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模型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模型

时间:2023-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模型1.大卫·李嘉图的单一要素模型李嘉图在1817年首先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在他的模型中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用单位产品劳动力投入来表示劳动生产率。李嘉图模型的两个主要含义是: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贸易的获益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模型

1.大卫·李嘉图的单一要素模型

李嘉图在1817年首先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在他的模型中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用单位产品劳动力投入来表示劳动生产率。李嘉图模型的两个主要含义是: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贸易的获益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光凭绝对优势是无法确定贸易模式的,因为在本国两个部门的单位产品劳动力投入都比外国低(即劳动生产率比外国高)或都比外国高的情况下,两国仍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获益。国际贸易使得世界产出增长的原因是:它允许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由于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比以前生产了更多,则在理论上可能提高每个人的生活水平。国际贸易的互利性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将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间接的生产方式,这种间接生产方式比直接生产的效率高;另一方面是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消费与其产出不同的产品组合,即国际贸易扩大了各国消费者选择的范围,提高了各国居民的福利水平。

2.萨缪尔森-琼斯(Samuelson-Jones)的特定要素模型

保罗·萨缪尔森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和琼斯一起除劳动力(L)这种流动要素外,引入了资本(K)和土地(T)两种特定要素,特定要素指在一定时期内只能用来生产制造品或粮食一种产品的生产要素。李嘉图模型说明了贸易的潜在利益:在这一模型中,由于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而贸易使各国的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部门转向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部门,所以不仅所有的国家从贸易中获利,而且每个人的福利也都得到改善。然而在现实中,虽然国家整体会从贸易中获益,内部各个利益集团收入分配情况却不一样: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会受益,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会受损,流动要素所有者的影响不确定。原因是国际贸易对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一,特定资源不可能马上无成本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其二,各部门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有所不同。

3.赫克歇尔-俄林(Hechscher-Ohlin)的要素比例模型

贝蒂尔·俄林是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在赫克歇尔观点的基础上,假定生产中的多种要素都可以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同时,把资本、劳动力及土地等资源供应的相对充裕程度,和生产各种产品时使用这些要素的相对密集程度,与贸易模式联系起来。和李嘉图模型认为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是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不同,要素比例模型认为各国间的资源差异是产生贸易的唯一原因,比较优势受到国内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和生产技术(影响产品生产中不同要素的相对密集使用程度)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论是:各国倾向于出口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对外贸易会使不同国家的要素价格趋于均等。所以,本国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不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换,同时也是在间接地进行生产要素的交换。国际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一个国家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获利,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因贸易而受损。

4.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的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改变了前面三个模型中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探讨边际收益递增引起的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国际贸易使各国既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又不牺牲消费的多样性。贸易能够扩大市场规模的思想成为垄断竞争模型在贸易中运用的基础,一个更大的市场导致更低的平均价格和更多的商品种类,使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都获得利益。所有的人都能从一体化市场得到好处,而要实现一体化带来的好处,各国必须参与国际贸易。为了达到规模经济,各厂商必须集中生产,要么在本国、要么在外国,但必须在两个市场同时销售,最终任何产品均只在一国生产并出口到另一国。由此它很好地解释了与要素差别无关的、在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水平相似的国家间进行的行业内贸易。目前,随着主要工业化国家在技术水平、资本、技术工人、资源储备上日益相似,许多国际贸易采取了由规模经济推动的行业内双向贸易形式,这种情况下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将会很小。这个理论同时用外部经济解释了厂商的地理集中,即马歇尔(Alfred Marshell)提出的“行业地区”和波特所说的“产业集群”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