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张家川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张家川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家川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关系着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畜牧业对壮大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按照天水市产业结构布局,畜牧产业主要集中在张家川县和清水县。

张家川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关系着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畜牧业对壮大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国家对发展畜牧业越来越重视,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畜牧业发展重点正由牧区向农区转移,无论从外部新形势还是内部需要看,畜牧业作为强市的支柱产业都必须做大做强。按照天水市产业结构布局,畜牧产业主要集中在张家川县和清水县。为此,课题组就张家川县畜牧产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张家川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天水市东北部,陇山西麓。总面积1311.8平方公里,所辖3镇12乡,是甘肃省陇东南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目前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回族自治县。县境东北部有大片宜牧草山、草场,放牧草地面积达54.10万亩,其中成片草地18.77万亩。野生牧草有154种,均属灌木草丛类,以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菊科为主。饲草年产量达1.4亿公斤,载畜量折羊单位9.17万只。富有营养价值的蚕豆、箭舌豌豆和紫花苜蓿在全县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广阔前景。近年来,张家川县畜牧业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品牌做响、质量做优、链条做长、防疫做实、服务做好”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建设“陇东南畜牧大县”和“中国西部清真食品城”的战略目标,以全省肉牛产业大县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广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全县畜牧产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大产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一)畜禽及其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截至2010年底,张家川县畜禽饲养量115.8万头(匹、只),同比递增9.07%,其中牛存栏12.01万头,同比递增8.27%;羊存栏12.02万只,同比递增12.57%;鸡存栏39万只,同比递增5.43%;猪存栏2.3万头,同比递增18.67%。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9454吨,鲜蛋产量1260吨,鲜奶产量235.4吨,畜牧业商品化程度明显提升。

(二)规模养殖得到较快发展

张家川县现有各类养殖小区25个,其中:养牛小区16个,养羊小区5个,养猪小区4个;各类养殖专业村90个,其中:养牛专业村72个,养羊专业村10个,养猪专业村5个,养鸡专业村3个。养殖场92家,其中:养牛场39个,养羊场22个,养猪场21个,养鸡场10个。规模养殖户达13402户,其中:养牛户7249户,养羊户4165户,养猪户807户,养鸡户1181户。有以皮毛、活畜交易为主的专业交易市场7处,有各类草畜产品交易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1200多人(个),各类畜牧养殖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13个,畜牧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快。

(三)畜牧项目工作成绩显现

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张家川县良种肉牛基地建设项目、山区圈舍改建项目、世界银行贷款畜牧综合发展项目、良种羊引进推广项目、饲料玉米种植示范、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肉牛产业大县建设等各类项目34个,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年均640万元。累计为养殖农户修建和改造标准化圈舍20.4万平方米,养殖小区25个,改扩建乡镇畜牧兽医站15个,助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四)饲草料基础逐步夯实

以发展优质紫花苜蓿为主,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全县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到9.9万亩,在适宜区域大力推广饲料玉米、豌豆等一年生饲料作物种植面积7万亩。累计建成青贮氨化池4425个,每年青贮氨化饲草7.5万吨,全县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了36%。积极培育和扶持草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有草产品加工经营企业2家,年加工销售草捆、草粉等产品1500吨。全县销售和加工生产各类混配合饲料6000吨,畜牧业发展饲草料基础不断增强。

(五)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在全县15乡镇设立村级产地检疫申报点130个,大家畜产地检疫率达到了95%,畜禽市场屠宰检疫率达到95%以上,牛肉、羊肉、猪肉等宰后检疫率达到100%,畜禽运输车辆及皮毛消毒率达到100%,6处畜禽交易市场验证检检疫率达到100%。定期开展兽药饲料、兽药经营、个体兽医诊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的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查处各类违禁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假冒药品,并对其进行销毁处理,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了人民群众食用肉蛋奶安全。

(六)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初具雏形

全县建成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主要包括:张家川县伊味思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县阿胶厂、天水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川县联民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张家川县羲龙饲料厂、张家川县良种羊扩繁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提高,已成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公司与农户签订了产品收购合同和技术服务协议,带动养殖户1.8万户左右,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畜牧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七)畜牧科技推广提升产业水平

大力推广良种畜禽规模饲养综合配套技术、种草养畜技术、秸秆青贮氨化技术、畜禽疫病综合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每年培训各类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800人次,受益养殖农户3万多人次。全县建成黄牛冻配点29个,羊改点24个,冻配改良黄牛每年1.5万头,绵山羊良种授配1.4万只。牛、羊、猪、鸡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5%、90%、98%、100%。

二、张家川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科学饲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多数群众思想比较保守,饲养畜禽方式落后,仍然是一家一户利用庄基、房前屋后进行粗放型养殖,管理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标准化生产的组织推行,整体效益难以提高,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科学养殖意识。

(二)规模化水平较低,产业带动力还不强

主要表现为畜牧业规模化水平不高,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龙头加工企业数量较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张家川县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且畜禽种类较多,存栏量大。但是目前全县仅有伊味思加工一家龙头企业,畜禽产品的收购、深加工还需进一步加强,实现多层次增值。

