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态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联合国21世纪议程》)。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 000多km的大陆海岸线,约300万km2的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1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现状
海洋环境是指从人类生存、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出发考虑的海洋水域状况,包括海洋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我国根据海水水质状况通常将其分为清洁、较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五级(表21-1)。
表21-1 我国海洋环境质量分级表
注:具体水质指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海洋污染、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环境质量面临严峻形势,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图21-1)。
21.1.1 海水环境质量状况
海水是海洋环境的主体。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域海水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尽管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海洋环境的监测与整治,海水质量状况总体转好,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010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7.8万km2,较2006年增加21.9%,其中,严重污染区域有明显扩大(表21-2)。
图21-1 2007年我国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表21-2 我国全海域污染状况表 (单位:km2)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01—2010年.
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2003年至2010年海水环境污染状况而言(表21-3),渤海海域污染程度较重,未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长期保持在2.0万~2.5万 km2,2010年更达3.3万km2,约占渤海总面积的2/5,特别是中度污染区扩大迅速,已由2006年的1 750km2增加至2010年的5 100km2,增幅达191.4%。黄海海域水质相对较好,未达清洁海域面积波动中有所缩小,且较清洁和轻度污染区一直占70%左右,污染较轻。东海海域水质有所恶化,各项指标有所增加。南海未达清洁标准的海域面积则在波动中下降,海区总体污染较低。
表21-3 我国各海区未达清洁标准的海域面积 (单位:km2)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03—2010.
各海区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主要河流入海口(如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
21.1.2 海洋污染物状况
由于海洋污染的途径很多,包括来自“陆路”的各类污水、固体废弃物,“空中”的大气污染物的沉降,以及“海路”的自身污染,海洋污染物种类众多。据近年来我国海域各海区污染物的监测结果,影响我国海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个别海域化学需氧量、溶解氧、pH、铅、铜和非离子氨超标(表21-4)。另外,据我国近岸海域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蜊、紫贻贝、翡翠贻贝、毛蚶、缢蛏和僧帽牡蛎等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的监测,近岸海域铅、镉、砷、石油烃和滴滴涕在部分贝类体内的残留水平出现超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的现象,其中个别站位贝类体内的石油烃、镉和砷的残留水平较高,超海洋生物质量三类标准。这表明我国近岸海域局部环境还受到铅、镉和滴滴涕的轻微污染,个别站位石油烃、镉和砷的污染较为严重。
表21-4 我国近岸海域海水主要污染物及其超标倍数(2008年)
源自:国家环保部.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2008.
21.1.3 海洋沉积物质量
海洋沉积物是许多海洋生物,特别是底栖生物赖以生存和生长的环境,由于底栖生物大都具有富集污染物质的功能,因此,沉积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底栖生物的质量和人体健康。监测结果表明(图21-2),2007年我国近岸海域(即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尚未公布领海基线的海域及内海则是负10米等深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的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沉积物污染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低,部分海域沉积物受到镉、铜、石油类、砷、滴滴涕和多氯联苯等的污染。由此向外的近海和外海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低,但渤海中部局部海域沉积物已受到滴滴涕的污染,南海外海沉积物已受到多氯联苯的污染。
图21-2 2007年我国近岸海洋沉积物污染程度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图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07.
21.1.4 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海洋环境质量与海洋动力因素密切相关,环流和波浪是最常见的海岸动力因素,是影响海洋生物生存和海洋污染物输移扩散的主要驱动力,它们除随其动因有所变化外,也随着当前环境变化发生着改变。
1)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环境变化总的趋势,这一方面直接对海洋生物特别是一些鱼类幼体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改变海洋环境(如海洋环流、降水和风暴路径等)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据蔡榕硕等利用ERA-40再分析的风场资料以及HadISST和SODA等海洋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对近5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和邻近海(主要是热带和副热带西太平洋)海面附近的风力、海表纬向和经向风应力和海表温度的影响分析表明: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976年之后中国近海和邻近海上空的冬、夏季风变弱,从而引起中国近海冬、夏季海表风应力减弱(尤其是经向风应力),而海表水温明显上升,特别是东海反映尤其明显。此外,根据中国近海上空环流散度分布的变化,认为中国近海上空从1976年之后大气环流辐散增强,不利于中国近海上升流的形成,这些必然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影响(蔡榕硕等,2006)。
2)海平面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世界海平面不断上升,据我国国家海洋局海平面监测系统资料,我国海平面自1978年以来呈波动上升趋势(图21-3),至2010年,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6mm/a,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由此沿海咸潮入侵次数增加,强度加重,海岸侵蚀加剧,各海域遭遇不同程度的风暴潮袭击,给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损失。同时,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带生态系统向陆地后退,直接影响全球海洋海岸带的生物多样性,从而影响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格局。
图21-3 中国沿海历史海平面变化曲线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平面公报.2007.
