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麦积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麦积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麦积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落实惠农补贴,维护农民权益,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截至目前在麦积区实施的财政支农政策达67项,其中强农政策37项,惠农政策30项。

麦积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落实惠农补贴,维护农民权益,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当前,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强农惠农政策的补贴范围将更广、补贴标准将更高、资金数额将更大,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任务将更加繁重、更加艰巨,因此解决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建立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对于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麦积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对策和建议,探索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和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办法和途径。

一、麦积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财政支农政策的深入实施,麦积区投入的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不断增加,对推动全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提速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在麦积区实施的财政支农政策达67项,其中强农政策37项,惠农政策30项。2007-2009年,全区共投入各项财政支农资金6.21亿元,其中2007年1.43亿元,2008年1.87亿元,2009年2.91亿元,年均递增42.6%;中央、省、市资金5.13亿元,区级安排1.08亿元。共投入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项目30项。麦积区紧紧围绕“强化工作措施,推广成功经验,努力使各项惠农补贴公正及时地发放到农民手中,实现惠农政策效应最大化,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的总体要求,及时成立了工作机构,抽调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展了惠农政策“回头看”及“落实年”活动。目前,甘泉等9个乡镇已达到了“六落实”(人员落实、阵地落实、制度落实、宣传资料、电子版查询系统、有实施方案)、“村五有”(有惠农宣传资料、有享受各类政策对象花名册、有公示栏、有评议资料、有会议记录)和“四到户”(资料袋到户、存折到户、享受项目表到户、有沟通渠道)。已有27个试点村全面建立并开通信息平台,其余村信息平台接近完成。强农惠农政策工作常态化、经常化、良性化有序开展。在强农惠农资金的发放和管理上,麦积区能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政策要求测算补助补贴资金发放标准,严格发放程序,由区财政将补贴资金从财政专户拨付乡镇财政所,由乡镇财政所按照补贴资金到户清册将款项直接划入农户设在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一折统”账户,由农户凭“一折统”存折到银行支取使用,实现了补贴资金的一站式发放,避免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资金发放效率。

二、麦积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麦积区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管理运行不断规范,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但与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较好的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1.强农惠农政策宣传不到位。由于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和覆盖面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有关政策了解不多,农民反映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及相互之间传播等途径了解有关强农惠农政策,但对有关政策的具体规定不完全清楚。如良种补贴的具体条件,良种补贴的对象和具体标准等。

2.部分项目要求多,基层工作难以开展。部分惠农项目要求较多,资金安排不足,实施难度较大。同时项目整合力度不够,项目效益发挥不理想。一是由于强农惠农政策涉及部门多,部门的条条框框多,“越位”与“缺位”同时存在,影响项目建成的管护。二是一些项目在前期申报时,未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造成管护责任、管护措施不到位;三是乡镇和部门在意识上“重建轻管”,没能很好地引导群众建立管护的长效机制,这种现象突出反映在农村公路、农田水利、便民桥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后期维护不到位,项目效益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3.地方财力不强,政策落实成本较高,落实难度大。上级在安排强农惠农项目时,往往要求地方按一定比例投资配套或只有政策无资金,由于麦积区经济基础薄弱,财力十分困难,部分项目配套资金很难落实到位,项目实施受到影响。为保证每项政策的落实,区、镇政府都需要层层部署,组织人员抓落实,召开会议、转发文件、制作宣传资料、编制账卡表册、核实面积、协调纠纷等,相应增加政府行政运行成本,而这部分经费按项目要求,均完全乡镇政府自行承担,压力很大。

4.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力量不强。由于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落实工作量大、面宽,使承担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的乡镇会计核算服务站业务量与日俱增,而麦积区乡镇财政人员编制仍维持在财政所成立之初的水平,平均每个乡镇会计核算服务站人员只有2—3人,难以承担惠农补贴的发放和会计核算业务。

5.惠农补贴资金使用效率低。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是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粮食总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但近年来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民的种植成本大幅增加,国家的部分惠农补贴补农资价格的上涨抵消,致使国家惠农政策的效应大大减弱,农民实际从中得到的实惠很少。

(二)原因分析

1.配套不到位,资金不足额。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国家按2003年计税面积下拨补贴资金,税改前有的地方为了减少上缴费用,少报了耕地面积。补贴面积与实际面积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具体到各乡镇、村组差距也不均衡,有的多,有时少,补贴折扣不一。大部分强农资金还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由于区级财政困难,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导致补贴不足额。

2.宣传不到位,信息不公开。应该让农民了解的政策不传达,不贯彻,不组织宣传活动,甚至害怕农民知道;采集补贴的基础数据不经农户签字认可,不向村组群众公开。经审定的补贴发放方案和补贴到户的花名册不张榜公布。一方面失去了农民民主监督,另一方面也让一些想打农民主意的人有可乘之机,滋长了侵害农民权益行为的发生。

