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水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天水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3-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天水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天水市来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虽然天水市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天水市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天水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扩招,每年全国就有数以百万计的大中专毕业生。如此数量庞大的毕业生队伍,形成了对我国就业市场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天水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现状

天水市是甘肃省人口大市、生源大市,历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任务重、压力大。2010年天水市报到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达8831人,加上前三年沉淀尚未稳定就业的近5000人,全市待业大中专毕业生总数达到13831人。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天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和全局工作的重点,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十大行动计划”,即:民生实事落实计划、赴基层就业计划、公务员考录计划、事业单位招聘计划、研究生安置计划、进企业及灵活就业计划、域外输转就业计划、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创业带动就业计划、就业援助计划,确保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据天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统计,2010年天水市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80.3%,三年择业期内沉淀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30.3%。

(一)民生实事项目招录一批

2010年,省委、省政府将“招录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小学任教;招录4500名医学类、500名兽医类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和基层兽医站工作”作为为民办的十四件实事之一,天水市委、市政府也将这一计划列为天水市十二件民生实事之一。2010年,天水市共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618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420名、到基层兽医站工作50名。

(二)面向基层选拔一批

引导和促进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天水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核心。2010年,天水市人社、教育等部门认真组织了“三支一扶”、“进村(社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四项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计划,解决了1049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

(三)机关事业单位考录一批

2009年以来,省上实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下管一级、零增长政策,这意味着大中专毕业生到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机会将越来越少。尽管如此,市委、市政府依然从现有紧缺的编制资源中,挤出1228个行政事业岗位,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其中:行政岗位276个、事业岗位952个。

(四)人才市场配置一批

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大中专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精心组织各类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定期举办月末人才交流会,积极加强与域外重点用人地区和单位的联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大中专毕业生面向企业就业、灵活就业。2010年,天水市人才市场共举办人才招聘会11场(次),参会单位536家,提供职位18500个,入场人次达44000人(次),接待求职人员38000人,签订意向性协议8500份,现场洽谈成功6600人,其中大部分为大中专毕业生。

(五)公益岗位解决一批

2010年以来,天水市以服务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出发点,在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正确处理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之间的矛盾,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成才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围绕基层面向群众服务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开发适合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解决800名就业困难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六)自主创业就业一批

把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方面,不断完善扶持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为有创业意向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系统指导与服务,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不断探索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制度,协调建立毕业生见习基地,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见习,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实现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并争取使部分大中专毕业生通过见习活动直接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0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8个,女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16个,为毕业生加强创业实践锻炼、提高创业成功率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天水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接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就天水市来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虽然天水市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天水市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首先,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数量少。虽然近年来天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增加的速度,加之天水市三大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根本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其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就业期望值过高,自身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就业环境;最后,党和政府就业扶持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

(一)新增就业岗位有限与大中专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天水市经济虽然一直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总体来看,经济发展仍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全市各类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能力有限;各类重大建设项目对大中专毕业生需求不足;第三产业发展可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较少;受全社会就业压力总体吃紧的影响,域外输转就业空间进一步缩小;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从严控制,扩充就业容量逐年减少,等等。致使天水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出现数量逐年增多与就业岗位递减“一增一减”的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矛盾。

(二)天水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存在“三个不适应”

一是高校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急需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少,高学历毕业生比例偏低,长线专业毕业生多,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从天水市岗位需求情况来看,目前最需要理工、医学等学科以及医学影像、医学检验、麻醉、护理、计生服务等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这些专业比较热门,就业相对容易,毕业生多数都已到发达地区就业,回到生源地的很少,成为天水市紧缺专业毕业生。

二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的用人需求不相适应。当前,天水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总体发生了积极变化,但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在就业过程中只盯行政事业单位,到基层就业感到起步低、难出头;进企业单位就业担心不稳定、没前途;对自主创业存有顾虑、怕担风险,坐失了一些就业机会。

三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相适应。一些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岗位适应性较差,就业目标盲目,求职视野不宽,缺乏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能力和勇气,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一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三)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机制还不够完善

虽然天水市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就业、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但部分优惠措施缺乏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在关键领域为大中专毕业生没有开通应有的“绿色通道”;大中专毕业生创业还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创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大部分非公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得不到完全落实,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没有解除,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一因素是毕业生不想或不愿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关键所在。

三、对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一)妥善处理编制总量控制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目前,天水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行零增长。但从目前情况看,大中专毕业生完全通过市场配置,全部走向市场实现就业还不现实,必须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就业相结合的模式。因此,事业单位编制零增长将与稳定和扩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成突出矛盾。应当在考虑编制调控政策时,统筹兼顾毕业生就业问题,妥善处理编制总量控制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系。

(二)不断完善规范公开招聘制度

公开招聘是机关事业单位新录用高校毕业生的基本制度。要积极探索和吸收好的经验和做法,从增强招聘计划的严肃性、优化工作方案和招聘程序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事业单位新进大中专毕业生公开招聘制度。尽快出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毕业生实施办法,组建公开招聘笔试面试题库,进一步规范毕业生公开招聘工作,推动公开招聘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和到基层就业项目

充分发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为有创业愿望的大中专毕业生开展系统创业培训,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创业权益保障制度,努力减少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积极探索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新途径,试行招聘农村教师、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直接报考到具体乡镇、村的办法,切实解决我市广大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紧缺、教师队伍依然不足的现状。

(四)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和改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五)不断改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二是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不一样。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

三是高校应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

四是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资源市场配置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秩序统一、规范。

第一期80后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

李峥嵘:天水市政府办

师伟:共青团天水市委

指导老师:魏耀虎哲学与科社教研室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