21.1.5 海洋赤潮灾害
赤潮,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藻类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赤潮发生时,海洋大多呈红色斑块状或条带状,故名。事实上,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赤潮的颜色也各不相同,如夜光藻形成的赤潮呈桃红色,而大多数甲藻形成的赤潮呈褐色或黄色。由于藻类的大量繁殖,导致海水缺氧,影响和危害其他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甚至使鱼虾、蟹、蛤等大量死亡,因此,赤潮是一种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对于近海养殖和渔业而言也是一种毁灭性的灾害。同时,有毒藻类产生大量毒素污染海水,并通过食物链进入鱼类、贝类等体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如人误食后会引起肢体麻痹甚至中毒死亡,会使游泳者、作业者的眼睛、口腔、咽喉、皮肤等受到伤害,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神经麻痹甚至死亡,故赤潮又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
引发赤潮的原因除适宜赤潮生物生长的海水水文环境外,主要是海水中过量的氮、磷,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从而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由于我国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加,含有氮、磷和有机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等大量排放入海,氮、磷已成为我国各海域的主要污染物,这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我国海域赤潮发生由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20次上升至本世纪年平均79次(表21-5),尽管近年有所控制,赤潮发生次数与涉及区域有所减少,但总体依然处于高发期,成为我国海域最主要的海洋灾害。尤其是东海海域,其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分别占全海域的70%和80%左右。
表21-5 我国海域赤潮灾害发生状况统计表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02—2010.
大量研究表明,海洋中4 000多种浮游藻类中有330多种可以引起赤潮,我国发现40多种,如裸甲藻、短裸甲藻、海洋原甲藻、骨条藻、卵形隐藻、夜光藻等。其中,米氏凯伦藻、赤潮异弯藻、棕囊藻、束毛藻、具齿原甲藻等有毒藻类增多,其引发的赤潮总体对养殖业产生极大危害,2005年5月30日至6月7日发生在南麂列岛周边海域的米氏凯伦藻赤潮,造成养殖鱼类和贝类大量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 970万元。
21.1.6 陆源污染概况
海洋污染虽然表现在海上,但其根源主要在陆地。据统计,陆源污染已成为各国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海域对重点入海排污口监测表明(表21-6),其超标排放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2008年更高达88.4%,每年排入海洋的污水总量在300亿t以上,排海污染物在800万t以上,污染物总量的85%以上来自于陆源污染,2008年实施监测的排污口邻近海域中,73%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其海洋功能区要求,67%的排污口海水质量为Ⅳ类和劣Ⅳ类。
表21-6 我国海域陆源污染状况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04—2008.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人口的急剧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固体垃圾排放入海,外源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将日趋严重。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控制陆源污染,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持续恶化的势头,改善海洋环境质量。
21.1.7 海洋倾废状况
海洋倾废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海洋环境容量和迁移能力,处置废弃物的一种活动,具体是指任何利用船舶、航空器、平台和其他运载工具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和其他物质的行为。早期向海洋倾倒的物质类型多样,有港口和航道疏浚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污水污泥、船骸、战争废物、有毒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等,随着1972年《伦敦公约》(即《防止因倾倒废弃物及其他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的国际公约》)的颁布实施,目前仅有疏浚物、污水污泥、惰性或无机物质材料、天然有机物等无毒无害或毒性害处很轻的废弃物可以按法律程序向海上倾倒,其中疏浚物是最大的一类,占每年向海洋倾废废物的80%~90%,倾倒物质呈单一化趋势。尽管如此,海洋倾废仍然对倾倒区海域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暂时的,如倾倒区水体的浑浊度、pH、溶解氧的变化等,但有些影响则是长期的,据Harvey和Stronkhorst研究,由于倾倒使海水水质变化进而造成海洋生物结构的改变,同时倾倒还改变倾倒区水深,甚至改变海底地形地貌。
我国于1985年加入伦敦公约,并于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加强海洋倾倒的管理,倾倒废物主要是疏浚物、渣土等。随着我国现代化港口、港口群和专业化深水泊位的建设,包括港口和码头的新建、改造和扩建工程,港湾、泊位、可通行航道的浚深、浚宽和浚长等工程的实施,倾倒废弃物量日益增加,2001年为8 965.2万m3,2007年则增至20 010万m3,近两年加以控制有所回落,但2010年仍达16 957万m3。国家海洋局对部分海洋倾倒区的监测结果显示:倾倒区底栖环境状况基本维持稳定,水深和底栖生物群落结构未因倾倒活动而产生明显变化,但个别倾倒区有所淤浅,存在底栖生物密度下降、生物量减少和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的现象。
21.2 中国海洋生态现状
受海洋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海洋生态也随之发生着显著变化。
21.2.1 海洋生物多样性
1)海洋生物多样性现状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物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广义的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或Biodiversity)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的总称,包括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其中,遗传多样性是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条件,物种多样性是根本。狭义的生物多样性即指物种多样性。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根据“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到2003年年底占地球总表面积71%的辽阔海洋中生活着约40万种生物,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优质的蛋白质需求,海洋生物多样性还是重要的新药源泉,并为人们提供多种观赏种类和景观,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实现条件之一。
我国海域南北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为海洋生物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存空间,同时沿海有珠江、长江、黄河、辽河、鸭绿江等约1 500条江河的注入,携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为海洋生物繁殖、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良环境,加之沿岸有6 000多个海岛,因岛屿效应的结果,海岛周围海域的物种常常更为丰富,这些使我国海域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物种,呈现出很高的生物多样性。据在我国管辖海域的调查,已记录了20 278个物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0%,隶属5个生物界44个门类,其中鱼类3 032种,螺贝类1 923种,蟹类734种,虾类546种,藻类790种,主要经济种类达200多种。这些海洋生物资源中,既有大量的暖水性种,也有丰富的温水性种,还有不少我国特有的属种或世界珍稀物种,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库氏砗磲,以及鹦鹉螺、绿海龟等。此外,辽阔的公海、深海和其他水域,还可通过相应的国际合作共享资源(傅秀梅等,2006)。
