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水县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思考
一、清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全县上下按照“走产业路、念畜禽经、打果品牌、建科技园、富全县民”的总体思路,牢牢扭住“强基础、调结构、兴产业、扶龙头、抓改革、促增收”这一主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为总抓手,以实施六大增收工程和基地建设为载体,不断培育壮大林果业、畜牧业和经作业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成效明显,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以核桃种植为主的林果业发展较快
全县以核桃、苹果为主的干鲜果基地达到41.6万亩,其中以苹果为主的鲜果17.8万亩,以核桃为主的干果23.8万亩,农民人均果园面积达1.48亩。挂果总面积11.06万亩,果品总产量8000万公斤,总产值达1.8亿元。
(二)以肉牛生产为主的畜牧业不断壮大
全县现有各类养殖小区、场227个,畜禽饲养量达260.2万头(匹、只),其中:牛饲养量达12.56万头、鸡饲养量达194.7万只、猪饲养量达37.72万头,出栏各类商品畜140.22万头(匹、只),全县畜牧业产值达3.62亿元。
(三)以蔬菜种植为主的经作业发展迅速
全县共发展蔬菜6万亩,其中大棚蔬菜1000座、日光温室40座,大面积是露地菜、大路菜。
二、清水县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林果业方面
部分乡镇群众习惯于零星栽植,粗放管理,巩固成效的长效机制不健全,重栽轻管,中西部个别乡镇历年建园缺苗断垄现象严重,建园保存率较低;核桃栽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与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不同步,懂技术、会管理的果农较少,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差。科技示范园建设比较薄弱,高标准、高质量、科技含量较高的核桃园所占比例较小,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种苗基地建设滞后,苗木供给不足,品种适应性不强,导致建园成活率、良种率不高。核桃产业建设方面,龙头企业引领产、加、销产业链条尚未形成,核桃产品附加值低,导致丰产而农户不增收;核桃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群众性组织基础条件差,覆盖范围小,服务领域窄,功能不健全,运行不灵活,缺乏体制和服务模式创新;后续管理资金缺乏,制约了产业提质增效。
(二)畜牧业方面
各乡镇的畜牧产业化建设进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发展畜牧产业的思路不清、措施不力、责任不明;相关部门的联动效应不够强,形不成推动畜牧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特别是与外地肉牛产业发展相比,全县肉牛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群众认识不到位,发展肉牛产业的积极性不高;广大农户的家底薄,投入肉牛产业的能力有限;涉农资金整合难度大,贷款门槛高;能繁母牛冻配改良进程缓慢,能繁母牛基数小;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率低;规模化程度和科技含量低;缺乏集饲养育肥、屠宰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龙头企业来带动,养牛的附加值低,比较效益不高,肉牛产业对农户的吸引力不足;大多数农户养牛仍然处于粗放式,对标准化科技养牛的生产模式接受较慢。同时,养鸡、养猪的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蔬菜业方面
清水县蔬菜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也没有创出一条成功的路子,蔬菜生产产业化程度偏低、基地建设没有大的起色。主要原因是:引导和带动农民种植蔬菜的氛围还没有形成,不能将蔬菜经销大户有机组织起来形成一批经纪人队伍,还未形成立足县内、面向县外的蔬菜市场体系。缺乏扶持蔬菜发展的优惠政策,农口各部门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抓蔬菜基地、创蔬菜品牌的步伐还比较迟缓。适宜蔬菜生产的有关乡镇还没有发挥自身优势,从领导到群众都未形成发展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共识。对适宜区发展露地夏菜和地膜菜不够重视,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进度较慢,特色蔬菜种植缺乏后劲,群众的接受程度不高。
三、加快推进清水县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立足清水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按照“走产业路、打果品牌、念畜禽经、建蔬菜园、发劳务财、富全县民”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核桃、肉牛、蔬菜为主的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甘肃省核桃大县、甘肃省肉牛大县、天水市大菜园三大基地,到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突破4000元大关。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坚持解放思想,推动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
解放思想,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当前,清水县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根源,是思想解放上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面对难题,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突破障碍,创新思维,推进发展。解放思想必须立足发展,围绕发展来进行,解放思想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解放思想必须体现在行动上。
