行财务义务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

(2)信用风险。即因未获得向客户提供的商品的付款而产生的信用风险。

(3)利率风险。即对消费者的可分配收入产生影响,并导致交易恶化的利率风险。

(4)通货膨胀风险。即涉及在投资期内的现金流和折现率的通货膨胀风险。

2.根据风险活动进行财务风险分类

(1)筹资风险。它是指负债融资不能如期偿还而带来的风险。该风险可分为收支性风险和现金风险。

(2)内部投资风险。它是指企业对内部资金投入所产生的风险。

(3)经营内部风险。它是指企业经营收入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这里主要指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它是指收益确认是否适当和收益分配政策是否科学以及分配形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等而产生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回避风险的发生。

1.按管理流程划分

(1)事前控制。又称排除干扰控制、预防性控制,是指在财务活动发生前,就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定,把可能产生的差异予以排除的一种控制方法。

(2)事中控制。又称补偿干扰控制、前馈性控制,是指通过对实际财务系统运行的监视,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一定措施,使差异得以消除的一种控制方法。

(3)事后控制。又称平衡偏差控制、反馈控制,是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确定差异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实际财务活动或调整财务计划,使差异得以消除或避免今后出现类似差异的一种控制方法。

2.按风险活动划分

(1)筹资活动风险控制。筹资过程中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利用财务杠杆,适当控制资金运用风险。

(2)投资活动风险控制。投资决策过程中平衡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做好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

(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其涉及降低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坏账损失等成本。应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并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

(4)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要根据企业生命周期合理安排收益分配。

(三)董事会参与财务风险控制的途径

1.关注财务风险是董事会参与财务风险控制的起点

董事会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正确认识财务风险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前提。董事会在重大决策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内部财务风险,同时还要关注外部财务风险。

2.促进构建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是董事会参与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

董事会促进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是参与财务风险控制的基础。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包括如下几个层次:

(1)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的资本营运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就着手应变,以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2)建立起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即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对决策、实施、评价进行有效全面的监控。

(3)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健全风险控制的动力机制。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使管理者、员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对每项存在风险的财务活动实行责任制。

3.有效监督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是董事会参与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工作

董事会的有效监督是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董事会可以通过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也可以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机构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实施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监督和监察。董事会不具体制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和程序,而是通过不断的监督和检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4.完善和监督财务信息披露机制是董事会参与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事项

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企业业绩。对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而言,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客观性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董事会要推动企业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监督检查信息的合规性、客观性、有效性。董事会要对信息披露负终极责任。

思考题

1.董事会为什么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全面风险管理多维框架的构建原则是什么?

3.企业如何构建风险管理文化?

4.联系神华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案例,你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有什么想法?

参考文献

中国证监会、国家经贸委:《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年。

阎达五等:《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会计研究》2001年第2期。

张琴、陈柳钦:《风险管理理论沿袭和最新发展趋势综述》,《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0期。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附录:风险管理常用技术方法简介》,《中央国资委全面风险管理培训资料汇编》2006年第6期。

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美国COSO制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宁:《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的突破及其启示》,《金融与经济》2006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