2)海洋生物多样性问题
由于海洋污染日趋严重以及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日益加剧,如过度捕捞、生物入侵、海水养殖单一化、海洋开发导致的生境丧失等,这些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使海洋生物受到严重干扰,生物多样性呈明显下降趋势,有些优势种和经济种已失去其数量优势而沦为偶见种或稀见种,甚至成为濒危种,许多珍稀海洋生物被毒死或受到伤害,有的则导致其基因突变或因被排挤而消失。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年8月)统计,全国海洋鱼类中有270种“濒危”,19种“极危”,4种“绝灭”;1 000多种甲壳类十足目(虾、蟹等)中,58种“濒危”;256种造礁珊瑚中,26种“濒危”;软体动物中有23种被评估为“濒危”,另有22种为“极危”,12种已经“绝灭”;另外,被认为是“幸存的活化石”的3种剑尾类(鲎)中有2种为“濒危”,1种“近危”(刘瑞玉,2004)。这些结果清晰地表明一些物种正在以相当快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21.2.2 海洋生物群落结构
1)海洋生物群落构成
生物群落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生物种群的稳定集合,是反映海洋环境状况的重要标志。海洋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三大生态类群,其中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硅藻、甲藻、微型鞭毛藻类等)和浮游动物(桡足类、磷虾类、水母类等);游泳生物主要包括鱼类、大型甲壳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等;底栖生物包括底栖植物(绿藻、褐藻、红藻、红树等)和底栖动物(虾、蟹、螺、蛤等),它们相互依存、紧密联系。我国各海域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生长有不同类型和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种类,形成了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群落组合(表21-7)。
表21-7 我国各海域生物群落组合状况
源自:国家海洋局.20世纪末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海洋生物群落变化分析
随着海洋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海洋污染的加剧、生境的破坏、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捕捞等,海洋生物群落状况正发生明显的改变。
(1)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群落的变化
我国的海洋捕捞业发展非常迅速,早在1950年我国的海洋捕捞产量仅6×105t,至60年代初超过2×106t,70年代初超过3×106t,80年代后期超过5×106t,1990年超过6×106t,1992年又超过7×106t,至2000年则高达1.28×107t,接近我国四海区估计可捕量的2倍,虽然近10年来基本保持零增长,但这势必对整个海洋生物群落产生影响。一方面,由于捕捞速度超过了鱼类等大型食肉型海洋动物(如大黄鱼、金枪鱼、鳕鱼等)的自我补充速度,将导致优质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如今我国近海渔获物中主要经济鱼类所占比例正逐年减少,个体也趋向小型化、低龄化,低质小杂鱼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另一方面,通过改变捕食动物、共生者、竞争者之间的生态关系影响海洋生物群落。杜克大学生物学家拉利-克劳斯说:“去掉生态系统的最顶层不可能不带来连锁反应,最坏的后果是,海洋最终将成为没有生命的死水。”海洋生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研究表明食肉型鱼类的减少乃至消失造成的危害比污染和全球变暖的危害更大,食肉型鱼类的消失将完全破坏这些区域的生态系统,而由微生物来填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消失后留下的空白,从而造成海洋的“死亡地带”。
(2)生境破坏导致海洋生物群落的变化
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必然影响生物种类的构成。胶州湾东岸沧口附近的潮间带是典型的泥沙质潮滩,湾内环境优越、营养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底栖动物种类特别丰富、多样性很高。1963年至1964年调查共获得海洋动物141种,其中甲壳类52种、多毛类41种、软体动物40种、棘皮动物3种,其他还有少数腔肠动物、腕足动物和原索动物等,总之种类相当丰富。1974年至1975年,由于环境污染,人类活动胁迫加剧,生物种类显著减少,与1963年和1964年比较,只采到30种,占原有种数的21%。在尚存种类中甲壳类(13种)仍占优势,其次是软体动物(11种),多毛类只出现3种,棘皮动物、腔肠动物和原索动物各1种。潮区生物种类减少的情况以中潮带最突出,从原有的81种减少到9种,仅占原有种数的11.1%。其他潮区种数减少的情况也比较明显。1980年至1981年,各个潮区生物种类减少状况与1974年至1975年比较,中潮区减少了33.3%,高潮区减少70%。中潮区出现的种类局限在垂直高度2.15~1.3m之间,其中只有一种是定量取样采到的标本。中潮区上部已成为无生命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胁迫更为加重,胶州湾沧口潮间带已成为无生命的荒滩。
此外,随着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外源性营养盐的大量输入,导致海水营养盐结构失调,海水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物种多样性均发生显著变化。2002年6月长江口、辽河口等重要河口区海域浮游植物数量较1959年同期增加4~5个数量级。2005年,我国排污口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群落表现出结构简化、种类单一、数量减少的趋势,部分邻近海域甚至出现无生物区,60%的监测海域无底栖经济鱼类。
(3)生物入侵导致海洋生物群落的变化
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是相对于本地物种而言的,是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是本地生态系统中原来没有的物种。当其在新的生境中建立了种群,改变或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时就成为了外来入侵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
近年来,由于海水养殖引种和水族馆饲养业大规模发展、鲜活水产品广泛流动及远洋运输船舶压舱水排放等原因,导致海洋外来物种的广泛传播,有的已产生入侵危害,造成当地物种消失严重,生态结构失衡。截至2006年,我国已从国外引进大菱鲆、日本对虾、海湾扇贝、长牡蛎、红鲍、象拔蚌、虾夷马粪海胆、海带等近30种海水养殖生物,引进大米草、互花米草、海蓬子等多种滩涂植物进行栽培,大连、蓬莱、青岛、日照、台州、厦门、深圳、北海、海口、三亚等海洋水族馆引进了近百种观赏性海洋生物。这些外来海洋入侵生物与土著海洋生物争夺着生存空间与食物,严重威胁着我国土著海洋生物的生存。某些外来生物入侵已对局部区域造成严重破坏,如大米草肆虐福建沿海,已占据了闽东100km2的滩涂,破坏了当地红树林生境,引起生物多样性降低,目前已侵犯到渤海黄河三角洲地区。同时,外来物种的生物杂交有可能造成遗传污染或带入多种病原生物,对现有的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21.2.3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发展的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中,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需求的同时,维持着系统本身的复杂性特征。健康的生态系统面对干扰有较强的抵制能力,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再生资源量处于较好水平。反之,一个不健康或病态的生态系统则是难以摆脱干扰,处于衰退、逐渐趋向于不可逆的崩溃过程,它是衡量生态系统综合特性的指标。由于生态系统是个复杂的、多变量的系统,而且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身的特点(如组分、结构、功能、生态过程等),因此,其健康度量非常复杂,不同的生态系统度量的指标不尽相同。2005年以来,我国国家海洋局持续对18个生态监控区进行了生态监测。监控区总面积达5.2万km2,主要生态类型包括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生物群落结构、产卵场功能以及开发活动等。监测结果表明(表21-8),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大部分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表21-8 我国海洋生态监控区基本情况(2010年)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10.