(二)加快林果产业发展,建设甘肃省核桃大县
一要科学规划,高起点建园。要按照全县五大区域布局,结合自然资源特点,坚持“适地适树适种”的原则,认真做好核桃产业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并通过院地校地科技合作聘请专家把脉,使规划更加科学,布局更加合理,操作更加可行。林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职能,指导企业和育苗大户在当地建立核桃繁育基地,生产适应本县环境条件、早实丰产性状稳定的晋龙1、2号、辽核1号优良苗木,为核桃产业建设提供优质种苗。各乡镇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立一批核桃生产示范园,并以此带动全县标准化果园建设。同时要逐步改造已建园的幼园,通过高接换优、加密补植、规范管理,提高核桃建园效益,使全县核桃基地逐步实现标准化、良种化、效益化。二要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各有关部门要以“科技特派员”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大科技普及、科技创新力度,通过科技培训培养一批技术带头人,提高果农的作物栽植水平,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要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科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力争在核桃良种选育、基地建设、核桃嫁接及高接换优技术、丰产建园技术、科学管理技术以及核桃产品系列加工研发技术等领域有新的进展,为核桃产业的发展注入科技活力。特别是科技局、科协等科技部门和单位要像平山县那样,切实负起科技引领的作用,包抓好全县核桃基地建设。三要探索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整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项目、扶贫整流域整村推进项目等涉农项目,集聚项目,加大核桃基地建设、优质苗木培育和后续管理经费投入,力争每年县财政扶持核桃产业发展资金不少于200万元,加上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补助支持资金和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每年共计投入资金500万元左右。彻底扭转核桃产业建设、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对栽后无人管或无能力管的果园,采取土地流转、大户承包、协会等民间组织统管、他人代管等形式,在不改变土地和果园权属的前提下,规范合同,明确利益,走标准化建园、企业化经营、效益化发展的新路子。将核桃产业基地成果巩固纳入正规化轨道,对人为破坏基地建设的一切不法行为要依法严惩。四要发展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通过招商引资新进一批核桃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完善核桃产品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切实提高核桃产品的附加值,使核桃产品效益更大化。出台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优惠政策,为企业优先办理注册手续,优先入驻园区,在贷款上予以倾斜,在建园、贮藏、加工等项目上优先享受各级财政补贴。对果园经营大户、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在核桃基地建设,后续管理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同时,努力打造清水核桃品牌,要积极向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申报,对清水县优质薄皮核桃进行产地认证和商标注册,让清水核桃走出天水,走向甘肃,走遍全国,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金蛋蛋”、“摇钱树”。
(三)加快畜牧产业发展,建设甘肃省肉牛大县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抓住清水县列为全省13个肉牛大县和市上实施“东牧、西菜、南林、北果”、重点支持清水建设肉牛示范县的良好机遇,全面落实省、市、县各项优惠政策。要把建设肉牛育肥场、肉牛小区等用地按农业用地对待,对土地流转用于养殖场建设的,一律不收取其他费用,租金从优、手续从简,优先安排,并保证水、电、路三通。继续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暖棚养畜项目对养牛大户、规模养牛场和新建养牛小区进行扶持。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对疫病防控、品种改良、饲草开发等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农户积极参与以养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二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认真落实省、市有关肉牛产业化建设的各项专项资金的同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以上的扶持资金,总共700万元以上资金,主要用于肉牛养殖小区建设、优良品种改良、机具补助、种草、饲料加工、培训等环节,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贷款扶持,县农行和信用联社要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简化贷款手续,增加贷款数额,延长贷款期限。三要强化服务功能。