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西江产业带的理论溯源与构建
2.1.1 西江产业带的兴起及其提出背景
珠江流域由西江、东江、北江、三角洲诸河四大水系组成,是一个复合流域。流域面积45.369万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面积为44.210万平方公里。珠江流域位于东经97°39′~117°18′,北纬3°41′~29°15′,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粤东、粤西沿海诸河、桂南沿海诸河、海南诸河以及云南、广西境内国际河流,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珠江流域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横断山脉南北走向外,其他大多是东西走向。珠江流域属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四季气候特点是:春季阴雨连绵,雨天较多;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雨量稀少;四季气候变化明显。
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境内的马雄山,在广东省珠海市的磨刀门入南海,全长2214公里,横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澳门四省一区。西江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丘陵、盆地相间,东南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及西江等河段所组成,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及贺江等。思贤滘以上河长2075公里,流域面积353120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面积的77.8%。
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2300亿立方米,货运量1.4亿吨,仅次于长江,占全国内河航运的20%。目前3000吨船舶可直通肇庆,1000吨船舶可通南宁,是连接珠江三角洲和大西南地区的黄金水道。西江流域发达的航运加上高速公路、铁路网络为珠江三角洲纵深到资源丰富的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提供了发展基础。
经济全球化与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为西江产业带的兴起提供了重要契机,而西江产业带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资源禀赋也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占区位优势的西江流域土地与劳动力占有相当优势,资源丰富,在地理距离与文化背景上又相近,可为珠江三角洲的外迁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建设需要。西江产业带有5个内河港口,4个内河口岸,梧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就达330万吨/年以上。从梧州到广州水路只有315公里(陆路只有260公里),到澳门特区只有384公里,到香港也只有436公里,快轮8~9小时就可到达,梧州至香港特区、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客轮实现了高速化。贵港港口年吞吐能力867万吨。贵港中转港,是广西规模较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散货专用码头。南宁港:该港有货运码头10个,泊位39个,年吞吐能力194万吨。在建的南宁到广州的高速公路更使西江流域与珠江三角洲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南昆铁路通车,直接连接了云贵几十万平方公里的腹地。形成巨大的发展空间,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
在西江流域,工业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初具规模,制糖、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冶金、化工、松香、微型汽车等拳头产品已具相当的市场竞争力。制药、铝材加工、生物、电子、信息产业也已崭露头角。但地区之间缺乏协调,产业规模小、区域不平衡、工业开发层次低、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关联性差、环境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
笔者在《共筑西江产业带实现区域一体化互赢发展格局——打通泛珠江三角洲经济纵深的最佳路径》一文中率先提出西江产业带的概念。并在《西江产业带理论溯源与构建探讨》一文中,对此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这一理论的初步构想是: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加强沿江各市县的联系,将各市县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规划、共同发展,扩大珠江三角洲发展纵深腹地,使之成为广东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强大推动力,并带动西部,加强与广西、云南、贵州的合作,为全国经济区域合作创造一种模式。西江产业带,是根据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原理,结合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实践经过论证而提出的。
西江产业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广东省城市规划战略调整,创建佛山第三大城市带来西江产业带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机遇和强大的政策支持。国家建设部、广东省联合实施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总体规划发展调查,积极探索城市发展之路,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先地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已经领先,而如何打造个性化服务之路,塑造城市特质,成为摆在城市发展决策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也为西江产业带城市群发展提供了探索的重大机遇。
西江产业带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区域经济背景。各种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热点地区,珠江三角洲作为国内最发达的三大经济区之一,其市场化程度最高。随着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大规模外延扩张,向西、北、东沿铁路、公路和航道等交通枢纽的点轴式产业梯度转移已成必然。而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西江产业带最有可能优先获得突破,成为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西江产业带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模式。香港特区著名城市设计师霍思达在2003年首届西江产业带发展论坛上指出,西江产业带的发展不能走珠江东岸的老路,需要在整体规划时进行更高一级的决策,实现大区域的协调、大区域的合作。整个珠江正在形成大都市的趋势,不能再走各自为政的路子,必须考虑综合性发展;西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要利用都市环境品质刺激工业发展,需要尝试引入一种新形态的工业城市和概念,这是一种环境品质与经济发展兼备的新城市,而不是东莞、深圳这种旧形态的工业城市。例如,美国的科罗拉多靠旅游资源取胜,德国以甲壳虫车厂改造的汽车城,新加坡利用古迹创造好的都市环境等。
从长远来看,西江的发展,需要打破行政区域的思想束缚,按照产业经济规律规划整个产业带大区域,包括沿江流域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以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的联合发展等。
2.1.2 西江产业带理论溯源