21.3 中国海岸带生态现状
21.3.1 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特点
海岸带又称海陆交界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包括了受海洋影响的陆地地带和受陆地影响的海洋地带,通常根据其差异分为海岸带(潮上带)、海滩带(海涂、潮间带)和水下岸坡带(潮下带)三部分(图21-4)。
1)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特点
海岸带生态系统简言之即海岸带范围内存在的生态系统。由于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带,使得海岸带生态系统具有鲜明的特色。
图21-4 海岸带范围示意图(冯士筰等,1998)
(1)开放性
与众多的生态系统一样,海岸带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它除存在自身循环外,还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而且这种交换不仅存在于其周边区域间,还通过河流、大洋环流等与广泛的陆域、海域相联系。据统计,我国沿岸有辽河、滦河、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等诸多河流入海,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4.9%,入海流量占全国河流总流量的69.8%。
(2)多样性
相对于开阔的海洋和暴露的陆地环境的稳定、均一而言,海岸带是一个在空间与时间上具有相当独特性的环境。这里是海陆复合、交叉融通的地理地带,植物、动物、土壤、水等环境因素同时具有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的双重属性,其生态系统也兼有海洋和陆地两个生态系统的特征,同时,这里还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共同作用的“界面”,随海、陆力量相对强弱的变化,海岸带环境也极其多变,这些为多种生物的繁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如旱生和水生、淡生和盐生、好气和嫌气、强光和弱光、酸性和碱性等,从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如珊瑚礁、红树林、潮汐湿地、海草床、岛屿、河口、泥炭沼泽等。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按海陆影响差异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等)、湿地生态系统(如滩涂、沼泽等)、近岸生态系统和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四大类,按性质主要分为河口岸、基岩岸、沙砾质岸、淤泥质岸、珊瑚礁岸和红树林岸等六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多种多样的子生态系统,如沙堤、沙丘、潟湖、滩地等。
(3)脆弱性
海岸带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有生机的部分之一,但同时也是生态系统平衡非常脆弱的地带。
一方面是海岸带生态系统环境的脆弱性。比起单纯的陆地或海洋生态系统来,海岸带更容易变动。因为在生态系统内部有反馈机制进行调节,从而保持其稳定,而到了系统的边缘,反馈控制变弱,加之受到来自海洋和陆地的扰动频率高,这里是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极容易遭受瓦解。而全球气候变化等也在海岸带通过水循环系统尤其是海平面的变化间接造成了海岸的侵蚀与淤积、水体质量的改变等。
另一方面是海岸带生态系统生物的脆弱性。海岸带通常含有接近于它们的忍耐极限的有机体,同时位于这一生态交错带的海岸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常常较单一,因而,即使当环境发生较小的变化时它们也将面临较大的冲击。
(4)复杂性
海岸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的介入,使海岸带成为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和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是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地带,是人口、物质、财富的集中区域,是人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最活跃的地带。因此,海岸带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的复合区,又成为海洋经济活动和陆地经济活动交叉影响的地带,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同时,各子系统和组成要素间存在着纵横交错、性质各异的相互联系,使整个系统的形态和行为更为复杂。
2)海岸带生态系统功能
(1)服务功能
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指在海岸带空间内能为人类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流的自然过程(Smith,1993)。这些服务包括海岸带资源提供的其他服务,还有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和生境进行鱼类资源生产、生物多样性维护及其他产品,如风景旅游点的提供等,还包括利用水面和航道进行运输、水产养殖、商业活动、作为港口或者海洋公园等。由于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里具有强大的生产功能,在只占海洋表面积8%、海洋水体0.5%的海岸带地区创造了全球初级生产的1/4,世界90%的渔获量、80%的全球海洋埋藏有机物、90%的全球沉积矿体和50%以上的碳酸盐沉积也来自该地区。此外,还有大量的沿海滩涂湿地成为后备土地资源。海岸带生态系统是全球最大的物质、空间和能源资源供应地。
(2)缓冲功能
海岸带生态系统是海洋环境最重要的缓冲地带。海岸带是陆源污染的接纳地,也是海洋污染的输送地,是污染的中转站,其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海洋污染状况。海岸带地区通常地势较低平,尤其是我国海岸带,相对西部地区地形和缓,加之海岸带东面是世界最大的边缘海,与大洋水体交流不畅,使这里成为最大的沉积物捕获区,海岸带生态系统则通过这些沉积物强大的吸附、沉淀、固封等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过滤来自内陆系统的污染物,从而减轻乃至消除陆源污染的影响。此外,大范围、大厚度的海岸带沉积物中还可以对养分进行储存和循环,有效地延缓外界环境的影响。
