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西应对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策研究》

《广西应对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策研究》

时间:2023-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应对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策研究》自治区2002年度重点软课题。研究所具体承担《广西应对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策研究》。为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加快广西融入自由贸易区的步伐,除广西自身努力外,需要积极向中央提出相关请求,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广西应对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策研究》

自治区2002年度重点软课题。课题组长:蒋升湧,副组长韦坚祥、农乐政,成员:沈瑜、薛家凯、黄选高、陈荣宣、陈世宁、苏腾、蒋名星等。

2001年11月6日,中国与东盟10国在文莱达成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2002年11月4日,我国与东盟10国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到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抢占先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广西未来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委牵头组织开展了广西应对研究工作,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建议。研究所具体承担《广西应对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策研究》。

研究报告分析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提出广西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思路和战略设想、建设重点和对策措施。

报告提出,加强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总体思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推进对外开放为主线,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为动力,以建设国际大通道和特殊经济区为重点,抢占先机,全面推进与东盟产业、贸易、经济社会技术的合作开发和相互投资,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构筑中国与东盟相互发展经贸合作的桥梁纽带地位,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造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将区位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报告提出,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广西要抢占行机,必须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六大战略:大通道战略、大联合战略、大经贸战略、差别化战略、以文促商战略等。

报告提出,广西应对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重点,概括为“完善一大通道,加快开发建设临海工业园区和沿边跨国经济贸易合作区两个特殊经济区,建设六大加工制造基地,建设形成五大服务体系”。

为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加快广西融入自由贸易区的步伐,除广西自身努力外,需要积极向中央提出相关请求,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并各提出了20点意见。

研究报告对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报告在总体思路中首次提出把广西“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造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将区位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对目前的“三基地一中心”建设有重要意义。

研究报告于2002年11月完成,主要内容曾公开发表在《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