把黄牛冻配作为肉牛杂交改良的主要手段,配备技术人员,加强硬件设施装备,扩大冻配改良网点,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县、乡、村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网络。健全县、乡、村三级疫病监测体系,推行防疫双轨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重点疫病的防范监测,确保肉牛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四要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以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养殖场为单元,采取灵活多样和农户易于接受的方式定期举办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将基本的养殖技术送到广大养殖户手中。不断扩大繁殖母牛的比例,实现母牛量的扩张。在品种结构上利用杂交优势,提高良种化程度,通过大力实施“五良(良种、良医、良舍、良料、良法)配套工程,增加肉牛生产效益。五要加快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在继续巩固、壮大清水县饲草料基地建设,每年完成人工种草10万亩,其中紫花苜蓿3万亩以上的同时,在全县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以解决肉牛产业青绿饲草和青干草不足的问题。六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龙头企业。在优惠扶持政策的吸引下,招引外地客商投资清水肉牛产业,引导县内其他行业的客商投资肉牛产业和有实力的大户联建发展肉牛产业。采取农户繁育+养牛小区育肥+公司屠宰加工和建重点养牛村与农户分散养牛相结合的模式,培育多渠道投资、各方面力量汇聚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更加稳固的肉牛产业发展链条。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育发展3—5个肉牛育肥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养牛的积极性,提高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
(四)加快经作产业发展,建设天水市大菜园
一要逐步扩大设施蔬菜生产面积。主要以红堡镇红堡村、安坪村,永清镇温沟、马沟村,白沙乡马沟村的河谷平地为中心,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发展,建成0.8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日光温室年均100座,普通塑料大棚年均3000座,小拱棚蔬菜生产面积年增加1000亩。并做好配套的水渠、输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二要大力发展浅山、高山蔬菜。以泰山庙塬高山蔬菜示范基地为中心,在海拔高度1500~ 1700米的东部高山温湿缓坡地、谷盆地、平台梯田地,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在秦亭、山门、草川、陇东等乡镇建成5万亩山地冷凉蔬菜生产基地,同时在每个乡镇配套建成蔬菜保鲜库和销售市场。重点推广架豆王、胡萝卜、娃娃菜、香菜等优良品种,将清水县建成全国夏菜东调的重要基地。三要大力发展加工型蔬菜生产。每年在光热资源丰富的黄门、贾川、白沙、新城等乡镇建成4000亩芦笋、8000亩甜玉米等加工类蔬菜生产基地。四要大力发展露地地膜菜。将海拔1300—1500米的河谷水浇地作为春秋双茬露地地膜蔬菜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域,年均种植2万亩以上,最大限度挖掘当地光热资源优势,通过双茬种植来提高单位面积产值。要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进成立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建成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示范作用强的标准化基地,带动适宜种植的乡镇发展一批标准化蔬菜专业村,进一步扩大蔬菜面积,提高产业效益。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建立一批蔬菜贮藏加工企业,提高蔬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规划建设一批起点较高、功能齐全的蔬菜交易市场,通过物流带动资金流,进而带动二、三产业大发展。要结合国家及省市政策,尽快制定出台扶持清水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县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加上争取国家、省、市补助支持资金和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每年总共投入300万元左右,引导企业、农户、民间组织积极投入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中,加快全县蔬菜产业建设步伐。要以农业局为主体,财政、发改、扶贫、科技等单位全力配合,利用冬季农闲时节,全面抓好龙头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县乡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农业局要抽出精干力量,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向各个示范点派驻专业技术干部全程服务指导,确保蔬菜产业基地建设科学规范,高效运转。各乡镇要在示范村专门确定专业技术干部蹲点指导,确保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到位,有效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2011年春季年轻干部培训班
高文:清水县委办
李森:清水县丰望乡政府
王小军:清水县黄门乡政府
指导老师:张永康哲学与科社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