(3)保护功能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非常重要,同时,湿地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其环境保护作用不容忽视。此外,海岸带各种沉积地貌体系也是抵御风暴、潮汐、波浪灾害以及海岸侵蚀作用的重要天然屏障。湿地、河口、岛屿、海草和海藻床、珊瑚礁及其他海岸带生境对海洋和河口生态系统的健康也非常关键,据估计,有95%的商业鱼类和85%的娱乐鱼类要在海岸带湿地生活一段时间。珊瑚礁只占海洋面积的0.2%,但是为1/3的海洋鱼类和其他大量物种提供了栖息地。
海岸带生态系统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众多人口,并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海岸带开发活动,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区域。据统计,全球大约有44%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150km的海岸带区域(Cohen et al.,1997),超过160万人口的大都市有2/3集中在这一区域。目前已很少有海岸带地区没有受到人类的干预和影响。然而,由于其生态的脆弱性,面对日益增加的人口和大规模的开发,海岸带资源和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生态系统的安全也面临巨大的威胁。
21.3.2 主要河口海岸带生态环境
河口生态系统作为近岸典型的海洋环境生态系统之一,是海洋贝类的重要栖息地和鱼类、虾、蟹等主要海洋经济生物的产卵、育幼及索饵场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河口又是陆源污染物进入海洋环境的主要途径。
河口海岸是海岸带中海陆相互作用最明显的地区,也是生态最脆弱的地带,然而这里却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海洋环境与生态资源为基础的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在我国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均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河口海岸带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态健康面临严重威胁。
1)长江口海岸带主要生态问题
长江口是我国一个世界级的特大型河口,海域面积约13 668km2。长江河口段在徐六泾断面河宽5.7km,口门宽约90km,平面呈扇形分汊形式,经长期的河道演变,逐步形成北支、北港、北槽和南槽四个入海通道,目前呈“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总体河势格局。
(1)局部河势不稳
虽然长江口“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总体格局没变,但是,由于江面宽阔,江中沙洲密布,在径流、潮流、波浪等多种动力因素作用下,河道沙体不断发生合并、冲淤,河床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大水,河道沙体下移。
(2)河口污染加重
20世纪60年代初,长江河口氮含量为13~15μg/L,80年代为60μg/L,2000年为178μg/L。长江河口海域水体均呈富营养化状态,2002年至2004年的最大富营养化指数值分别高达51.4、43.1和26.0,平均值分别高达11.4、16.4和10.2,由此造成严重的赤潮灾害,2002年长江口附近就发生48次,危害面积达5 000多km2。长江口水质80年代初为Ⅰ、Ⅱ类水,2000年为Ⅲ类,近年降至Ⅳ类、劣Ⅳ类。
(3)海水倒灌
长江口北支本来是长江口的重要入海水道。1958年至1998年间,对北支进行大量围垦,使得0m以下的容积减少了56%,而上段淤积严重,下段有所扩展,加大了喇叭口。过去几年,长江口进入北支的水有4%~6%,而现在仅2%左右,2007年夏季也只有3%,导致北支咸水倒灌加重。过去长江口每年平均是6~8次咸水入侵,2006年至2007年上游大旱,盐水入侵创造13~14次的纪录,甚至从北支倒灌入南支。
(4)湿地减少
湿地是生物繁衍的重要场所,也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长江口湿地滩涂原来很辽阔,达350万亩,潮间带100万亩,泥沙使得长江口前沿基本上平衡。近年来湿地迅速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0m以上面积1982年、1995年、2000年基本相近,到2005年只有80万亩。半个世纪以来,上海围垦了1 000km2以上,启东也有20多万亩从长江北支和长江三角洲前沿围垦出来。而且,由于工程技术进步,人类改造河口进一步发展,由高滩围垦向中低滩发展,以前上海围垦基本在3.5m以上,现在已到0m,如金山现在圈水已到-3~-5m(规划到-2m)(陈吉余,2008)。
(5)生物资源退化
陆源排污、来水不足、滩涂围垦等严重影响着长江河口地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20世纪90年代初,河口区浮游植物有97种,90年代末降至63种左右,2004年种类进一步下降,5月份、8月份分别为21种和42种,与90年代初相比减少1/2多。20世纪80年代初,浮游动物有105种,90年代初仅有76种左右,减少28%,2004年5月份、8月份分别为25种和31种,与90年代初相比减少60%左右。底栖动物也明显减少,2004年5月底栖动物种类数仅为20世纪80年代初的20%左右,密度和生物量都很低,平均栖息密度为2.5个/m3,平均生物量为0.08g/m3,75%的水域采不到底栖动物,产卵场退化,鱼卵、仔鱼种类少,密度低,平均鱼卵和仔鱼数量分别为0.5枚/m3和1.0尾/m3,2006年更降至0.07枚/m3和0.29尾/m3,并向小型化及非经济生物种类演变(叶属峰等,2007)。
2)珠江口海岸带主要生态问题
珠江口海岸带长达1 059.1km,占广东省海岸线总长的31.4%,拥有海岛395个。该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类型多样,海岸曲折,港湾众多,具有优良的港口、渔业、油气、海洋能和水资源以及沿岸海水、沙滩等旅游资源,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面临诸多问题。
(1)红树林大量损毁
据广东省统计,198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被损毁和占用的红树林面积高达1 082hm2,比现存红树林面积(996hm2)还要多86hm2,其中绝大部分为挖塘养殖所占用,面积为1 040.9hm2,占被损毁红树林地的96.2%,其余为工程建设占用,面积为41.1hm2,占被损毁红树林地的3.8%。
