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时间:2023-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两个假设的验证和两项探索性工作的进行,使我们能够得到以下的初步结论:1.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总资产贡献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劳动生产率的增幅与总资产贡献率的增幅相关,劳动生产率的增幅也与工业增加值相关。对于中国这样国内市场庞大并已竞争国际化的国家来说,占领国内市场同样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表现,也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两个假设的验证和两项探索性工作的进行,使我们能够得到以下的初步结论:

1.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总资产贡献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劳动生产率的增幅与总资产贡献率的增幅相关,劳动生产率的增幅也与工业增加值相关。这样一个互相关联的结果说明,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实质——劳动生产率是关键,因为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效率越高的产业效益越好、效率变高的产业效益在变好,同时效率提高得越多的种类产业规模越大。

2.中国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数值RCA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数值CA不一致,说明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对于中国这样国内市场庞大并已竞争国际化的国家来说,占领国内市场同样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表现,也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3.针对七大类制造业进行的国际竞争力预测和优势情况分区表明,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工业呈下降趋势,不管是出口竞争力还是国际竞争力都在持续减弱。同时,战略性资源产业——燃料矿产品工业的状况值得担忧,其出口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均呈迅速下降趋势,由大量进口导致的后者降低更加严重,同属资源类初级品产业的农副产品食品工业竞争力也在下降。当然向好的趋势也很明显,办公通讯设备制造业这一规模较大的类别已经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的新兴优势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品医药工业的当前竞争力虽不算强但趋势可喜,有望成为下一步的潜力优势产业。

4.针对中国30个制造业的聚类分析表明,我国大多数制造业种类仍然规模偏小、劳动生产率偏低,属于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是在保证既有规模产业和效益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过半小规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即提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同时,均衡产业的分化将形成下一步的制造业增长点。

研究中的遗憾和不足之处是现有的两个样本来源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均有数据缺失和统计口径的变化,使得数据及其显示的时间序列变化不够充足和连贯。同时,两个数据库的制造业分类方法不统一,使得几个评价指标和数据衔接不理想。可能的解决办法是继续寻找合适的样本数据来源,寻求国际国内数据的直接对接,或以好的类别合并方式形成间接对接,以将产业竞争力多个层次的评价指标更紧密地结合比较。

img35

img36

img37

img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