(三)畜禽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防疫力量薄弱

目前,张家川县县乡两级畜牧兽医防疫和检疫体制不够健全,业务人员严重缺乏,工作力量薄弱。现有的畜牧兽医人员大多数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相当一部分是以前跟师学、父带子模式出来的,科班出身的人员占的比例相当的低。畜牧专业上仅仅只有兽医,缺乏营销、规划和检疫等方面的人才。据调查,张家川县畜牧队伍中畜牧专业毕业生(前学历)仅占3%,畜牧队伍技术人员平均年龄达42.76岁。

(四)项目支撑不够,畜牧发展配套政策措施尚不完善

畜牧业还是一个弱质产业,但却担负着城乡居民肉食品供应的重任,还需要各方面给予更多扶持,创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目前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有规模养殖用地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信贷融资问题等。

(五)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资金不足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受多种因素影响,规模养殖建设成本、生产成本明显增加,众多养殖户有着强烈地扩大再生产的愿望,却苦于资金不足而未能实现。金融信贷程序繁、额度小、用款周期短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

三、张家川县畜牧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夯实发展基础

张家川县经济还比较落后,群众传统思想观念较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相当一部分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商品意识淡薄,粗放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科学养畜、建设养畜已成为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切实转变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要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教育、典型带动、重点扶持等多种方式,帮助和引导农民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畜牧业转变,向科技要效益,摆正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规模养殖力度,提升产业化水平

在扶持一批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和辐射作用,促进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进一步提高“伊味思”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力度,使产业链条向良种繁育、饲草料加工以及肉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延伸,在国内外市场打出民族品牌。二是在发展途径上,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多渠道融资,充分利用外资建龙头,不断壮大肉牛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高增加值。三是在经营机制上,积极引导企业与基地或农户建立契约关系,强化龙头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市场+饲养场+农户”等经营模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不断优化养殖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要立足实际,既要着力实施好“万千百十工程”,做好增加养畜量的工作,又要因地制宜进行规划,重点发展以肉牛养殖为主的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加大棚圈建设力度,利用好原有的棚圈设施,扩大饲养量。要引导农民将资金投入到生产领域,按照结构合理、经济实惠的原则,把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好,走舍饲、半舍饲的集约化经营之路。二是要坚持以草定畜,着力发展草产业。要充分利用本县优势,鼓励和扶持农民大力种草,把种草作为一种农业产业来发展,要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科学调制技术,引导农民运用“两贮一化”技术,提高饲草适口性和营养成分。要协助企业、养殖大户搞好种草订单,推动草产业发展。要有效利用好全县的退耕地、还草地种植多年生牧草,使牲畜饲养量与种草量比例协调,彻底解决畜草矛盾,理顺农牧关系。

(四)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是要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良种繁育工程”,积极引进县内外优良种畜,对现有牲畜进行改良,同时要大力扶持和培养以良种繁育为主的专业村、户的建设。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实行以户养为主,适度规模,分片推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管理科学、品质优良的良种繁育户,提高畜产品质量,推进畜种改良。二是要抓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畜禽疫病监测、诊断、报告等制度,强化对饲养、流通、屠宰等环节的防疫检疫工作,防止畜禽疫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防疫队伍建设,提高防疫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建议在每个村设立一个疫病监测信息员,搞好疫病防控检疫工作。三是要抓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对畜牧业运行状况的监测,搞好畜牧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宣传,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生产,防止畜牧业生产大起大落。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对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增强养殖技能,培育新型农民。四是要加强基层畜牧站建设,配备人员和设施,进一步夯实和发挥好基础作用。

(五)充分利用资源,做好畜牧业发展规划

张家川县有着非常丰富的饲料资源,政府要尽快对畜牧业发展进行规划,坚持以资源为前提、市场为导向、企业为支柱、农户为基础、政府为后盾、加工为龙头、科技为手段、品改为突破、效益为目标,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养加销相结合、技工贸一体化综合开发。结合张家川县实际,从养殖基地、品种改良及短期育肥等关键技术着手,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和增加科技投入,大力提高畜牧产品的生产性能、出栏率和商品率,实行适度规模、规范化的科学养殖;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走产供销一体化道路,不断开拓市场,以市场拉动产业发展,形成较完善的畜牧业生产链;通过饲料资源的合理管理与利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山林草畜生态环境构建相结合的路子,推动张家川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六)完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产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银行贷款应为畜牧业项目实行优先政策。特别对农民利益联系密切,有前途、有效益,辐射带动大的畜牧业项目优先安排。在此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对历年项目贷款进行排查,督促用好项目资金。二是建立畜牧发展基金,银行部门给畜牧业一定数量的贷款,扶持农户发展畜牧业,加快规模养殖步伐、高产品加工销售步伐、群众脱困步伐。三是要加大对畜牧业的财政投入,主要是良种投入和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四是责成有关部门落实好已出台的《张家川县肉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着力破解土地、环保等方面的制约瓶颈,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发展畜牧生产,不断巩固和扩大张家川县畜牧业发展优势。此外,要尽快选址建立活畜屠宰场和畜禽交易市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全县畜牧产业长足发展。

天水市“三方面”干部培训班

马浩瑜:张家川县政协

苏红娟:张家川县平安乡政府

马啸:天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指导老师:崔瑞芳中共天水市委党校教务长、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