(2)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珠江三角洲现有的海洋渔业捕捞能力已大大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加上海水水质不断恶化,湿地遭受破坏,电鱼、炸鱼等违规作业等原因,使渔场环境变迁,鱼类种群结构出现异常,有些优质种类几乎绝迹。如珠江口海域原是200余种海洋鱼类的产卵场和培育场,而现在主要经济鱼类只剩50余种,而且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渔获物由20世纪90年代的2 000万kg降至近年的200万kg。鱼类繁殖、栖息、生长环境恶劣,加之薇甘菊、水葫芦、大米草、福寿螺等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
3)辽河口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
辽河口地区位于辽宁省南部,芦苇资源极其丰富,是我国最大的芦苇生产基地,为造纸工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位于辽河口与大凌河口之间的东郭苇场,是世界著名大苇场之一,总面积92万亩,其中苇田面积56万亩,年产芦苇15万t。辽河口还是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盐业、水产养殖、渔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还有国家一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双台子河口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0km2。区内有完整的河口湾海域、滩涂、沿海湿地、自然地貌景观和生态系统及动植物资源。据统计,维管束植物有170多种,陆域动物240多种,仅鸟类就有170多种。其中有丹顶鹤、黑嘴鸥、西太平洋斑海豹等许多珍贵种类和濒危物种。
(1)水资源严重短缺
辽河口地区没有独立水源,主要依靠辽河中、下游的八大水库供水,可利用的地表水量有限,地下水的咸水和微咸水占全区面积较大,地下水资源也不丰富,且已超量开采,地下水开采潜力已经不大。因此导致本区现有供水水源的水量不足,是严重的缺水地区。近年来辽河中、下游的用水量逐步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严峻。淡水资源供应不足严重制约着河口地区经济的发展。
(2)河道设障严重
辽河口是泥质性海岸,有着丰富的海陆相来沙,近百年来发展的结果已成为拦门沙发达的堆积型河口。不断淤积的河口使河槽过水面积相对减少,纳潮量减少和泄洪能力降低。大辽河、双台河河口两岸围筑的大片虾池、鱼塘、盐田和苇田挤占了洪水入海出路。同时,沿海岸带滩涂的不断围垦及油田路的修建也加重了河口泥沙的淤积,改变了水流和泥沙的运动方向。
(3)自然湿地面积减少
随着区域开发规模的加大,沿海自然湿地面积每年以0.43%的速度减少。相反,人工湿地(水稻田、海水与淡水养殖)面积逐渐增加。淡水养殖面积由1986年的0.63万hm2增到1995年的1.90万hm2,2000年增到2.08万hm2。
(4)海水入侵
辽河口区域由于地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人工开采量过大,开采区域集中,导致区域内地下水位下降。个别地区出现降落漏斗,破坏了地下水和海水界面的动态平衡,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地下水径流局部受到破坏,导致海水向内陆侵入。
(5)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随着湿地面积的变化,区域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也在不同程度减退。河刀鱼、梭鱼、面条鱼及河蟹、对虾曾是河口渔业主要生产品种。双台子河20世纪50年代的鱼产量为400~2 000t,平均为870t,此后由于河闸的相继建成使用,使河道淤塞,水质污染,河口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如河刀鱼原来年产50万~100万kg,因系逆河性鱼类,河闸建成后资源随即衰减,河刀鱼的专业生产近年已经消失。又如湿地鸟类1985年以前,在鸟类迁徙季节常见到3 000~5 000只燕鸭类种群,1990年调查见到的最大燕鸭种群只有300~500只(谷长叶,2004)。
21.4 中国海洋经济的生态学分析
海洋经济是以海洋(包括海岸带)为空间活动场所,以海洋资源、海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目标的所有海洋产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随着人口激增、陆地资源日渐短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普遍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21.4.1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1)海洋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虽然我国海洋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起步,但发展迅速。据统计,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1979年仅64亿元,2000年则达4 133亿元,2003年更突破万亿元大关,近二十年的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而且每年的增加值也呈持续增长趋势(表21-9)。
表21-9 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增加值统计表 (单位:亿元)
注:总产值为当年价值,增加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01—2010.
2)海洋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海洋经济发展涉及众多内容,按其性质及与陆域产业结构比较将其分为三大产业。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和滩涂、浅水种养业;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直接利用业、海洋船舶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海洋服务业等。我国早期海洋经济以第一产业发展为主,至2000年前一直占总产值的一半以上,随着我国沿海开发和开放的深入推进,第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内部结构呈不断优化趋势(表21-10)。
表21-10 我国海洋产业产值结构变化 (单位:亿元)
源自:(1)吴凯,卢布,杨瑞珍等.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6).
(2)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03—2010.
