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与新兴主导产业选择结论的比较
1.优势产业选择和主导产业选择结果的重大差异
第二章已经提到,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是不相同的。优势产业注重产业的现实竞争力,方法是衡量产业的生产率、利润等经济指标,目的是找寻中国产业结构最可能的突破点。新兴主导产业的出发点是设计兼顾各项综合效应的理想产业结构。除考虑增长性外,还考虑带动效应、就业功能、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多项综合社会指标。例如,郭克莎采用了产业的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应、生产率上升率、技术密集度、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国际比较等7个指标,对我国的制造业进行比较和排序[15]。
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选择的结论出入也很大。新兴主导产业确定的是电子通信、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和交通运输、普通机械、专用设备六类[16],而根据本文上节的数据分析,这种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中国制造业的现实竞争力水平严重不一致。除纺织业、服装业竞争力较强外,电子通信制造和电气机械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居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普通机械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是极弱的,而且后两者还将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虽然由于中国广阔市场的巨大潜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绝对值将上升,但相对水平即和外资企业的比值将下降。也就是说,这六项“主导产业”中,前三项是优势产业,后三项则不是,甚至是劣势产业。
作者认为,新兴主导产业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是以产业前景和潜力为主,没有考虑我国制造业的实力即现实竞争力。新兴主导产业的评价侧重于“大”而不是“强”,从主观逻辑出发,因为这些产业作用巨大,所以我们应该把它们做强。进行优势产业选择研究的本书,对产业的评价侧重于“强”而不是“大”,从客观逻辑出发:因为这些产业已经很强,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做大。很明显,前者能够实现的难度大大高于后者。市场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是世界各国不约而同的理想发展目标。但问题是,这些产业之中我们的优势何在?我们凭借什么实现对竞争对手的超越?如若我们没有做到在这些目标产业中占据优势地位,现有的优势产业又因为不属战略重点而放弃,被其他国家垄断,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甚至生存安全是堪忧的。
2.不一致显示出的中国制造业问题
不过,从新兴主导产业选择和优势产业选择的比较中,我们仍然可以获得有价值的发现。这种主观性逻辑和客观性逻辑推理结果的不同,可以使我们看到我国制造业的现实状况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将我国制造业的现实竞争力和产业本身的前景对比,可明显看到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严重问题:有竞争力的产业规模普遍偏小。如四个竞争力最强的产业销售收入排名分别为17、21、26和27,销售收入几乎全部在规模最小的D组,平均排名为22.75。反过来,竞争力最弱的五个产业都是规模较大的,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都是销售收入A组中的产业,分别是我国第2大和第3大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也是规模较大的B组产业,排名第10和第13;加入排名第16的医药制造业计算,排名平均值为8.8。劣势产业销售收入的平均值4 781.53亿元是优势产业平均值1 294.09亿元的整整4倍!可见,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与优势严重背反。
由此看到我国制造业调整的紧迫任务:对于有竞争力的几个产业,不管它们现在的销售收入处于A组、B组、C组还是D组,都要尽快拓展其市场规模;而且目前销售收入越小的产业可能蕴藏着越大的发展潜力。对于没有竞争力的几个类别,不能被其现在较大的产业规模所迷惑,而将其确定为重点扶持目标。这不仅是因为它们的缺乏竞争力将使政府的投入具有可观的成本,而且中外产业发展的事实一再表明,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不可能使产业真正由弱变强,可以改变产业状况的只能是激烈的竞争。
例如在中国,国家通过行政性垄断、进入限制等方式实行保护的行业——金融、保险、汽车等行业,企业竞争力依然不强;与之相反,由于原有基础空白而在改革开放伊始就放开市场、鼓励竞争的家用电器、电信设备制造等行业,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反而日益强大。这种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从中可以引出的基本规律是:开放市场,促进竞争,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唯一途径。政府所能做的,主要是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于那些近期不具备竞争优势但行业前景广阔的产业,应当加快开放市场,鼓励竞争,任企业在和外资合作与竞争过程中自行锻造出自生能力,促进竞争对产业由弊到利的转化;对于那些既没有优势又在可预见的将来缺少发展潜力的产业,政府则不宜扶持,而应采取收缩战略,选择退出,让位于进口产品或外资企业,让它们去发掘需求潜力,实现比较优势的真正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