3.认识不到位,纪律性不强。有的地方领导和基层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差距,缺乏对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正确认识。有的认为国家对农民的补贴项目多,资金分散到户,不如集中起来搞基础建设;还有的认为国家的资金只要能争取到,套取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用于单位开支,只要不落个人腰包,不是什么大问题等等。上述原因导致部分干部缺乏纪律约束,淡漠群众利益,我行我素,敢于以身试纪闯高压线。

4.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目前涉农补贴有30多项,主要涉及农业、林业、畜牧、财政、民政、卫生、计生、教育、组织等13个部门单位。补贴资金过去大都是由乡、村干部发放,现在绝大部分改为银行“一卡通”直接发放到户,一项补贴往往又牵涉到多个部门单位,职权界定不明确,没有形成统一的资金审核和发放模式,没有健全的监管制度,很难监管到位。

5.监管文件多,政策法规少。落实惠农政策的监管政策文件多,专项法律法规少,甚至缺位。1991年公布的《农民承担劳务和管理条例》,1998年公布的《村民组织法》,10多年来都没有进行修订,很多条款已不能适应变化发展了的情况,对农民负担的监管和村民自治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力针对性不强。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

1.逐步降低或取消农业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在安排的强农惠农项目时,都要求地方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为确保全面落实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麦积区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各类项目配套资金都按项目要求进行了足额配套,给区级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降低或取消农村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社保、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危房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比例,以减轻地方财政在公益性项目建设上的资金压力十分必要。

2.理顺强农惠农的关系。在制定政策时,应对强农和惠农政策做一个基本的界定,强农政策应侧重从增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着手,着眼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惠农政策应侧重于让农民群众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着眼于保障农民群众生活,提升农村生活水平。惠农是基础,强农是方向,应紧密结合实践经验梳理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同时简化程序,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避免投入主体多元化,确保最大限度发挥涉农资金综合效益和项目政策效应。

3.建立补贴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机制。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不但需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还需要工业的反哺、城市的帮扶和全社会的支持。要探索建立补贴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强农惠农政策效果,发挥补贴资金的效益。要引导带动各方面的投入形成强农惠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激励格局,形成新型工农、城乡互补关系。

(二)创新宣传方式,加强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地开展宣传。要及时将政府关心农民、关注农村、支持农业的态度说明,要将作为农户应享受的惠农政策写清楚;职能部门要将惠农政策中属于自己业务设计成宣传资料,从申请到落实,把范围、标准、流程等重要环节向群众讲明白;由乡镇发放到每户农民家中。力争做到“宣传不漏一户、政策不漏一项”,让群众真正明白惠农政策有哪些、自己能够享受哪些,为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宣传教育力度,培训宣传两手齐抓,教育管理同时并举,转变干部作风,不断提高他们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

(三)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实

1.加大公开力度,落实政策实行阳光操作。乡镇、村应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群众公开执行政策的操作过程与结果,让群众了解各项补贴涉及的对象、范围、标准及资金发放方式、程序等具体内容。要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采取利用公开栏、发放宣传单、召集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工作,加强对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的公开,增加收费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村组采集补贴基础数据在上报前要经农户签名认可,并在村组张榜公示。

2.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针对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问题,要严肃查处,及时纠正,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合法、合规。针对滞留、资金拨付进度较慢问题,要督促各项目单位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强项目过程的跟踪检查和完工后的验收管理,严格按合同履约,及时做好资金拨付。针对专项资金未专户储存、专账核算、账务核算混乱的情况,要加强事前、事中、时候的检查督促,确保资金用途,发挥应有效益。

3.简化工作程序,改变补贴方式。充分利用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在不改变主管部门政策解释权、补贴对象认定权、补贴资金确定权、补贴程序审核权的前提下,将各类强农惠农补贴项目、标准、金额、领取时间、地点和方式,予以公示,做到家喻户晓,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以“一折通”发放到户。同时建立财政支农项目归口申报和投资预算机制,整合各类强农项目,统一向上级部门申报,减少基层工作量,降低项目管理运行成本。

(四)健全监管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1.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各乡镇要不定期地开展自查,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惠农资金的专项审计监督,原则上每年都要对各项补贴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审计。乡镇领导特别是驻村干部要密切关注涉农动态,了解民情,及时处理农民信访,化解涉农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维护好农村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2.严明工作纪律,严格实行责任追究。要将落实惠农政策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目标考核,将落实惠农政策工作的好坏作为考核和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确保落实惠农政策的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不缺位。要通过严明的工作纪律、严格的责任追究,形成落实惠农政策工作的高压态势,确保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到农民手中。

第一期80后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

成黎:麦积区财政局

指导老师:温钦虎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