3)新兴海洋产业逐步崛起
根据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后以及技术的进步,可将海洋产业分为传统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和未来海洋产业。传统海洋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洋运输业、海水制盐业、船舶制造业和海涂围垦等;新兴海洋产业主要包括海上油气开采、海水养殖、滨海旅游业以及海洋药物、海水淡化等;未来海洋产业主要指那些刚起步但前景广阔的产业,如深海采矿、海洋能(波浪能、盐度差能、温差能等)利用以及海上工厂、海上城市等海上空间利用等。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海水养殖、海洋食品和保健品、海洋药物、海洋化工等产品的研发,以滨海旅游为龙头的,以海洋油气开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制药等为依托的新兴海洋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表21-11)。
表21-11 我国部分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状况 (单位:亿元)
注:2005年至2006年数据为各产业当年的产值和占主要海洋产业产值的比例.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05—2010.
21.4.2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1)海洋经济总量偏小
尽管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保持持续增长,海洋经济总产值不断创出新高,但是海洋经济占GDP的比重较低,始终未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0%,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偏低,仅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表21-12),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美国海洋产业增加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韩国1998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已达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7%。可见,我国的海洋产业要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表21-12 我国海洋经济占GDP的比例 (单位:%)
源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0.
2)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
总体上我国海洋经济仍以传统产业、资源消耗型产业占主导地位,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消耗和破坏性牺牲的基础上,而以海洋资源为优势的高附加值产业还没有形成,新兴海洋产业占的比重很小。这种资源粗放式乃至掠夺式的开发状态,必然不利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就海洋经济现状本身而言,抗风险能力也很低,自然、人为的因素都可能造成其毁灭性打击。
3)海洋经济结构有待调整
虽然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海洋产业中,一般第一产业比重在8%以下,美国更达到了2.0∶29.2∶68.8的比例,可见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层次不高。同时,在产业内部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如我国的海洋渔业中近海捕捞和养殖等传统产业占据了绝大部分产值,而深水养殖、海洋牧场、水产品精加工、休闲渔业等质量型的现代渔业明显不足。
21.4.3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未来
1)保护海洋生态
海洋经济是建立在海洋生态系统上的,海洋生态的保护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因此,应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产业经济的发展本身更不能以破坏海洋资源、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的巨大代价来换取暂时的利益,必须把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平衡作为海洋开发的一项必须遵循的原则,才能谋求其长远利益,一切低层次的海洋开发项目,以及严重影响、牺牲海洋生态的港口建设、临海工业等都必须禁止。
2)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其特征是“两低一高”,即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最大限度地使资源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我国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如果仅依赖资源换取经济的发展必然是短期的,而且产业发展越快、规模越大,对海洋资源的消耗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越大。因此,必须走海洋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加强海洋开发的高科技性、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我国而言,今后海洋科技的重点应放在与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和传统产业技术履行有关的高新技术和适用新型技术领域,如海洋生物技术、海底勘探与开发技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海洋环境检测技术等。
3)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根据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现状和世界海洋产业发展趋势,今后应进一步加速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包括:①海洋油气产业。据估计,我国的海底石油资源储量占全国石油资源储量的10%~14%;我国的海底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25%~34%,海上油气开发前景可观。②滨海旅游业。旅游业是二战后兴起的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已超过石油、钢铁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我国的海洋旅游业应依托沿海城市,突出海洋特色,开辟新的海洋和海岛旅游娱乐区,兴建各具特色的旅游娱乐设施,使海洋旅游业成为迅速发展的新兴海洋产业。③海洋药物和保健品工业。利用生物技术提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各种新型医药产品。④海洋化工。我国的盐卤加工、海水提镁、提溴等工业已有一定基础,应在河北、天津、山东等地建设发展海洋化工和海水化学综合利用基地,以形成我国精细化工工业的中心。⑤风力、潮汐、波浪等新型海洋能源(王长征,2003)。
21.5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21.5.1 加强海洋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自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一系列海洋和涉海法规,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涉海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促进我国海洋管理以及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逐步建立了海洋综合管理制度,编制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发布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制定了《全国海洋保护管理工作纲要》等。沿海各地市也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海洋管理机构,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了一些实施细则。这些措施为强化海洋管理,推动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和保证。但是,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原有法律法规未曾涉及的问题,这就需要我国的法制工作者和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始终使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法规是行为的依据,组织落实是执行法规的保证,根据现行法规,海洋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由国家海洋局、国家环保部、交通部、农业部、海军等五个部门以及沿海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各部门根据分工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实施监督管理。例如,海洋部门主管防止海洋工程、海上倾废等活动造成污染损害方面的环境保护;环保部门主管陆源污染、海岸工程、拆船等活动造成污染损害方面的环境保护。各个部门间的分工表面上看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叠,执法部门应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做到“协防、协查、协管”,努力把法制工作落到实处,始终做到“执法必严”,保证实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王淼等,2006)。
21.5.2 加强海洋环境的调查与监测
由于海洋环境的独特性,其污染一旦形成即很难控制和处理,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1)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调查
海洋由于其巨大的容量被作为地球的“垃圾桶”,各类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退水等通过直排或河流汇入海洋,固体垃圾、废物也倾倒入海洋,事实上,海洋的自净能力也是有限的,超过其环境承载力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必须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调查。
2)加强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监测,是评价海洋环境状况的前提,是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基础。从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对海洋环境实施监测,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从国家、区域、沿海地方省市到基层单位的四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立了全海域环境监测网络,初步构成了以卫星、飞机、调查船舶、浮标、岸基站等多种监测手段组成的近岸海域立体化监测技术体系,并开展了“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与趋势监测”、“近岸赤潮监控区监测”、“近岸海洋生态监控区监测(2004年启动)”、“重点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等专项监测,对全海域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赤潮多发区、典型海洋生态区、海水浴场、海水养殖区、海洋倾倒区、海上油气开发区以及突发海洋污染事故等实施了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等要素的常规及应急监测,监测站位8 000余个。这些监测工作对保障公众健康,降低赤潮灾害损失,甄别近岸主要海洋生态问题及原因,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支持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海洋环境监测力度,制定海洋监测发展规划,优化完善监测网络,应用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和技术,如卫星遥感遥测技术和水深探测技术等,及时、准确地获取海洋表层的温度、水色、海平面、波浪、海流以及海流的垂直分布等相关信息,监测赤潮,以及时发现违规行为,采取措施,保护海洋环境。