(1) 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认为,经济空间由若干中心(或极点、焦点)组成,各种向心力和离心力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即增长极。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行业率先在某些特定地区或城市集聚,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带动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长极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效应,极化效应就是在增长极由于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建设,对周围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被吸引到极点来,增长极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扩散效应是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金、人才、信息的流动,将其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腹地,促进腹地经济成长;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增长极的两个侧面,两者相辅相成,前者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极点的聚集,后者主要表现在极点生产要素向外围的转移,二者从不同侧面,都可以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南部的经济增长极,对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形成较强的辐射力;同时,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珠江三角洲也迫切需要将一些产业向周围转移。
(2)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从分工的角度,费希尔、克拉克等人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并进一步研究得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后来库兹涅茨在对发达国家的产业演变的长时间序列经验材料的研究基础上,从经验上得出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和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三次产业间的演变规律。这两个规律实际上指出了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是国民收入的主要源泉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德国学者霍夫曼(1958年)以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为历史背景,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来研究工业化,分析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模式,并提出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霍夫曼理论后来广泛被用来分析轻重工业结构变化以及工业化程度,其理论结论则被称之为“霍夫曼定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步下降的。反过来说,这个比值越大,说明工业化水平越低;比值越小,工业化水平越高,因而可以根据霍夫曼系数来判断工业化程度。
上述有关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都是从时间维度来考虑的,而现实中的产业结构演进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进行,因此产业结构只有与区域经济结合分析才有实际的意义。邓伟根通过将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有机结合,首次(1992年)提出了“区域产业经济分析”的理论,并结合广东的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区域产业经济分析的框架下,随着产业结构演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产业逐渐呈现出梯度性转移的特点。
(3) 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梯度转移主要指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产生的产业部门、产品、技术和管理组织等方面的梯度差异;随着资源、产品的供求条件发生变化,主导产业的更替,某产业将按照由高到低的梯度顺序进行转移,从而在一定区域产业结构上呈现产业梯度转移特征。产业梯度性转移的前提条件是由劳动分工所导致的产业级差的存在。在级差的作用下,产业转移是梯度推进的,也就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从产业层次上,先行移出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后逐渐移出钢铁、石化、造船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从地区层次上看,先以具备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为发展重点,然后逐渐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层次的推进和地区层次的推进紧密相连。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
(4) 优区位开发理论模式
由于各地发展条件千差万别,需要有选择地确定最优地带进行开发。优区位地区一般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镇集中的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众多的地区等。西江产业带具备上述各种条件,具有最优区位优势,可望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优先得以突破。
(5) 网络开发理论模式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一般由若干工业枢纽和若干工业城镇组成,其物质基础雄厚,资金、技术、劳动密集,交通通讯方便,这类地区一方面需要对老区进行整治,对传统产业进行扩散转移;另一方面还要采取点轴开发新区,以达到经济布局的均衡发展,这些城镇或枢纽在空间上不断扩散和交织,形成经济网络体系。由于发达地区整体经济已经高度发展,城镇差异缩小,资金供给充足,区域空间调整和全面开发条件成熟,网络开发模式比较适合于发达经济地区。珠江三角洲适合于网络开发理论模式。
(6) 点轴发展理论模式
20世纪70年代,沃纳·松巴等提出了生产轴理论,随着连接点中心地的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设,形成新的有利区位,吸引劳动力和产业沿交通线集聚并形成新的居民点,这种对区域开发起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产轴”。
点轴理论模式是在增长极理论和生产轴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模式,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规定若干位置、资源、生产较好,有开发潜力和远景的重要干线经过地带,作为重点轴线重点开发。实践中,几乎所有的产业,尤其是工业、交通运输业、第三产业、城镇等都是产生和集聚于“点”上,并由线状基础设施(铁路、航道、公路、管道、能源和水源供应线、邮电通信线等)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集聚于各级“点”上的产业及人口等,又向周围区域辐射其影响力(产品、技术、管理、政策等),取得社会经济运行的动力(原料、劳动力等),这就是扩散。扩散的基本特点是在各个方向上的强度并不均等。其中,沿着主要线状基础设施(主轴)方向的辐射强度最大,从而引起或加强在该方向上较大规模的集聚。根据点轴理论,西江由于具有优越的航运低成本优势,沿江又有高速公路等交通便利条件,加上中上游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城镇发展基础、一定的工业化基础,因此,沿江进行产业扩散与转移最具优势。
(7) 产业滚动理论
是针对落后地区开发的发展模式。由于落后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短缺,开发初期相当困难,为迅速提高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立优化的产业发展顺序,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如旅游业等),促进地区发展的资金原始积累,并沟通外界,为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打下基础。西江产业带中上游地区具有多个著名的天然景观和旅游条带,在资金匮乏的条件下,运用产业滚动开发理论,可优先发展旅游业,为积累地方经济实力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