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生态和产业生态带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产业生态和产业生态带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时间:2023-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发展产业生态就成为西江产业带的现实和必然选择。综观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向和动态,产业生态发展的模式是西江产业带实现跨越发展的惟一选择。目前,广东农业逐步向规模化农业生态园发展,通过农业生态园建设,带动农业生态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广东高要的广新农业生态园成为我国第一批农业生态示范基地。西江产业带横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带,颇具代表性。

3.3 产业生态——西江产业带新型工业化模式的现实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西江产业带在新的环境背景下,要适应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必须提出更高层次的发展战略,紧紧跟踪世界潮流和国际产业动态,在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发展产业生态就成为西江产业带的现实和必然选择。

3.3.1 打造产业生态区,是西江产业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发展产业生态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经济作为21世纪全球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潮流,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依据的,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资源的持续利用。产业生态就是生态环境与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 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要求走生态发展的道路

从宏观形势上看,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贫富差距扩大等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在选择发展模式上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走过的历程,寻求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西江产业带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摆脱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老路,创造一条新的发展模式。综观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向和动态,产业生态发展的模式是西江产业带实现跨越发展的惟一选择。

(3) 西江产业带具有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产业生态基础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是闻名中外的农业生态模式,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这些模式都给区域内经济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目前,广东农业逐步向规模化农业生态园发展,通过农业生态园建设,带动农业生态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广东高要的广新农业生态园成为我国第一批农业生态示范基地。2002年,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西江产业带具有天然的生态旅游基础,从云南、贵州到广西、广东,山川峰林、溶洞、河流、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等无数的自然风景名胜构成了西江产业带特有的旅游生态基础。

3.3.2 建立西江产业生态经济带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在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既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西江产业带作为我国非常典型的一个区域经济带,其产业生态模式的研究,既是先进的国际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在我国的具体探索,也是西江产业带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无论对区域经济发展,还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从国家发展层面看,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梯度差正在不断拉大,由于问题十分复杂和牵涉面极广,因而必须首先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开展综合研究试验。西江产业带横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带,颇具代表性。但整个流域空间跨度不大(只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区的规模),较易于开展实施,是南中国地区产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极具典型的研究剖面。

第二,西江产业带中上游连接大西南经济开发地区,下游河口为珠江三角洲西翼佛山、顺德、珠海、澳门等经济发达地区,穿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160多县,是连接沿海发达地区和大西南欠发达地区的黄金地带,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的经济轴线。随着经济格局变化和珠江三角洲产业梯度转移,西江日益成为中国南部最有活力的产业经济带,成为西南各省物资交流和通往港澳地区、东南亚、印度和美洲的运输大动脉和出海主通道;同时,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渐突出,迫切需要从新的视野和角度走出一条既要在经济上赶超珠江三角洲,同时又要避免走珠江三角洲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经济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因此,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活动是西江产业带的一种必然选择。

第三,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以出口拉动增长的外向型经济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逐渐淡化。另外,东西两翼经济发展不平衡,缺乏经济发展腹地,与资源丰富的周边地区协作不够,使珠江三角洲在产业结构转型中显得后劲不足,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尤其是近几年,受到了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的有力挑战。其中,制约和影响珠江三角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忽视了向中上游广阔腹地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腹地的西江流域,发达的航运、陆运网络纵深到广西、贵州、云南等资源丰富的广阔地区,可以拓展巨大的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是珠江三角洲实现产业的梯度性转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破口。

另外,珠江三角洲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西江流域开发整治落后,开发进程明显滞后。长期以来,国家对西江流域的开发投资很少,对广西四十多年来的人均投资额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流域总体经济基础仍很薄弱,特别是上游的黔西南、文山州一带,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450元,仅相当于下游河口段的1/10,差距极大。同时,上游丰富的煤、电资源开发不足,而中下游每年缺煤上千万吨、缺电30亿~40亿千瓦时(傅绶宁等,1995年)。西江走廊是珠江三角洲向广西及西南进行产业转移和吸纳广西及西南资源的门户,是国家“西电东送”的基地;西江走廊与珠江三角洲人文习俗相通,同属岭南文化,历来往来密切;西江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状况,直接关系着珠江三角洲的安危。

综上所述,西江产业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不能沿袭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老路,需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打破行政区界和地区壁垒的束缚下,汲取珠江三角洲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规划决策和区域间有效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综观世界产业动态和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利用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世界产业格局变动的大好时机,在西江产业带建立和发展新型的产业生态模式,是西江产业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西江产业带产业生态模式探索和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还在于,对于产业生态及可持续发展,尽管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专业方向做了深入研究,但大多数是关于全球性或微观(如产业流程、产业代谢等)的研究,对中尺度区域(1∶10000和1∶200000)的可持续研究比较少(C.Buèhler-Natour,et al.,1999)。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研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甚至产业生态研究的定义也尚未统一(Jouni Korhonen,2001)。因此,西江产业带产业生态研究在理论上还属于前沿探索性研究。另外,我国由于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专家,多源于地学(特别是地理学)、生态学及土木工程科学,研究的科学队伍知识结构不完善,难以满足这一学科发展的要求。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估体系:作为一门复杂性的科学,仍然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有效而独特的方法;作为应用基础科学,仍然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科群体和学科基地;多学科交叉研究仍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西江产业带的产业生态研究,带动了一批综合能力较强、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队伍,为我国产业生态研究提供了基础。

目前,西江产业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区域产业导向和指导,在产业发展方面面临诸多问题:

①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问题。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盲目圈地、超前征地、征而不用、用而不当的现象,使耕地大量减少,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江流域下游(珠江三角洲)人均耕地已减到警戒线0.6亩以下(李维敏,2000年)。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土地资源基本消耗殆尽,其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特别是农业适宜性越好的土地资源受城镇建设变化冲击越大。据统计,1988~1998年,城镇建设占用最多的是一等水稻田,高达41090公顷,占同期全部新增城镇面积的48.12%(胡伟平,2003年)。中上游地区也面临同样问题:森林覆盖率减少了一半,水土流失面积扩大1.5倍,粮食缺口越来越大,四省(区)皆呈缺粮态势(傅绶宁,1995年)。普遍注重和强调二、三产业却忽略农业的增长:如广东省2002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80.96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3.2%;总产量1484.16万吨,下降13.8%;农业基础薄弱、结构升级缓慢和劳动生产率过低。在水资源方面,西江流域水量丰富,但水质污染加重,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中;在工业发达、人口众多的河段附近,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全国重点河段水质通报(1990年5月资料):南盘江江边街河段出现砷超标3.2倍,水质为4级;西江下游的深冲河段出现六价铬、钢各超标0.1倍和1.3倍,水质为4级,水质污染情况日趋严重。由于水质污染严重,城市、工业、农业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张立等,1995年)。

②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集聚问题。西江流域中上游是我国有色金属和“两烟”产地,南方最大的煤炭、松脂、肉桂、锰矿、硫铁矿产区和铝、电基地,食品、制药、机械等工业基础较好。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产业循环机制,区域间也没有建立起协调发展的产业梯度转移模式,无法形成有效的空间扩散机制,潜在资源禀赋优势难以有效发挥,地区间产业结构差距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面临严峻挑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影响到整体现代化推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红水河是西南水能富矿,但目前仅有大化、恶滩、天生桥二级等少数大型水电站。贵州东南部和广西大部分地区适于造纸的原料量大质优,造纸产业条件优越,可是造纸业一直是这些地区的薄弱环节。另外,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之间关联松散。产业链不完整,不能形成产业集聚或内在性集聚,难以产生集聚效应、建立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难以使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很难从总体上带动流域经济发展(刘源,1994年);下游地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中轻型化比重过高,与消费结构高层次需求不相适应,尤其缺少机电产品、重化工业等龙头产业,亟待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转型的问题。区域内资源要素流动机制不完善,关联产业优化集聚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正面临着国际资本、技术与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在促进西江流域纵深开拓方面,港澳可发挥其国际经济、贸易自由港的整体功能,综合开发西江流域各种资源,在西江流域形成各种出口创汇基地和产业密集群。西江流域欠发达地区可吸引珠江三角洲的外迁企业,并积极创造宽松的环境。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土地成本已大幅度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外迁。与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区相比,西江中上游地区的土地与劳动力还占有相当优势,在地理距离与文化背景上又相近,外来企业容易接受。港澳及珠江三角洲增长极已形成强大的辐射效应,促使产业、技术、资金、人才发生地域转移(李继东,2000年)。加强西江经济走廊与东南亚、珠港澳、大西南等多区域的区域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地域生产综合体,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地域发展系统,可形成如下新的产业走廊:建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以及部分技术密集型的西江产业带;以肇庆、梧州、南宁、柳州等大中城市作为西江走廊产业布局的展开据点,沿江两岸能供给充足的能源、原材料和各种初级产品,支持沿江产业带的兴起与发展。

但是,产业经济发展要“生态化”,而不仅仅强调量的增长(如GDP)。西江流域产业生态研究不仅研究产业经济问题,更需要关注产业系统与自然系统及社会系统间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一定地域空间内不同产业、城镇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代谢、空间格局及人类生态关系的优化,建立自然生态与产业、社会生态网络相结合的区域生态系统。

③西江流域后发优势问题。后发优势通常是指落后国家通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资本(包括人力资本)、技术、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差距,加速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郭熙保,2002年)。后发优势同样适合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从区域层面上,由于各地区条件环境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我国表现得非常突出。西江流域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西江下游三角洲与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其中,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引起的区域利益摩擦是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陈湘满,2002年)。分析研究西江中上游落后地区如何借助后发优势,通过创新后来居上,实现区域性经济追赶,是国内研究比较缺乏但极具现实意义的一个创新性课题。

④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西江流域具有独特的南亚热带天然生态景观和岭南文化特色人文景观。沿岸有闻名中外的肇庆七星岩、鼎湖山,世界独一无二的桂林漓江“百里画廊”,桂平的西山、金田,贵港的南山,北流的钩漏洞,容县的真武阁等地的自然景点和岭南文化人文景观,如肇庆的林幽城古、岭南名刹庆云寺、端州古城、梧州商城、蛇园、贺州瑶族风情、玉林富甲人桂、贵港太平天国胜迹和西山乳泉等。但是,“百里画廊”由于上游水土流失和资源的盲目开发,断航的危机开始出现。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享有盛誉的世界性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否与各地的“工业兴市”协调发展,长期保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人地关系及其空间演变规律的基础性研究,同样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课题。

以西江产业带作为典型地区,从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产业经济问题与城镇发展等众多复杂问题中提炼出关键问题和科学研究方向——生态化和空间集成。从产业生态研究角度出发,运用多学科跨度集成方法,将生态化概念作为主线,分析研究资源利用生态化、产业经济生态化和城镇生态的演化过程;利用空间分析综合集成各种研究成果,探索西江产业带的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实现我国人口、自然、经济和地区之间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