21.5.3 加强陆源污染的控制
1)积极参与“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
“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是联合国环境署1995年发起的,以协助各国政府制定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措施,防止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我国作为这一行动计划的成员国,要把该计划纳入国家的重要发展规划当中,加强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积极推进“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的实施,以改善我国海洋环境状况,同时也为国际海洋环境的保护作出贡献。
2)实行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污染源的控制:加快沿海陆域内污染企业的整顿步伐,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限期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认真落实污染减排指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建立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核查;全面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工作,新建项目必须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规定。加快推进城乡水污染控制:抓紧沿海地区城市(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增强其脱氮、脱磷效率,实施污染物排放的提标工程;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控制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污染流失;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达标排放,发展高效农业,积极建设生态农业;推行节水灌溉,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21.5.4 加强海洋功能区划
随着经济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我国对海洋的利用也不断推进,截至2000年,我国海域使用面积200多万hm2(不含捕捞区面积)。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20多万hm2,盐田面积40多万hm2,港口用海面积20多万hm2,油气开采矿区20多万hm2,旅游娱乐用海面积近1万hm2,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然而,无序的开发利用也导致了海洋环境的退化,影响着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必须加强海洋功能区划,促进海洋资源的管理利用。
海洋功能区划是根据海域区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开发利用的要求,按照海洋功能标准,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加强海洋功能区划是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依据。2002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将海域划分为港口航运区、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矿产资源利用区、旅游区、海水资源利用区、海洋能利用区、工程用海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利用区和保留区等十种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同时,对重点海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由此可调整不符合功能区划的用海项目,实现重点海域开发利用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有效控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2003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防止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和原则,200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对促进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在加强海洋功能区划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海洋资源开发的管理工作,使海洋功能区划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1.5.5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
海洋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而划出界线加以特殊保护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带,是建于海岛、沿岸、海域的保护区的总称。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最早追溯到1963年在渤海海域划定的蛇岛自然保护区(1980年升级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但真正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选划工作始于1989年,1990年建成5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到2006年为止,我国已建立了包括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区、野生动物类保护区、珍奇海洋自然遗迹保护区等9种类型的各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49个,总面积达37 584km2(不含台湾、香港和澳门),占我国管辖海域的1.2%,其中国家级的29个,另外,至2006年还建成了7个海洋特别保护区,其中国家级的4个,使一批海洋珍稀物种(如海龟、文昌鱼、中华白海豚、斑海豹、牡蛎等和海底古森林)和重要的海洋生境(如红树林、湿地、珊瑚礁等)得到保护。但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面临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从保护对象上看,已建保护区的类型多以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湿地、海岛生态系中的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且多是陆地自然保护区的向海的自然延伸,远不能代表纵跨三个气候带的中国海域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非生物资源等不同类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人为破坏等现象还未彻底杜绝,特别是当自然保护区的利益与当地经济开发出现冲突时,受损害的总是前者;保护区机构尚不健全,管理水平落后,影响了海洋自然保护区功能的充分发挥。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建设力度,扩大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尽管我国近年来海洋自然保护区发展速度快,但是与海洋总面积相比,比重仍然很小,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另外还要扩充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扩大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生态系统类型,争取每个沿海省区每年都能选划建设一处海洋自然保护区或特别保护区,将大多数海洋典型生态区域纳入保护区管理范围。
21.5.6 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管理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一是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的巨大环境压力,二是海洋环境保护缺乏宏观指导、协调、规划和法规标准,三是海洋环境保护资金与技术短缺,四是监督和管理机制还不完善。
近几年,国际上提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管理新模式,是管理海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海洋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因此,建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调控海洋经济和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当前的迫切需要。我国现阶段已具备实施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目前已在厦门、防城港、阳江、文昌等地开展了海岸带综合管理示范工作;在黄海实施大海洋生态管理模式;在渤海实施跨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了环境伙伴关系示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试图通过区域联动,建立跨区域合作的平台,解决区域发展的生态环境瓶颈与制约。
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实施区域化的生态系统管理,将全国海洋划分为五个海域进行总体布局,渤海作为特别保护区建设,黄海作为大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东海以河口与岛屿高生产力生态建设为主,台湾海峡过渡生态区建设,南海以珊瑚礁、红树林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建设为主。二是综合协调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功能保护行动,全面评估近岸各海洋经济区的发展对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建立各经济区生态系统功能维护的目标体系和监控措施,在生态系统承载与功能可恢复程度之内调整开发建设方向和时空布局。三是建立海洋开发建设的时空秩序、实施总量控制制度,结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形成我国海洋开发的时空安排,建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开发秩序,建立总量控制制度,提出不同阶段的总量控制要求。四是实施重点海域或典型生态系统修复与整治工程,通过控制污染或改变营养盐和污染物输入,控制物理参数,改变生物学相互关系,控制生物学生产力,干预社会经济过程等对受损生态系统和丧失生境进行修复与治理(叶属峰等,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